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卷及答案

    時間:2024-10-02 15:48:30 教師資格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卷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卷及答案

      1.“性惡論”和“性善論”分別是由(  )提出的。

      A.孟子和荀子

      B.孔子和孟子

      C.董仲舒和墨子

      D.荀子和孟子

      2.“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學原則具體運用的結果。

      A.自覺積極性

      B.啟發性

      C.鞏固性

      D.因材施教

      3.陶冶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陶冶教育法的是(  )。

      A.人格感化

      B.環境陶冶

      C.藝術陶冶

      D.座右銘

      4.否定教育在培養目標、辦學形式、管理模式、教學內容、評價標準等方面的單一性和統一性,這體現了二戰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特點為(  )。

      A.教育終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5.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我們把它叫作(  )。

      A.青春期

      B.關鍵期

      C.生長期

      D.心理斷乳期

      6.辦學宗旨、教育理念、校風校訓等屬于(  )。

      A.校園物質文化

      B.校園制度文化

      C.校園精神文化

      D.學生文化

      7.“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把(  )相隔離。

      A.教育與生活

      B.教育與經濟

      C.教育與政治

      D.教育與生產勞動

      8.關于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復性的特點

      B.小學德育過程就是品德發展過程

      C.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

      D.道德情感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起著調節作用

      9.王老師中途接手小學三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工作.有幾個學生經常缺交數學作業。經過了解。發現只要題目難一點或計算量大一點,這幾個同學就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不僅如此,在各項活動中也有一些同學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話,可在全班進行(  )。

      A.積極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質的培養

      C.人際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10.最簡單和最常用的一種導人方法是(  )。

      A.直接導入

      B.直觀導入

      C.情境導入

      D.復習導入

      1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  )。

      A.組織建立良好的班集體

      B.了解和研究學生

      C.樹立良好的集體輿論

      D.做好班級工作計劃

      12.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苛勒曾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一系列研究,從而提出了完形一頓悟理論,和該理論相對立的理論是(  )。

      A.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B.認知—結構學習論

      C.試誤說

      D.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13.班級組織建構的首要原則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則

      B.目標一致的原則

      C.可接受性原則

      D.有利于身心發展的原則

      14.教師不能僅僅根據學生現在的表現去判斷他的過去和將來,要查看學生的成長檔案,和學生之前的班主任進行溝通。這體現了教師勞動特點的(  )。

      A.延續性

      B.廣延性

      C.長期性

      D.示范性

      15.“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說明教學中應重視(  )。

      A.知識的傳授

      B.發展學生的能力

      C.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D.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6.在課外活動中,學生自己組織、自己設計、自己動手,這體現了課外活動(  )。

      A.靈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D.實踐性

      17.課程的特點在于動手做,在于手腦并用,以獲得直接經驗,這種課程類型體現了(  )的理論。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學生課程

      D.隱性課程

      1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這句話體現了哪種因素對人發展的重要影響?(  )

      A.環境

      B.遺傳

      C.教育

      D.個體主觀能動性

      19.著名生態學家、生物學家洛倫茲發現,剛出生的小鴨子會發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動物進行學習。這一觀點支持了教育的(  )。

      A.神話起源說

      B.生物起源說

      C.勞動起源說

      D.心理起源說

      20.某學生既想參加英語脫口秀鍛煉自己,又害怕講不好,被別人嘲笑,這時他面臨的心理沖突是(  )。

      A.雙避沖突

      B.雙趨沖突

      C.趨避沖突

      D.多重趨避沖突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操作技能的訓練要求。

      22.簡述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23.簡述對中等生的個別教育工作。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4.材料:

      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課堂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但實際的課堂上,常常會看到以下現象:

      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前后桌的4人為一小組,展開討論。往往座位的編排是按照學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或者該問題來自學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聲,感覺小組內每個人都發言;一兩分鐘后,教師喊“停”,請小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來發言.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覺得……”“我認為……”

      問題:

      (1)請對材料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析。(10分)

      (2)談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習方式的轉變。(10分)

      25.材料:

      以下是一位教師教學《烏鴉喝水》總結全文時的片段: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

      生:它很聰明,自己想辦法喝到水了。

      生:烏鴉愛動腦,它想的辦法挺巧妙。

      生:烏鴉很勤快,渴了的時候到處找水喝。

      生:烏鴉不講衛生,小石子多臟呀!

