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端午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0-10-07 08:22:15 端午節 我要投稿

    端午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篇一:端午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端午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眼看著馬上就要過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我們家也不例外,面對著端午節的各種各樣的習俗,我不由得起了好奇心,于是我們對端午節展開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端午節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端午節的歷史。

      3,通過各種途徑,搜索端午節的習俗。

      三.人員分工

      第一小組 調查端午節的由來

      第二小組 調查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第三小組 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第四小組 尋找中國文人寫下有關端午節的詩詞

      老師 整理,匯編各種資料

      第一小組 調查端午節的由來

      第二小組 調查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第三小組 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第四小組 尋找中國文人寫下有關端午節的詩詞

      老師 整理,匯編各種資料

      四.結論

      1.端午節的介紹: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

      端五、重五、夏節、天中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等。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

      傳統節日。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西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1]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2.端午節的規定: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放一天假。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五.研究體會

      目前,我們的成長環境日趨復雜。西方文化的滲入,在同學們當中掀起了一股來勢不小的崇洋潮,著洋裝、吃洋餐、過洋節。不少同學對西方的圣誕節、愚人節、情人節情有獨鐘,卻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掃墓祭祖的清明、悼念愛國先人的端午、闔家團圓的中秋、登高敬老的重陽不屑一顧。為了讓同學們重新認識自己祖國的傳統節日,培養同學們的愛國情懷,我們決定對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及由來進行研究調查。

      篇二:端午節習俗的調查報告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游百病

      為盛行于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

      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于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習俗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13篇12-10

    春節習俗調查報告15篇12-10

    端午節調查報告08-18

    端午節習俗用英語怎么說08-08

    端午節習俗手抄報-端午節手抄報插圖08-13

    小暑節氣的習俗07-07

    漢族的生育習俗08-17

    春節習俗的日記12-10

    韓國的禮儀習俗11-01

    科威特的習俗禮儀02-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精品|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欧美精品一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91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精品9|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2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日本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99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老司机99精品99|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 999国产精品色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