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端午節(jié)基本簡介

    時間:2023-06-25 18:55:19 春寧 端午節(ji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端午節(jié)基本簡介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重午節(jié)、重五節(jié)、天中節(jié)等,日期在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基本簡介,歡迎閱讀!

    端午節(jié)基本簡介

      端午節(jié)基本簡介

      端午節(jié)(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jié),為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jié)日,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jié)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十五日。

      時至今日,端午節(jié)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009年9月30日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審議并批準了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jié)”名列其中。

      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jié)日

      《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條規(guī)定,“全體公民放假的節(jié)日:……(五)端午節(jié),放假一天(農(nóng)歷端午當日)[2]……”據(jù)此,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jié)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jié)日。在文化逐漸多元、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端午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面臨著不少挑戰(zhàn)。這迫切需要人們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傳統(tǒng),又要適應當今人們需要。

      端午節(jié)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jié)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chǎn)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qū)也有用竹葉的,統(tǒng)稱粽葉。粽子的傳統(tǒng)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jù)內(nèi)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tǒng)稱糯米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3:佩香囊

      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qū)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4:懸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端午節(jié)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xù)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jié)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jù)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jié)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于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yǎng)。又釘艾人于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shù)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nèi)容物幾經(jīng)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qū)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fā)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jié)特有的民間藝品。

    【端午節(jié)基本簡介】相關文章:

    古典芭蕾基本技巧簡介10-21

    苦丁茶的簡介10-27

    圍棋的簡介03-11

    張海迪事跡簡介04-07

    袁隆平的事跡簡介10-19

    雷鋒的故事簡介03-03

    莎士比亞的故事簡介08-30

    孔子的故事簡介08-27

    泰國舞蹈簡介04-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 人精品影院|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老年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久草视频在线这里精品|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