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五十年代那時候的春節

    時間:2020-11-10 14:12:48 春節 我要投稿

    五十年代那時候的春節

      翻開歷史,50年代的春節過得都有點不簡單。

    五十年代那時候的春節

      1953年的大年初一,正趕上日偏食,除了新疆和西藏,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們一大清早起來拜年,都發現與往常有了一點不一樣,從7點27分開始,日偏食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1954年春節剛過,中央決定準備正式興建武漢長江大橋,大橋全長1000多米,自古被稱為天塹的長江,將隨著大橋的建成變為火車窗外的一道風景。

      1958年除夕,最熱鬧的要算十三陵水庫工地。兩萬七千多名民工、官兵、干部、學生的勞動歌聲響徹了大年三十的整個晚上。

      1959年春節,周恩來總理與赫魯曉夫再次碰杯,中蘇進一步擴大經濟合作,決定未來8年,由蘇聯方面幫助我國建設78個大型企業和電站……

      這是我們對50年代春節的記憶。除了喜慶歡樂,還伴隨了一系列國內外重大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事件。更確切地說,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系列振奮人心的事件,過節的人們才找到了歡樂的理由。

      春節與歡樂相連。它讓我們可以站在年關底下,回憶過去,展望未來。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努力,并且看到了由此結出的勞動果實,所以不禁喜從中來。

      所以,50年代的人們最愛說一句話:“勞動最美”。

      年飯幾斤肉快活吃幾天 飯桌上面懸了兩個紅紙燈籠,把整個屋子映得通紅。

      1957年2月3日的《北京日報》上有一篇文章,題目為《一戶普通人家的大年夜》,生動地記錄了當年普通老百姓家的大年夜——

      三十晚上,我到一戶熟朋友家去串門,還沒進屋,就聽見大人、小孩們的一片笑聲。原來是主婦鄂老太太兩個出嫁的女兒帶著外孫回娘家來了。兩個兒子、一個兒媳、兩個孫兒也都在家。一家團圓,怪不得這么熱鬧。

      我問鄂老太太過節吃什么,她說:“我們買了幾斤肉、一只雞、一條魚,加上點青菜、豆腐,夠我們一家子快快活活地吃幾天的了。”

      飯桌上面懸了兩個紅紙燈籠,把整個屋子映得通紅。桌子上放了瓜子、花生、桔子,還有花花綠綠的水果糖。

      廚房小,老人的兒媳正準備包餃子,面和了兩大盆……

      這時鄂老太太的大兒子插進來說話。他和我十多年前同在一個小學里上學,我們很自然地談到了兒時的故事。這一來引起了鄂老太太的話頭。她感慨地說:“咱們現在熱熱鬧鬧過年不容易。解放前,學校一開學,我就得典賣東西給孩子們交學費。”

      按照北京的風俗,年三十夜是不便在別人家里久留的,我便告辭出來。這時候,胡同里劈劈啪啪的爆竹響得更歡了。

      年貨老北京最愛吃點心 正明齋大八件,祥聚公蜜三刀,桂蘭齋細餡糕,聚慶齋百果餅。

      5 0年代過春節準備年貨,特點是以吃為主。所以無論是國營零售店和合作社,還是公私合營大食品店和小鋪,不僅貨架上的年貨堆得滿滿當當,店里的`顧客也是人擠人,人挨人。鮮美的水果、傳統糕點、南味年糕、干果海味、扒雞板鴨這時最為搶手。

      “老北京”吃點心時講究,學問也最大。像正明齋滿漢餑餑鋪的大八件、蜜供、薩其馬,在全國都有名;祥聚公清真糕點店的蜜三刀和馬蹄酥,是回民最愛吃的東西;桂蘭齋的奶油皮細餡點心,江南人最喜歡;吃聚慶齋的花糕和百果餅,“老北京”一般都喜歡。