      生:烏鴉不太會動腦筋,挺愚蠢的。

      生:烏鴉不會唱歌,叫聲很煩人……

      (教師對每種答案都點頭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別對后四種意見大力贊賞)

      問題:你認為這個片段的教學中有哪些優點?存在什么問題?試加以評述。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3小題。請任選1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題計分。40分)

      26.請認真閱讀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燒云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豬的老頭兒在墻根靠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他剛想說:“你們也變了……”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那么大,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作者為什么能把火燒云這一自然現象寫得那么生動逼真?(10分)

      (2)以高年段小學生為對象,擬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重難點,設計突破重點和難點的教學過程。(20分)

      27.請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什么是數感?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10分)

      (2)若指導四年級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節并簡要說明理由。(20分)

      28.請認真閱讀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跨越式跳高是跳高過桿技術中最早采用和最簡易的一種。從側面直線助跑,用離桿遠的一腿起跳。騰空后,擺動腿先越過橫桿后內旋下壓,兩臂稍后擺,使臀部迅速移過橫桿,同時上體前傾并向橫桿方向扭轉,接著起跳腿高抬外旋,完成過桿動作。過桿后身體側對橫桿,用擺動腿先著地。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說明“跨越式跳高”的教學重點、難點。(10分)

      (2)如指導水平三的學生練習跨越式跳高,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對授課環節進行教學設計。(20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解析:荀子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即人性趨向于邪惡,人們善良的行為是后天作為的結果。“化性而起偽”,用禮義法度等去引導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樹立道德觀念,是一種典型的“性惡論”觀點。孟子提出“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是一種典型的“性善論”觀點。

      2.【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的原則是指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3.【答案】D。解析:陶冶教育法又稱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座右銘屬于道德修養法。

      4.【答案】D。解析:二戰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之一就是教育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對教育的單一性和統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體表現為培養目標的多元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等。

      5.【答案】B。解析:所謂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在關鍵期內施加教育影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關鍵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須適應人的發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質發展的關鍵期內,施以相應的教育,促進該素質的發展。

      6.【答案】C。解析:校園精神文化包括辦學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觀念、共有價值觀、校風、班風、教風、學風、校旗、校歌、校徽、校報等。

      7.【答案】D。解析:這句話是說勞心者作為統治階級,無需從事生產勞動,而勞力者作為被統治階級,通過生產勞動創造社會財富,供養統治階級。這體現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分離的觀點。

      8.【答案】B。解析:小學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按小學德育目標對兒童在品德發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應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對兒童的政治意識、思想觀點和道德品質等方面施加影響,并引導兒童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促進兒童品德發展的過程。小學德育過程本質上就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而非簡單理解為品德發展過程。

      9.【答案】B。解析:意志品質是指構成人意志的諸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和堅韌性等幾方面。題干中有些學生經常缺交數學作業、在各項活動中也有一些同學叫苦叫累都是缺乏意志品質的表現,故本題選B。

      10.【答案】A。解析:直接導入是指教師直接闡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目標和要求的導人方法。直接導入是最簡單和最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

      11.【答案】B。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學生,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組織和形成班集體。

      12.【答案】C。解析:完形—頓悟說與桑代克的嘗試—錯誤理論之間的明顯對立在于頓悟和試誤。

      13.【答案】A。解析:班級組織建設是班集體建設的重要內容,班集體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共同體,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徑,故有利于教育的原則是班級組織建構的首要原則。

      14.【答案】A。解析:教師要注意到學生的過去、現在,這體現教師勞動是沒有什么時間限制的,所以是時間上的延續性,所以選A。

      15.【答案】B。解析:這句話出自《老子》,表達的意思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與能力。

