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二十四節氣寒露介紹

    時間:2024-09-20 11:41:16 志彬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二十四節氣寒露介紹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更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二十四節氣寒露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二十四節氣寒露介紹

      簡介

      1、指將欲凝結的寒涼露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2、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通緯·孝經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涼爽。

      3、寒露(cold dews)——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

      4、寒露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

      5、寒露在農歷上的日期并不固定,每年不同;此因農歷是一種陰陽歷

      由來

      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2]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日期

      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8.318,20世紀C=9.098。

      舉例說明:2088年寒露日期=[88×0.2422+8.318]-[88/4]=29-22=7,10月7日是寒露。

      寒露節氣介紹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干支歷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并且秋燥明顯。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中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干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呈現冬天景象。寒露傳統習俗主要有賞楓葉、吃芝麻、吃螃蟹、飲秋茶等。

      寒露物候現象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意思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菊有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節氣的特點

      氣溫降得快更干燥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后,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華西地區除外),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天氣也變得更加干燥。據了解,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此時大雁南飛,菊花漸黃,相比一個月之前的“白露”,此時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

      平均氣溫分布差異大

      10月份,我國平均氣溫分布的地域差別明顯。在華南,平均溫度大多數地區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還沒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間,東北南部、華北、黃淮在8—16℃之間,而此時西北的部分地區、東北中北部的平均溫度已經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區平均溫度甚至在0℃以下了。

      冷空氣頻繁南下

      從氣候學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時10℃的等溫線,已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長城以北則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時可見初霜。進入“寒露”后,北方冷空氣的入侵頻率和強度都會加大,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大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后,溫度下降8℃到10℃是常見的事。

      天氣降水稀少、雷暴幾乎消失

      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意味著一年中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隨著寒露的到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將轉涼,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隨之雨水漸少。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經開始飄雪了。

      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只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產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寒露的習俗介紹

      1、登高習俗

      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游人。

      2、賞菊

      寒露到來的農歷九月又稱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它的蹤跡。古書記載:“九月九日,采菊花與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賞菊花,成了這個節令的雅事。

      3、觀紅葉

      寒露時節,秋風颯颯,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漫步在通幽曲徑上望山坡。便會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紅葉。

      4、秋釣邊

      在我國南方,寒露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游、賞花、吃螃蟹、釣魚的好時節。由于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游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5、斗蛐蛐

      秋風起,斗蛐蛐兒。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兒的高潮期。蛐蛐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蛐蛐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6、吃母蟹

      俗話說“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寒露時節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

      7、喝寒露茶

      寒露前后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的清香味。

      8、吃芝麻

      民間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寒露的由來

      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史書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通緯?孝經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潔白晶瑩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且帶寒意,故名寒露。

      寒露養生的小知識

      調節情緒

      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緒不太穩定,易于煩躁或悲愁傷感,特別是身臨花木凋零,秋風蕭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悶與垂暮之感。因此,秋季養生以調達情志、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為首要。在陽光明媚的天氣里,外出觀賞風景,喜悅溢于言表,可使憂郁愁煩頓消,令人心曠神怡,給生活增添無窮樂趣。

      調養起居

      秋季晝熱夜涼溫差較大,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為了提高人體在冬天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較弱而易患氣管炎的人們,應特別進行秋季鍛煉,保證機體順利地從夏熱與秋涼“接軌”,以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與抗寒能力。另外,秋季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調節飲食

      遵循季節變換的規律,科學進食,由內而外地調養,這就是食療的功效。夏季過后,暑氣消退,人們的食欲普遍增強,此時千萬記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傷及腸胃。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廣柑、山楂、新鮮蔬菜、酸味食品;多補充水分,多吃水果與綠葉蔬菜;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調護運動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這不但是在進行“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為度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充分的準備。此外,郊游登山是一項適宜秋季的鍛煉項目,不僅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臟的收縮力增大。

      調節濕度

      秋季空氣中的濕度小,風力大,汗液蒸發得很快,易使人皮膚干裂,毛發也易脫落。故必須注意保持室內具備一定的濕度,并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

      中藥調護

      根據秋季的特點,可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類制劑。另外,還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胖大海等。平素為陰虛體質的人,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如果出現皮膚與口角干燥、口舌生瘡、咳嗽、毛發脫落等,即“秋燥”現象,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的補品或藥粥。如沙參、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早晚服食,能起到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寒露介紹】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氣寒露諺語10-08

    關于二十四節氣寒露的諺語10-08

    二十四節氣寒露的諺語(精選125句)09-29

    寒露節氣資料介紹03-24

    有關二十四節氣寒露諺語(精選50句)09-29

    關于二十四節氣寒露諺語(精選55句)09-29

    二十四節氣立夏介紹04-06

    寒露的諺語12-30

    寒露的句子03-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污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AAAAAA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久热精品人妻视频|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