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慶節(jié)的手抄報內容
2014國慶節(jié)手抄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相關資料
中國國慶節(jié)是每年的10月1號,為了慶祝國慶節(jié)的到來,不少同學紛紛制作精美的國慶節(jié)手抄報,小編為同學們準備了國慶節(jié)的手抄報相關布局素材,希望能為同學們提供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并于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徽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新政協(xié)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6個工作小組。第6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組長。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擬就《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對國徽設計提出要求:“(甲)中國特征;(乙)政權特征;(丙)形式須莊嚴富麗。”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開會議,協(xié)商國旗、國徽、國歌等問題。這次會議上,大家對國徽應征圖稿都不滿意。毛澤東最后說:國旗決定了,國徽是否可慢一點決定,原小組還繼續(xù)設計,等將來交給政府去決定。9月27日召開的新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國旗、國都、紀年、國歌4個決議案。大會主席團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收到了政協(xié)的邀請,分別組成了由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美術家張仃為首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展開設計競賽。
1950年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最后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師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并送政協(xié)大會表決。此后又根據(jù)周恩來總理的意見,改進了國徽的稻穗細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xié)一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9月2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國徽的任務交給了沈陽第一機床廠。1951年5月1日,由沈陽第一機床廠青年工人焦百順、裴慶江、朱風儀等鑄造出的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正式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關于國慶節(jié)的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關于無邊的國慶節(jié)手抄報內容12-05
關于國慶節(jié)手抄報的內容素材08-06
關于國慶節(jié)的手抄報內容資料08-04
國慶節(jié)的手抄報內容08-03
關于國慶節(jié)手抄報的內容有哪些08-05
關于國慶節(jié)進行時手抄報內容12-05
國慶節(jié)手抄報的內容推薦11-29
國慶節(jié)主題的手抄報內容08-04
國慶節(jié)的手抄報內容資料08-02
國慶節(jié)手抄報的來歷內容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