      16.【答案】C。解析:與課堂教學相比,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富有成效的課外活動,大多是學生在教師和有關于方面的指導和幫助下獨立自主開展的。活動由學生自己組織、自己設計、自己動手。

      17.【答案】B。解析:活動課程是相對于系統的學科知識而言的,由一系列活動組成。它側重于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如實驗、參觀、表演、繪畫、游戲、手工制作等。活動課程的特點在于動手做,在于手腦并用,以獲得直接經驗。

      18.【答案】C。解析:原文出自于《荀子·勸學》。大意為:干國、越國,夷族和貊族的孩子,生下來時他們的哭聲是一樣的,然而,他們長大后習俗卻不同,這是因為后天的教化使他們這樣的。故體現了后天教育因素對人的身心發展的重要影響。

      19.【答案】B。解析:生物起源說認為學習是動物的生存本能,“印刻”的概念恰恰體現了動物這一本能。

      20.【答案】C。解析:對于英語脫口秀,既想參加,又有不想參加的方面,對于一個目標,有想要的,有想躲避的,所以是趨避沖突。

      二、簡答題

      21.【參考答案】

      操作技能的訓練要求包括:

      (1)準確的示范與講解

      示范、講解是技能訓練的第一步.準確的示范與講解有利于學習者在頭腦中形成準確的定向映像,進而在實際操作活動中調節動作的執行。一般來說,教師的示范要注意整體示范與分解示范的結合,并且注意示范時速度的控制。

      (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

      練習是形成各種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條件和途徑,對技能進步有促進作用。一般來說,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多,動作的精確性、速度、協調性、靈活性都會逐步提高。

      (3)充分而有效地反饋

      反饋是指在學習者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后,據此對其學習方法、計劃和目標作出相應的調整。反饋對技能的順利掌握有著重要的意義。

      22.【參考答案】

      教育目的包括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三個層次。

      (1)國家的教育目的。國家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培養人的總的要求,它規定著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質量規格和標準要求。

      (2)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的培養要求。

      (3)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如一節課、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預期變化。

      23.【參考答案】

      中等生。又叫“一般學生”或“中間生”,是指那些在班級中各方面都表現平平的學生。中等生有兩個共同點:

      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現欲不強。

      對中等生的教育應注意:

      (1)重視對中等生的教育。因為對中等生的教育不僅關系到中等生自己的發展,而且關系到整個班級的進步。

      (2)根據中等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個別教育。

      (3)給中等生創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材料分析題

      24.【參考答案】

      (1)小組合作學習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在于小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組合作,才能使課堂達到高效。

      材料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是貼近學習實際的、有選擇性、有一定難度的、具有思考價值的任務。并不是如材料中老師或學生隨意制訂的一個問題或任務。

      其次.材料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是前后座位的同學組合,光有小組合作的形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沒有照顧到學生的個別差異。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雖然強調學生間的合作,但并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合作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巧妙引導,特別是出現冷場或過熱場面的時候,要及時調控,保證小組學習合作有序,有效地開展。

      第四,討論結束后請固定學生發言,也未曾注意讓小組學習中的每個成員機會均等地參與,許多學生知識處于“旁觀”“旁聽”的地位,并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最后。學生發言用“我認為”“我覺得”,表明學生自我意識過強,缺乏了合作意識。

      (2)新課程改革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即主動地自覺自愿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或不情愿地學習。學習的“自主性”具體表現為“自立”“自為”“自律”三個特性。這三個特性構成了“自主學習”的三大支柱及所顯示出的基本特征。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探究學習是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具有主動性、問題性、開放性、生成性和創造性。

      25.【參考答案】

      優點:上述片段中,教師重視喚起學生生活的回憶,引領學生親近文本,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在教師、文本、學生之間搭起了意義對話的橋梁。師生對文本的作用是積極的,獲取的信息是個性化的,學生的表達是發自內心的,整個學習活動是學生反復接觸課文語言.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和同學對話,實現了多元對話的過程。

