- 相關推薦
2017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教育”一詞的最早起源。
[詳解]“教育”一詞,在中國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心理起源說。
[詳解]心理起源說的基本觀點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代表人物為孟祿。他在《教育史教科書》中寫道:“原始社會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簡單的無意識的模仿,兒童對年長成員的無意識模仿就是最初教育的發展。”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終身教育。
[詳解]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科學知識與技術的進步、人口的增長、閑暇時間的增多,人類的生存與生活空間發生了轉變,終身學習成為人的發展需求,階段性教育正逐漸走向終身教育。20世紀6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的保羅•朗格朗在“第三屆促進成人教育國際委員會”會議上提出了終身教育思想,并于l970年出版了《終身教育引論》,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并日益成為各國開展繼續教育的理念和依據。
4.[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影響教育目的的因素。[詳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至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特別是培養出來的人應當具有什么
樣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識傾向,則是由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并體現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要求。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經濟制度,特別是政治制度,是決定教育目的的直接因素。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詳解]通過培養人才實現對政治經濟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濟的主要途徑。自古以來,任何一種政治經濟制度,要想得到維持、鞏固和發展,都需要不斷有新的接班人,而這些人才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來實現的。學校在培養人才時,一方面,使其形成一定的思想觀點,另一方面,向其傳授社會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知識及技能,以使其能對政治經濟制度產生直接作用。故正確答案為A。
6.[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差異性規律。
[詳解]因材施教就是指針對不同的學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它反映的是個體身心發展的差異性。
7.[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外鑠論。
[詳解]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環境刺激、他人影響和學校教育等,這是外鑠論的基本觀點。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此理論典型的代表。
8.[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各國學制。
[詳解]英國實行雙軌制,美國實行單軌學制,蘇聯與中國為分支型學制。
9.[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頒布時間。
[詳解]我國于198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從法律上保證了受教育者的權利。
10.[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詳解]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理論基礎上的,它把人的全面發展既看成是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又是對共產主義新人的理想藍圖的描繪。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為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和理論上的依據。故正確答案為D。
二、辨析題
11.正確[詳解]教育不僅與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等關系密切,而且還具有相對獨立性。
12.正確[詳解]新課程下,教學要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教師要為促進學生理解而教,學生的學習并不能忽略間接經驗的學習。
三、簡答題
13.[參考答案]
(1)政治制約教育的領導權和享受權;
(2)政治制約和影響教育目的;
(3)政治制約和影響教育內容;
(4)政治制約和影響教育制度:
①有什么樣的政治制度,必然具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制度;
②政治體制改革推動教育體制改革。
14.[參考答案]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是通過發揮以下作用來實現的。
(1)導向作用。教育目的一經確立就成為人們教育行動的指南。它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了發展方向、預定了發展結果,而且還能對不符合教育目的的發展給予引導,使受教育者的發展與預定的方向相一致,并且也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奮斗目標。因此,教育目的無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對受教育者來說都具有目標導向作用。
(2)激勵作用。教育目的是對受教育者未來發展的期望,具有目標導向性和一定的理想性,它對教育行為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它一方面激勵教育者通過各種方式把教育目的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另一方面也激勵受教育者積極參加教育活動,為了自己的未來而不懈努力。
(3)評價作用。教育目的不僅是教育活動應遵循的根本指導原則,而且也是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教育目的的評價功能可集中體現在現代教育評估或教育督導行為中。
四、論述題
15.[參考答案]遺傳素質是指個體從上代繼承下來的一些天賦特點,包括一些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機體的特點、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征等。
遺傳素質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遺傳素質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
(2)遺傳素質的差異是造成個體間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
(3)遺傳素質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4)遺傳素質僅為人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前提,而不決定人的發展。
16.[參考答案]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理論基礎上的,它把人的全面發展既看成是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又是對共產主義新人的理想藍圖的描繪。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理論有如下要點:
(1)人的全面發展。全面發展的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展的人。
(2)社會條件決定了人朝什么方向發展,怎樣發展,發展到什么程度。
(3)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人的發展受到社會分工的制約。
(4)現代大工業生產的高度發展必將對人類提出全面發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發展的可能性。(5)馬克思預言,人類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得以實現。
(6)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確立了科學的人的發展觀,指明了人的發展的必然規律,并為我們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論依據。我們只有正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并結合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才能制定出科學的教育目的。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題答案】相關文章: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模擬題答案07-03
最新中學教師招考教育知識模擬題及答案解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