      點心雖然好吃,但在當時都算“奢侈品”,即便過年,每家每戶也就買上一點兒。這個年當然不能光靠吃點心過。當時負責組織北京百姓年貨貨源的主要是中國土產公司北京分公司,離春節還有一個月,他們已經在全國各地跑開了,組織來的年貨肉食水產類有豬、牛、羊肉,各種鮮魚、咸魚、對蝦;土產品有海帶、冬菜、蜇皮、木耳、花椒、粉條、蝦醬、豆瓣醬、松花、芽菜、火腿、榨菜;水果有廣柑、葉桔、福桂、甘蔗、蜜梨、香蕉、蘋果。

      當時在市場上供應的主副食品還有建設粉、標準粉、漢口三號機米、長沙三號機米、江西三號晚米、伏地小米、山西小米、伏地黃玉米、伏地白玉米、東北高粱米、小磨香油、大路花生油等。

      年話從前哪敢這樣想 過年時常掛嘴邊:“從前我哪兒敢這樣想呀”,“今年又比去年強”。

      解放前,很多人把“春節”叫做“年關”,有錢人過年,沒錢人過關。人們至今還記得這句話:“孩子們盼年,大人們怕年。”

      解放后這種情形得到了改變,對此,50年代的人們特別有幸福感。過年的時候,買肉也好,買衣也好,逛公園也好,瞧電影也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從前我哪兒敢這樣想呀”,“今年又比去年強”。

      那個時候過春節,人們還經常編一些鼓詞、快板書、歌、詩詞自娛自樂,算是年話的書面語言。1958年流行的一首歌名叫《歡度佳節迎新春》,其中寫道:“歌聲震云霄,萬家燈火明,歡度佳節美景迎新春,抬頭看,這里是獅子在跳躍,那里是長龍在翻騰,彩燈萬盞慶豐收,萬人同聲唱和平,唱和平。”

      抗美援朝時期,每逢過春節祖國各地人民都要紛紛寫信慰問人民志愿軍,而志愿軍戰士也要紛紛寫信給祖國人民祝賀新春。1953年,一級戰斗英雄王海在他的信中寫道:“正當春節就要到來的時候,請接受我——一個戰斗在朝鮮天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戰士,向你們——我們偉大祖國人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開始實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預祝你們完成和超額完成今年建設計劃,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使我們人民過著更加美好的生活。”

      年樂最大樂子逛廠甸 玉皇廟經常排長隊,只有在這才能買到三尺多長的大糖葫蘆。

      50年代過春節,北京百姓最大的樂子是逛廠甸。從教育行政學院以南一直到南新華街南口,這條傳統的春節文化市場始終是人山人海,空竹聲、風車聲、“高蹺”的鑼鼓聲和人們的歡笑聲響成一片。

      孩子們最愛圍著玩具攤轉,一把偃月刀當年賣1.2元,還有賣戟的,一個玩具攤春節下來有的能賣1000多塊錢。小吃攤也是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老幼食客。豆汁、豌豆黃、艾窩窩全是廠甸有名的小吃。玉皇廟賣大糖葫蘆的地方經常排著長長的隊,只有在這兒才能買到那種三尺多長、上面插著小紅旗的大糖葫蘆。

      解放前求簽問卜的好去處——呂祖閣改成了古書市場,春節期間是書籍種類最多的時候。南新華街兩旁則集中著許多水果干貨攤,小商販們從廣東佛山進的小瓷器玩具、小茶壺茶碗等,特受歡迎,一毛錢就可以買一套。

      另外,春節期間各工廠都要舉辦文藝晚會演出。郊區舉行各種各樣的民間藝術表演,各文化館則進行豐富多彩的群眾文藝演出,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勞動人民文化宮一年一度的春節游園大會,通常表演的節目有車技、武術、雙杠、舉重、摜跤、中幡、小流星、地圈、走鋼絲、木馬、幌板、雜拌子、籃球比賽等。

    【五十年代那時候的春節】相關文章: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的意義07-31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的由來07-30

    虎年春節的對聯12-22

    醫院的春節對聯12-18

    春節貼的對聯12-18

    好記的春節對聯12-17

    有趣的春節對聯12-10

    2022春節的對聯12-03

    雞年春節的對聯09-26

    春節祝的賀詞12-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成人午夜精品亚洲日韩|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激情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潘金莲|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青青|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国内精品91最新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免费|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十八18禁国产精品www|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精品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小草|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