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平臺型設計產品的推倒流程詳解
產品設計新人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過于注重「摳細節」,而無法從更全局、整體的角度來統一看待和解決問題。針對單一的用戶痛點吐槽逐一提出的優化方案,割裂開來看似乎都很合理,但卻掩蓋了痛點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沖突等關系,也容易讓設計師陷入細節而不去考慮對產品整體、長遠發展的影響。最終無數個看似合理的單一方案加起來,卻讓產品變得割裂、前后矛盾、結構脆弱難以擴展。
對此,小編想告訴大家,對于設計師自身來說,分析推導的過程也是沉淀個人價值和影響力的機會,能幫助提升自己的系統分析洞察能力,從更整體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做一個尷尬的被動執行者。為此,下面由小編帶來平臺型產品設計推導流程的詳細講解。
1)定位用戶
B 端產品目標用戶群通常很確定,直接咨詢 PD、業務方獲取信息即可。在溝通確認信息的過程中,需要明確以下幾個要點:
目標用戶群可劃分哪幾類?
這幾類用戶中,哪些是核心主體用戶?哪些能給平臺帶來較大業務價值?
用戶在平臺上的職責是什么?落腳頁面是哪些?有什么潛在訴求?
2)歸納痛點
整理各類用戶的調研反饋信息,描述故事歸納痛點,進一步提煉出背后的用戶訴求,比較建議使用表格的形式來整理,具體框架可參考如下:
相關環節 – 問題涉及到的具體相關流程、頁面
故事板 – 站在用戶角度描述典型使用場景、吐槽反饋
痛點總結 – 從用戶故事中總結出具體痛點
訴求提煉 – 推導痛點背后的用戶想要的東西
3)提煉目標
歸類用戶訴求,提煉出關鍵用戶目標、明確目標之間聯系,結合業務價值提煉體驗目標洞見。用戶目標可以按照用戶接觸、認知、產生忠誠、自發推廣產品的周期來提煉關聯,以下是我對一個平臺產品的用戶目標和體驗目標抽象:
4)明確方向
定義清楚產品特征、現狀問題、設計目標等后,分模塊、場景梳理可改進點。
提煉具體的設計方向和改進辦法,落實到較具體的方案思路上。
排好優先級(結合業務目標考慮),明確好排期時間節點,及時和項目組保持信息同步。
5)整合設計
分模塊、場景整合設計方案,平衡多方用戶痛點訴求,用一套設計稿同時解決多個問題。此處省略具體交互稿若干……
6)實施跟進
把控產品迭代節奏,跟進方案開發落地。
關注上線數據反饋,驗證方案實際效果。
整理反饋,準備下一次迭代優化。
但真正的實踐推進過程并不是那么順利,也踩到了幾個坑……
1)流于形式
我在實踐嘗試過程中有些太注重前期的梳理、分析和推導過程表達,還寫了一份非常完整詳細的產品設計分析報告。但其實很多用戶分析的環節內容更多是基于 PD 收集和自己使用的反饋在 YY,而沒有科學的用戶訪談調研流程;在出具體方案的過程中思考也不夠周全,評審具體解決方案時被挑戰到不少細節,這些都是今后需要避免的地方。
2)節奏不合理
因為自己主動推進項目的意識還不夠強,疏于設計方案交付后跟進開發的節奏把控,設計交付到正式開發動工間隔了整整一個月之久,到寫文章的時候相關功能也沒有全面開發上線完畢。一個明顯的不良后果就是等開發時我已經遺忘了部分設計細節這么做的原因,又花了多余的時間精力來重新溝通確認,今后要更注意和 PD 一起把控好推進節奏,而不是完成設計方案交付掉就事不關己了。
【平臺型設計產品的推倒流程詳解】相關文章:
公園設計的流程(詳解)09-12
韓國留學的流程詳解09-18
項目管理流程詳解09-28
動畫制作流程詳解11-25
五金沖壓模具設計步驟流程詳解09-18
裝修流程步驟詳解201709-11
商檢查驗流程「詳解」08-02
法國留學申請流程詳解09-24
新西蘭留學辦理流程詳解09-15
2017裝修流程步驟詳解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