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春節溫州習俗吃什么

    時間:2022-10-28 20:49:27 春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節溫州習俗吃什么

      市民的生活變得愈加豐富多彩,過年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有的家庭正月選擇外出旅游,部分年輕人對過年也越來越淡漠,他們對過年的熱情還不及某些西方節日。這些習俗有的已經消失,有的發生了改變,還有一些至今在民間流傳。下面是春節溫州習俗吃什么,歡迎參考閱讀!

    春節溫州習俗吃什么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吃麻糍、湯圓,寓意著團圓跟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跟鰻鲞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歷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跟鰻魚鲞。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后曬干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里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愿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鲞”,鰻鲞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頭島上至今還保留了一種叫拜茶的習俗。拜茶即以紅棗、桂圓、年糕等煮成甜茶謂"紅棗茶",取其吉利之意:紅棗--日子越過越紅火,桂圓--合家團圓、平安順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兩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燭、燒金紙、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湯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門在外,或在家干活兒,若遇雨受阻,人們便會以"正月初一喝湯的"這話自嘲。喝過茶后,還要再燒線面吃,俗謂"長壽面",既是圖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長命百歲,又因喝茶不夠飽,作為添食,可收一舉兩得之效。

      早點

      正月初一早餐,溫州人喜歡吃松糕(一種炊蒸而成的甜年糕)。吃時,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將醬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嵌在兩片松糕之間,吃起來甜中帶咸,別有風味。也有吃湯圓,或者煮一碗粉絲,上面放一個煮熟的蛋。這些食物均含"年年高"、"團圓"的象征意義。有的人家以過年飯雜煮,兼吃搗糕跟松糕。在平陽,吃年糕跟湯圓,有的先喝紅糖湯,后加面跟雞蛋;在泰順,主婦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頭(鹽漬蘿卜)給合家"嘴頭甜,彩頭好"。惟樂清雁蕩一帶,則吃棕子。除夕夜,每家要煮一鍋米粽,等歲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據說,吃粽子有兩義,一是因為粽跟"宗"同音,取懷念祖宗之意;二是因為粽又跟"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在樂清,一般人家用紅棗、柿餅、湯圓。在樂清白石鎮,初一晚餐吃湯包、糊邋羹、狀元糕。入睡時,床前擺鞋,求天宮賜福。在市區春節期間,客來有獻元寶茶的習俗,即在茶中放兩枚鮮橄欖,不僅茶味清香,旦見在黃綠色茶湯中漂浮著橄欖,形如元寶,俗稱"元寶茶",含新年吉祥、發財的彩頭。點心有用圓眼肉或蓮子、紅棗,也有肉丸、雞蛋加粉絲的。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后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農歷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歷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襲臘月“撣新”習俗,溫州全城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里一年堆積下來的污垢,準備干干凈凈迎春。

      貼春聯

      過年的另一種普遍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朝,貼春聯已成為流行的習俗,宋朝把春聯稱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驅鬼辟邪,所以常在門前設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為裝飾,稱桃飾,后來慢慢嬗變成桃符即春聯。過去的春聯都是用墨在紅紙上寫黑字,最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紅紙上的春聯,頗受人們青睞。除夕那天,各家大門、屋柱跟房窗兩邊都用紅紙貼上春聯,俗叫“門對”。門楣上貼四個字,俗叫“橫批”,單扇門貼“大吉”兩字。正屋、廳堂、書齋以及豬、羊、牛欄,都貼上不同內容的春聯,內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跟各業豐收。

      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請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

      吃分歲酒非常講究吉祥。過去酒席上會用十只朱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花生(結子)、柑桔(大吉)、鯉魚(跳龍門)、豆腐(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吃過分歲酒,大家自尋娛樂,往往徹夜不眠,俗叫“守歲”,也叫“望年夜”。

      開門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后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跟接富,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來,先在自己家里,晚輩按順序向長輩叩拜行禮,稱“拜年”。從正月初二起,鄰里跟親友之間,往來拜節。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還延至農歷正月十五。上世紀50年代以前,拜年的禮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因為民間以紅色象征吉祥,兒童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婦女當然滿身紅艷,連老婦也系著大紅裙。如今,人們在穿著上已起了很大變化,顏色已不局限于紅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款式也變得多種多樣。

      過了農歷正月十五即元宵節,年也算過完了。

    【春節溫州習俗吃什么】相關文章:

    關于溫州的春節習俗03-13

    溫州冬至的習俗10-26

    溫州清明節習俗03-25

    秋分習俗吃什么07-13

    立春習俗吃什么02-04

    冬至習俗吃什么06-17

    夏至習俗吃什么06-21

    立冬習俗吃什么11-07

    冬至習俗吃什么12-23

    冬至各地習俗吃什么01-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xxxx|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51|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12页|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