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資格證試題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試題,借助試題可以為主辦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的信息。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試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護士資格證試題,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護士資格證試題 1
專業實務
1. 護士在對腹瀉患兒補鉀時,遵循的原則應除外
A. 食用含鉀高的食物
B. 見尿補鉀
C. 靜脈補鉀速度宜慢
D. 靜脈滴注濃度不宜超過0.3 %
E. 重癥患兒可緩慢靜脈推注
2. 關于冷療法的應用,不正確的是
A. 緩解局部疼痛
B. 減輕深部組織充血
C. 為高熱患者物理降溫
D. 控制炎癥擴散
E. 扭傷早期減輕腫脹
3.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
A. 膽道出血
B. 血液病
C.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D. 消化性潰瘍
E. 食管癌
4. 正常肉芽組織的特點是
A. 生長緩慢
B. 質地松軟
C. 質軟色灰暗
D. 可有少量膿液
E. 觸之易出血
5. 某患者明晨將行二尖瓣修復手術。夜班護士估計患者今晚最可能影響其睡眠的因素是
A. 術前焦慮
B. 病室氣溫過高
C. 不適應留置導尿
C. 媳燈時間
E. 角色壓力
答案:1.E 2.B 3.D 4.E 5.A
實踐能力
1. 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典型癥狀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撕裂樣疼痛
B. 不孕
C. 繼發性漸進性痛經
D. 精神神經癥狀
E. 月經異常
2. 晚期結核性腦膜炎的表現是
A. 凱爾尼格征陽性
B. 面神經癱
C. 腦神經受損
D. 昏迷
E. 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
3. 以下部位是潰瘍性結楊炎最易發病的是
A. 盲腸
B. 升結腸
C. 橫結腸
D. 乙狀結腸
E. 降結腸
4. 4個月的'佝僂病患兒常見的體征有
A. 顱骨軟化
B. 鞍形顱
C. 郝氏溝
D. 脊柱側彎
E. X形腿
5.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纖維胃鏡檢査的時間一般是
A. 出血后6~8小時
B. 出血后10~12小時
C. 出血后12~24小時
D. 出血后24~48小時
E. 出血后48~72小時
答案:1.C 2.D 3.D 4.A 5.D
護士資格證試題 2
一、單選題
開放性骨折現場急救時,下列處理措施正確的是( )
A. 沖洗傷口后復位
B. 止血帶止血應扎在上臂下 1/3 處
C. 妥善固定骨折部位
D. 先處理骨折,再處理傷口
答案:C。解析:開放性骨折現場急救應先止血、包扎傷口,再妥善固定骨折部位,避免骨折端移動造成二次損傷,不可隨意沖洗傷口或先復位,以免增加感染風險。止血帶止血應扎在上臂上 1/3 處,而非下 1/3 處。
患者行闌尾切除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目的是( )
A. 防止肺部并發癥
B. 防止血栓形成
C. 促進傷口愈合
D. 預防腸粘連
答案:D。解析:闌尾切除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可促進胃腸蠕動恢復,預防腸粘連。雖然早期活動對防止肺部并發癥、防止血栓形成也有一定作用,但對于闌尾切除術后患者,預防腸粘連是早期下床活動的主要目的,促進傷口愈合與早期下床活動關系不大。
甲狀腺手術后最危險的并發癥是( )
A. 呼吸困難和窒息
B. 喉返神經損傷
C. 喉上神經損傷
D. 手足抽搐
答案:A。解析:甲狀腺手術后,呼吸困難和窒息是最危險的并發癥,多發生于術后 48 小時內,如不及時處理可危及生命。喉返神經損傷可導致聲音嘶。缓砩仙窠洆p傷可引起音調降低、飲水嗆咳;手足抽搐多因甲狀旁腺損傷導致低鈣血癥引起,但都不如呼吸困難和窒息危險。
為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患者應( )
A. 絕對臥床休息
B. 盡早進行下肢活動
C. 盡量減少飲水
D. 下肢使用彈力繃帶 24 小時
答案:B。解析:術后盡早進行下肢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絕對臥床休息會增加血栓形成風險;盡量減少飲水不利于機體代謝和血液循環;下肢使用彈力繃帶一般是間斷使用,并非 24 小時持續使用。
顱腦損傷患者的'護理措施中,錯誤的是( )
A.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B. 保持呼吸道通暢
C. 便秘時高壓灌腸
D. 抬高床頭 15 - 30cm
答案:C。解析:顱腦損傷患者便秘時不可高壓灌腸,以免引起顱內壓增高,可使用緩瀉劑或低壓小量灌腸。密切觀察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抬高床頭 15 - 30cm 有利于降低顱內壓,是正確的護理措施。
二、多選題
下列屬于骨折專有體征的有( )
A. 畸形
B. 異常活動
C. 骨擦音或骨擦感
D. 疼痛與壓痛
答案:ABC。解析:骨折專有體征包括畸形、異;顒、骨擦音或骨擦感。疼痛與壓痛是骨折的一般表現,并非專有體征,很多損傷都可能出現疼痛與壓痛。
關于手術后切口感染的預防措施,正確的有( )
A.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B. 加強營養支持
C. 合理使用抗生素
D. 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
答案:ABCD。解析: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可減少細菌污染;加強營養支持可增強機體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預防和控制感染;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防止細菌侵入,這些都是預防手術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三、案例分析題
患者,男性,50 歲,因胃潰瘍行胃大部切除術。術后第 3 天,患者訴切口疼痛,體溫 38.5℃。檢查發現切口紅腫,有少量膿性分泌物。
該患者可能出現了( )
A. 切口感染
B. 肺部感染
C. 泌尿系統感染
D. 深靜脈血栓形成
答案:A。解析:患者術后切口疼痛,體溫升高,切口紅腫且有膿性分泌物,符合切口感染的表現。肺部感染多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泌尿系統感染多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深靜脈血栓形成多表現為下肢腫脹、疼痛等。
針對該情況,護士應采取的護理措施有( )
A. 拆除縫線,敞開切口,充分引流
B. 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C. 密切觀察切口愈合情況
D. 加強營養支持
答案:ABCD。解析:發生切口感染時,拆除縫線,敞開切口,充分引流,可排出膿液,促進愈合;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密切觀察切口愈合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加強營養支持,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切口愈合。
【護士資格證試題】相關文章:
護士資格證試題201708-01
護士資格證考試試題11-01
2017護士資格證試題及答案07-03
2017護士資格證考試精選試題及答案07-10
2017護士資格證的考試試題10-16
2017護士資格證考試題08-02
護士資格證考試試題201709-07
2017護士資格證考試試題07-31
2017年護士資格證考試試題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