      缺點:片段中教師不管學生的答案與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是否一致,只要與眾不同,教師就給予表揚,甚至是大力贊賞,容易引起學生的誤解。新課程追求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對改變唯一答案的弊端無疑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們應該明確,這里追求的并不是違背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的個性閱讀。當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與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發生矛盾沖突時.作為教師應及時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導向。

      以上片段中,后三位學生的回答明顯已經偏離了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教師應及時引導:“這些只是烏鴉的幾個小缺點,我們應該充分看到別人的長處”,有了這樣的提醒,學生們就不會造成價值觀的混亂了。對于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理解應該以不違背文本和社會的主導價值為前提,應該合情合理。我們要尊重學生,但絕對不能丟棄正確的價值引導是非不分。

      四、教學設計題

      26.【參考答案】

      (1)①作者平時注意觀察積累;②描寫中抓住景物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③用詞準確,表達合理。

      (2)教學重點: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的,掌握生動準確地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3)教學過程如下:

      一、學生自讀課文.交待學習方法、任務

      出示自學提綱:

      1.課文集中寫了火燒云變化的哪兩個方面?

      2.逐段閱讀,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寫霞光、顏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的?

      二、點名讀全文。回憶課文內容

      1.點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

      2.課文寫了火燒云哪幾方面的內容?(板書:霞光、顏色、形狀)

      三、抓住重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快速默讀全文,思考:課文集中寫了火燒云變化的哪兩個方面?

      (明確:課文集中寫了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板書:變化多、變化快)

      2.指導閱讀第一自然段

      點名讀.提問:

      (1)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的火燒云?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只回答出“傍晚時的火燒云”不確切,應根據“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時的火燒云”。

      (2)課文哪里寫了火燒云的變化多、變化快?是怎樣寫的?

      讀出顏色變化多、變化快的詞語,知道是通過傍晚陽光透過云層照到人或動物身上呈現出色彩來寫的。

      (3)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云霞光的變化多、變化快。

      不強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書:五光十色、變化異常)

      (4)有感情地指導朗讀。語氣要輕快活潑。

      3.總結學習方法,指導自學交流第二段課文

      提問:我們是怎樣學習“霞光”一段的?

      先讀文,再勾劃重點詞句,用一個詞概括,最后朗讀,進一步體會。

      運用學習第一段課文的方法,學習寫“顏色變化”部分內容。學習時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解決重點、難點。

      課文哪些地方寫了火燒云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是怎樣寫的?

      討論后全班匯報交流:

      先講了什么?(先講火燒云從西燒到東,“好像是天空著了火。”強調了天空一片紅艷。)

      出示句子、推敲詞語: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里的“燒”可以換成什么字?比較一下為什么在這里用“燒”字?

      可以用“紅”字代替,但用“燒”字更為準確。原因:(1)與文題照應;(2)“燒”字表動態,給人以動感,而“紅”字則不能;(3)如果用“紅”和“紅彤彤”重復;(4)和后面“著了火”呼應。

      有感情地朗讀,仔細品味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接著寫了什么?(再講了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

      學生通過對“這地方的火燒云……一會兒……一會兒……”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對重點表示顏色詞語的推敲,知道準確地寫出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

      最后講了什么?

      用一個詞語概括(板書:色彩斑斕,變幻莫測)

      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語調的輕快流暢。

      4.引導學生領悟寫“形狀”變化的內容。

      作者是怎樣寫火燒云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的?

