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會工作師《工作實務》模擬備考試題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題
一、王小陽是鄭州市某流浪兒童救助中心的兒童,今年13歲。小陽的家在貴州一個非常偏僻的農村,家里十分窮。小陽小學沒上完便在家幫忙干活了。小陽覺得別的地方都會比那窮地方好,便從家里偷跑出來到處流浪,一路靠撿破爛、乞討維持生活。直到他被該中心收容,后小陽被送返家中,該中心還將小陽轉介給了小陽家所在地的一所兒童服務機構。
問題:1.請分析小陽流浪的原因。
2.運用生命周期理論分析小陽的需求。
3.如果你是該兒童服務機構的一名社會工作者,你會如何幫助小陽?
參考解析:
1.從案例中可以看出,小陽流浪的原因是多樣的。包括:
(1)偏遠地區的落后和經濟的不發達。
(2)小陽所在的家庭的貧困及教育理念的滯后。
(3)小陽個人的想法和行為。
2.處在小陽這個階段的兒童,其需要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社會性的,包括有滿足身體發育和所必需的食物和營養以及受教育、發展知性、培養品德,完成社會化任務等需要。
3.(1)了解小陽和他的家庭所處的貧困環境后,幫助他們發掘資源、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使其脫離貧困,為小陽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2)與各界聯系,為小陽提供教育,創造和提供發展機會。
(3)做好小陽的個案輔導,增強他對外在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逆力。
二、假設你是一名學校社會工作者,你所在學校有一批外來打工人員的子女,他們分處各個不同的班級。你發現,這些學生對自身的家境與身份較敏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問題:針對學校中這批特殊群體,你打算如何開展工作?
參考解析:
針對這些特殊的學生,學校社會工作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1)情感支持?梢酝ㄟ^個案會談給予情緒支持,通過適當的感情介入與情感支持,幫助這些學生宣泄情緒,增加自信。
(2)發展支持系統。可以采用小組工作的方法,把這些有相似家庭背景的孩子組成一個互助小組,讓他們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利用小組資源.幫助他們看到自身和家庭的資源,形成社會支持系統。
(3)挖掘社會資源。運用社區資源協助家長解決子女照顧問題,緩解經濟問題。針對有需要的學生,社會工作者可以主動與相關社會機構、民政部門或有關團體聯系,以幫助他們的家庭。
(4)開發學生潛能。幫助他們以積極的心態看待自己,在艱苦困難的環境下,發現自己的優勢,看到家庭困難是挑戰也是機遇,以激發這些學生生命的動力。
三、女青年小芬原在一家外企當行政秘書,因她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辦事干練.深得總經理的賞識。小芬結婚生后,丈夫心疼她,覺得忙里忙外太辛苦,決定自己再兼份越少。終于有一天小芬無意中在丈夫的手機上看到了她最不愿看到的東西,一切都明白了。小芬在朋友的勸說下,來到社工站,她對婦女社會工作員朱小姐說:“我真后悔當初犧牲自己,成全丈夫,我真恨自已輕信這個沒良心的東西……”
問題:1.婦女社會工作的原則主要有哪些?
2.請運用婦女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幫助小芬解決婚姻危機。
參考解析:
1.婦女社會工作的原則:
(1)承認婦女的多樣性以及與其一起工作的視角的多樣性。
(2)尊重婦女作為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3)了解、理解和接納婦女的現實處境和她們的生存選擇。
(4)認識到婦女本身也是一個資源.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
(5)婦女是發展的主體,而不是客體。
(6)增加婦女的資源和選擇的多樣性。
(7)將個體與群體聯結起來,促進婦女之間特別是具有類似經歷的婦女互助。
(8)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關系的平等。
2.(1)在耐心傾聽小芬訴說的基礎上,幫助其理順思維,提高對自己的認識,對丈夫行為的原因進行分析。
(2)建議其對丈夫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悲傷,但不可過度對其依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如讓孩子去勾起丈夫對家庭的責任感,回歸家庭;共同回憶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并且原諒他的所作所為。
四、小華今年7歲,因為經常逃學和打架,由學校老師轉介學校社工人員處理。經查視,小華和家人住在一間普通民房里,他的父親有酗酒的習慣,而且時常毆打母親,在小華兩歲半時便外出打工。小華的母親大部分時間都在餐廳工作,回到家中常已是筋疲力盡,覺得在管教小華上力不從心。小華的個性非常沖動,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只要同學說話諷刺到他,他便會攻擊同學。小華在校成績并不好,閱讀能力遠低于同年級同學。小華的母親表示,小華的脾氣雖然不好,但本性十分善良,如果發現自己有錯,也會為其行為向人道歉。當社工人員和小華會談時,小華十分合作與友善。
問題:
1.您認為小華的行為表現可以選用下列哪句話概括?
