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親子關系是麻煩還是禮物

    時間:2024-09-25 14:32:10 幼教早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親子關系是麻煩還是禮物

      一個孩子生下來,他有些東西被接納,有些東西不被接納,他可能很多地方、很多純真都不被接納。他被要求很多、被應該很多。像我們70年代和之前,包括現在生的孩子,還是有很多的“應該”。他不被接納的時候,尤其是他嘗試做自己,遭遇到很大的痛苦和恐懼的時候,他就退縮回來,隱藏、壓抑這一部分,甚至會合理化:人就不應該這樣,人就應該那樣。合理化之后,就成為他的模式——只要遇到這個事情,想都不想就這樣反應。

    親子關系是麻煩還是禮物

      然后,當他長大以后,他做了父母。這個時候,他的孩子引起的那些焦慮,就是觸碰了他封鎖起來的原本自己的那些生命本來要舒展的部分。

      比如有個觀念:孩子必須要好好上學。實際上生命本身是什么?不識字也可以很快樂、很幸福!但是如果這個人,他在他的生活環境,他從小就被教導、被教育:如果他不上學,就會非常地受打壓,或者他目睹到什么后果。總之他形成了非常根深蒂固的觀念——孩子不上學就壞了。

      這時候他碰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非常刺激這部分的焦慮。這就是反應了父母對自己生命中禁錮起來的能量。有的是在學業上,有的是在關系上。(現在不能想一個貼切的畫面和例子說明這個問題)反應在關系上也是非常常見的。

      總之,孩子在最初的呈現,讓父母感到很多的壓力、很多的麻煩,很多無能為力、很多無奈、很多恐懼,其實是(父母)讓自己打開生命之門的機會。

      如果父母去做一個權威的話,這個游戲就是個陷阱。你只要是做孩子的權威,就是個陷阱。因為你并不比孩子聰明,并不比孩子多太多的有價值的東西。關于社會化方面,是肯定(比孩子強),但是社會化有很多破壞性的東西。社會化本身也沒那么難學,而社會化的局限性非常大。我們70年代的社會化是這樣的、90年代的社會化是那樣的,回到60年代、40年代,社會化都不同。所以這個社會化的建設并不是那么特別地有價值、有力量,或是必要的。所以我們對孩子來講,談不上優勢。我們本身是平等的心靈。

      當我們企圖去做孩子權威的時候,在這里也是沖突非常非常大的。我們總想去帶領孩子、教導孩子,為孩子負責、把控孩子,去把孩子扶上馬!不管那個馬是孩子自己選的,還是我們(父母)指定的,我們要幫著孩子上路。有可能孩子根本就不想騎馬,他喜歡下水呢?完全另外一個生活方式。

      如果是權威的話,就會出現非常大的沖突,非常多的焦慮,非常多的麻煩。(孩子)身體疾病、厭食癥、暴食癥,心理問題、人生的痛苦非常多的花樣百出,萬花筒般的困境和麻煩。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不是沒有希望的。

      希望在于——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心靈,孩子是另外一個心靈,我們是平等的。然后把孩子的出現,當成“他向我展示生命的可能性”。

      我尊重他的主體性,我做好自己的主體性。我也不去用自己的認知去限制他,我也不要他為我負責。在這種平等,和孩子的相處中,去了解生命本身、去連接遺忘的自己,去重新體會生命的滋味。這就是孩子來教會我們的。

      (媽媽:這有點像是“無條件養育”,我一樣的困擾: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不去教導他任何東西,他是自己的生命,同時滋養了我的生命。那這個怎么做呢?這和放任不管的區別在哪里?他一生出來就是個嬰兒,我不用去教導他,我和他一樣大?)

      在生理上,具體的生活常識上、社會常識上,我們要盡父母之責,是有相當的一部分內容(要承擔的)。最簡單就是錢,我難道能讓他自己去賺錢,供自己上學嗎?不是的。就是我們該做父母的那部分,還是必然要做的。但是從心靈上來講,從人格上來講,從主體性上來講,我們是完全平等的。我并不覺得自己有資格真的教導孩子,從心靈和思想層面教導他。

      (媽媽:那我不要對他說:“你應該怎么樣,你不應該怎么樣”,是這意思嗎?)

      我們不需要去套牢一個詞匯,“應該”也不是說就不能說。哪種形式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內涵——當我這樣去說的時候,我是出于愛,還是出于恐懼而生出的限制?

      發現了嗎?絕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都是焦慮的。焦慮程度不同,但是絕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都有非常明顯的焦慮的。極少部分父母,對孩子是充滿驚喜、感謝和驚嘆的。

      推薦一本書,周國平的《寶貝、寶貝》。這個就體現了一個人在成熟期:“我”基本上沒有人生困境了,也沒有特別多的匱乏感,“我”是作為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相處。“我”不需要孩子來給我掙面子,他的行為和別的孩子不同,我不覺得有什么事。老師如果打電話給我,說孩子表現怎么怎么樣,我不會在意自己的自我形象,不會產生對自己的評判。“我”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依賴,需要他來證明我是個好家長;或者他要表現出色,我就自我感覺良好。“我”沒有這些需要,“我”覺得自己可以了。對自己的心靈上的完整、成熟,還有社會和人生追求上的基本滿足。“我”也不為錢也不為前途那么焦慮。

      這個時候就能做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相處,去看他眼光中的生命是怎么樣的,他眼光中親子關系中的愛是怎么流動的。有很多這些例子,可能對所有父母來說占比很少,但是有一批父母是這樣的。顯示出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是這樣的關系——充滿了欣喜、感激和學習:今天孩子教會了我這個,今天我發現生命是可以這樣的,他帶給我如此多的快樂。

      這個是一個狀態,但是大部分還是處于前者:唉呀!孩子怎么就是達不到我的期待?孩子怎么不聽我的?都不愛和我說話,連話都不跟我說了。后者就是互相教會和滋養,我們從孩子身上獲得很多滋養。然后前者就是反應了我們過去的被禁錮和被隱藏的生命的創傷。

      有的父母特別本分,孩子就特別地叛逆;有的父母特別剛硬,孩子就特別地柔軟。不是說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形成這樣的對比,但這是一類。在這里面,(孩子)就是來幫助父母去拾回自己壓抑和否認的力量:一個人是完整的,既可以很強大,又可以很柔軟。

    【親子關系是麻煩還是禮物】相關文章:

    九招改善親子關系12-26

    如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07-31

    親子關系的好壞在于溝通!10-26

    童年的親子關系對孩子很重要07-19

    西班牙留學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麻煩09-26

    競爭,還是融合?05-09

    留學香港還是新加坡05-31

    警惕三種溝通模式破壞親子關系01-15

    在西班牙留學如何減少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煩02-15

    改善青春期親子關系的六大方法07-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www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国产精品专区第二|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精品日韩欧美国产|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网站|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