      (作者把火燒云想象成各種動物,先寫它出現,再寫樣子,最后寫它變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讀:(邊引讀邊投影演示火燒云形狀的變化)

      師:一會兒.天空出現——

      生:一匹馬。

      師:馬的樣子——

      生:……

      寫狗和獅子的段也如此引讀,讀中體會火燒云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

      5.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體會作者寫出的逼真的觀察火燒云時的真實感受。

      能用一個詞概括嗎?(板書: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無比。

      6.總結、擴展。

      (1)點名讀全文,談學完課文的總體收獲。

      (2)背誦課文。

      (3)學習作者寫法,寫一種自然景色。

      27.【參考答案】

      (1)數感

      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

      培養學生的數感可從兩方面著手:

      首先,充分結合現實情境開展教學。如在教學小數的性質時,出示不同商品的價簽,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錢?2.50元和2.5元有什么關系?8.00元和8元有什么關系?通過學生熟悉的購物場景,很自然地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經驗密切聯系起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對小數的認知上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引發學生深入的數學思考。

      其次,讓學生經歷有關數的活動過程。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動腦、動手、動口,多種感官協調活動。

      這對于學生積累數感經驗非常有益。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時。引導學生用米尺測量一下教師講臺的高度和課桌的高度。用米作單位,不夠1米怎么辦?像這樣,通過多種數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多角度地感悟數,豐富自己的數感經驗。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操作中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比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理解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增強抽象概括和遷移能力。

      (3)導入環節

      ①出示問題,動手操作

      問題1: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還會用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估一估,課桌面的長度是多少?

      問題2:你們估計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用直尺來驗證一下。

      問題3:誰愿意把你測量的結果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預設:

      學生1: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20厘米。

      學生2: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米2分米。

      教師:課桌的長度如果以米為單位就是1.2米。

      ②聯系生活,引出主題

      在生活中。人們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表示。

      ③引導思維,揭示課題

      認識小數嗎?在哪兒見過小數?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實際測量和記錄的過程中發現有時得不到整數結果,從而引發認知沖突,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28.【參考答案】

      (1)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確定起跳腿和擺動腿,雙腿依次過桿。

      教學難點:助跑與起跳的銜接。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說出跨越式跳高的技術要領和安全練習的方法,通過學習,85%的學生能采用規范跨越式跳高技術跳過一定高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的示范講解和學生自主探究、體驗以及對同伴練習的觀察與討論,能進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動作要領:通過練習手段的變換,較好地把跨越式跳高融人游戲中,激發練習興趣與參與熱情,有效地促進對跨越式跳高技術的掌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探究與合作學習能力;培養運動興趣;增強協作精神和安全地進行體育運動的意識,增強自信心,體驗學會技能時的喜悅。

      (3)①首先,請同學們輪流傳閱一下跨越式跳高的動作分解圖,接著教師給大家做動作示范。示范動作時,請同學們認真看教師助跑的方向和騰空過桿時的空中動作。

      ②跨越式跳高的輔助性練習。

      教師示范并提出要求.介紹輔助練習的方法。同學們5人一組自主結合進行跨越式跳高的輔助性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同學們要相互幫助,相互指導。

      a.原地單、雙腳交叉跳。

      模仿兩腿依次過桿的練習,此時的桿用橡皮筋代替,同時要注意橡皮筋要低。

      b原地左右練習跨越竹竿。

      ③學習過桿動作。

      教師示范并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同學們5人一組自主結合進行過桿動作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同學們要相互幫助,相互指導。在練習過程中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怎樣過桿才能做到臀部不坐桿。小組討論并進行小組間的交流。

      ④完整動作的練習。

      教師示范,請學生認真觀察。學生自主分組練習。

      ⑤學生分成六組,進行無桿練習,但此時要求學生盡可能做到要高,同時保證動作的質量,同學之間相互糾錯,小組向老師匯報小組內的主要問題。

      ⑥鞏固提高。

      通過“鯉魚躍龍門”的故事鞏固提高。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基礎,自主分組,嘗試跨越橫桿,起跳高度自定,部分同學可用橡皮筋代替桿或過斜桿來完成游戲。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模擬習題及答案03-10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模擬試題及答案03-10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備考題及答案03-27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模擬題及答案03-27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基礎模擬題及答案03-10

    2023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09-14

    藥學專業知識一模擬試卷及答案11-24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答案03-21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沖刺卷03-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男男|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成人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国产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欧美巨大黑人精品videos|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