A.小華有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動的現象,并且可能有行為偏差的問題。
B.小華的行為極度缺乏愛的滿足,因此以沖動的方式來發泄其挫折和抑制情緒。
C.小華向父親學習到以沖動的攻擊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省。
D.小華的行為是因為缺乏一個替代性父親的角色,而學校的男老師也不愿意扮演此角色來關懷他。
E.小華根本是個壞小孩,缺乏應有規范的學習,也缺乏責任感的培養。
2.您選擇所依據的理論架構為何?此理論架構對小華行為的解釋及其隱含的干預方法為何?
參考解析:
1.小華的行為可以用C句中小華向父親學習到以沖動的攻擊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省來解釋。
2.其案例分析,采用社會工作中社會化的理論架構。
(1)社會化理論對小華行為之解釋。小華今年七歲,而從其出生至今歷經嬰兒、幼兒階段.而步人兒童期中.亦即至兒童期都是人類社會化的關鍵時期,社會學家稱之為主要社會化,也就是說小華的行為主要來自于這一階段的內化與模塑。然而小華在最需要有所學習、仿效對象的同時,卻置身在酗酒父親、打工母親、家庭暴力的陰影之中,在目睹父親酗酒、暴力宣泄的畫面之下,不免使得小華自然而然地以為這些是正確的行為而仿效之,再加上母親在外打工,沒有多余的時間與小華做親子溝通與互動,更易使得小華的偏差行為無法獲致矯正的力量而有所改善。
(2)干預的方法,必須從社會化的代理機構中著手。
、偌彝ァS缮绻と藛T通過各種會談、教育等計劃來改善父親酗酒、暴力行為的發生,并通過親子教育的方法讓小華父母懂得如何在兒童期給予小華適當的幫助與教導。
②學校。由教師通過班上各種活動,讓小華懂得如何與母親和平相處,又通過同學的互助與幫忙,讓小華逐漸改善這種情緒宣泄的行為。
、凵绻と藛T。應通過個案管理、社會工作等技巧讓小華逐漸從認知中有所改善,并進一步改變其行為。
五、小華,男,7歲,現就讀于某小學一年級。小華由于3歲時罹患小兒麻痹癥導致左腿殘疾,不能正常行走。到了入學年齡,小華的父母千方百計為他找到一家愿意接納他的學校,因此很希望小華能和同齡人一樣過正常的學習生活。但是,開學一個多月來,小華因為腿腳不便,從不參與任何室外活動;性格內向、自卑的他很少與同學交流,因此幾乎沒有要好的朋友。時間一長,他產生了厭學情緒,經常對老師撒謊,借故請假。作為一名學校社工,你被要求為小華服務。
問題:1.在上述案例中。小華面臨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針對小華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采取什么樣的介入策略?
參考解析:
1.上述案例中服務對象面臨的困境有:
(1)如何接納自身形象。
(2)如何克服厭學情緒和自卑心理。
(3)如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4)如何與家長、同學、老師互動,加強彼此的聯系。
2.社工的介入策:
(1)社工對小華的情緒進行疏導,幫助小華克服身份認同上的困難,增強學習和生活信心。
(2)社工對小華的在校行為進行修正,幫助他改掉撒謊的行為,處理好同伴關系。
(3)社工與小華的老師和學校進行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幫助,從而協助建立支持性的學校環境。
(4)社工與小華的家長進行溝通,教授必要的家庭養育技巧,旨在讓他們運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小華健康成長。
【社會工作師《工作實務》模擬備考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年社會工作師《工作實務》備考模擬試題(附答案)09-11
2017年社會工作師實務模擬備考題及答案10-04
2017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實務》練習備考題及答案08-26
2017初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備考模擬試題「附答案」08-03
2017初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備考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01-22
2017助理社會工作師模擬試題及答案06-29
社會工作師綜合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