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苗族節日

    時間:2020-08-25 18:26:54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苗族節日

      苗年節

    苗族節日

      盛行于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區。過苗年的日期,各地不盡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進倉以后,即分別為農歷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過苗年的頭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把房子打掃干凈,積極準備年貨,如:打糯米粑、釀米酒、打豆腐、發豆芽,一般還要殺豬或買豬肉等等。富裕的人家,還要做香腸和血豆腐,為家人縫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飯,守歲到午夜才打開大門放鞭炮,表示迎接龍進家。在天剛拂曉時,每家都由長輩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鄰居家拜年,苗語稱為“對仰”(donfniangx),表示祝賀新年快樂。在新年的頭兩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掃地;婦女不做針線活;有的地區,婦女不做飯,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糞等等。苗鄉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選在過苗年的時間。從第四天開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紛紛挑著酒、肉、糯米粑等等走親訪友,或者在家忙于接待來賓;一些年輕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銅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別的村子游方場“游方”,男女丁互對歌,傾吐愛慕之情。前后活動,歷時9天左右才能結束。這是苗族民間最隆重的節日。

      春節

      這是以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傳統節日。在黔東南的苗族,把春節叫做“漢年 ”(niangx diel)與傳統的“苗年”(niangx hmub)并存,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歡度,尤其是那些不過苗年的苗族地區,主要是過春節,但不及苗族過苗年隆重,識漢字的苗族也貼些對聯、門神之類,其余與過苗年相同,即增加了斗牛、賽馬、走親訪友以及男女青年“游方”、對歌等民族特色的內容。有的人家的男婚女嫁也選在春節舉行。湘西地區的苗族過春節,還舉行規模盛大的“趕牛場”活動;廣西融水縣一帶的苗族過春節,舉行蘆笙舞會,每年群眾竟達數萬人之多。

      龍船節

      這是苗族的一種水面劃船比賽的傳統節日,流行于貴州的臺江、施秉兩縣交界處的清水江兩岸,和注入這段河的臺江巴拉河兩岸,黔東苗語稱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個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兩條劃船比賽用的龍船。每年的農歷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這五天,居住在河兩岸的苗族群眾輪流舉行盛大而隆重的.龍舟競賽。在湖南湘西的鳳凰、瀘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劃龍船,而且分男隊、女隊、男女混合隊比賽,場面非常熱鬧。苗族的龍船節,雖是以賽龍船為主要內容的節日,但同時也是民族文化娛樂和青年男女進行社交活動,中老年人探親訪友、交談年景和生產經驗的節日。

      四月八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的貴陽、黃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傳統節日。該節是由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發展而來的。每逢節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飯,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對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過四月八節。

      吃新節

      主要流行于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自治縣地區。每年農歷六七月間,當田里稻谷抽穗的時候,苗族村寨家家戶戶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歡度“吃新節”。到時,每家都煮好糯米飯、一碗魚,一碗肉等,都擺在地上(也有的擺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來放在糯米飯碗邊上,然后燒香、紙,由長者掐一丁點魚肉和糯米飯拋在地上,并滴幾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禱豐收,然后把摘來的稻苞撕開,掛兩根在神龕上,其余給小孩撕開來吃,全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共進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紛紛穿著新衣來觀看蘆笙會,參加跳蘆笙會,參加跳蘆笙舞;有的拉馬來跑馬場賽馬,有的牽水牯牛來斗牛場斗牛,節期一般2天。

      蘆笙節

      流行于貴州的凱里、麻江、丹寨各縣交界的舟溪一帶。各地的節期不統一,一般在農歷的正、二或三月;個別地區選在七月舉行。主要是祭祀祖先,慶祝豐收。一般在節日之前要舉行儀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與此同時,各家各戶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隨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著盛裝,佩戴銀花銀飾,小伙子們都各自帶著蘆笙,從四方八面向蘆笙場地涌來,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圍成圓圈,吹笙跳舞,持續四五天,氣氛十分熱烈,是一種融歌、舞、樂于一體的群眾性的文藝活動。

      花山節

      此節又名“踩花山”、“跳花場”、“踩場”、“踩山”等,流行于貴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東南部的苗族地區。由于苗族住地不同,服飾有差異,因此,苗族過花山節的日期也不一致,節日的名稱也不盡相同。有的在農歷正月,有的在六月,有的在八月。在黔西北的鐵盔一帶,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場,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場,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場。先選好接花種或接花稈。所謂“接花種”,就是用三匹馬掛紅,去其他花場上馱少量的泥土來堆積在新場上,以示花種;“接花稈”是用長青樹做成,高三至四米,立于花場的中心。屆時,四方八面的人盛裝前來,由族長宣布跳場開始,小伙子們吹響蘆笙,姑娘們圍著花翩翩起舞,互相競技。在花稈的頂上懸有一幅兩米長的紅綢和一個紅布小包,內裝賞錢。誰能一邊吹笙,一邊爬上花稈頂端,取下紅綢(有的掛一壺酒)和紅布小包,并且還能從稈頂吹笙下來,誰便獲勝得賞。有的地方還兼舉行賽馬、射箭及續麻針比賽等活動。青年男女對歌,演奏蘆笙、簫、笛、口弦等民族樂器,鐘情者互贈繡花手帕、腰帶等物。老年人則趁機拜訪親友,互相談心,活動一整天,甚至到深夜結束。

      趕秋節

      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貴州樺桃一帶的苗族地區,每年的立秋之日舉行,為期一天。開始為每年農歷“立秋”,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場,唱歌跳舞,尋求伴侶。

      首先,由穿著古老民族服裝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分別擎著一個飽滿的玉米棒和一把金黃的稻穗,來到秋千架下,向人們報告一年的收成,祝賀莊稼獲得豐收。接著,青年人爭先恐后地涌上秋千。秋千架有10多米高,呈紡車形狀,有相互錯開的八架車輻,每架可坐一人。送秋人用力推動,秋千旋轉起來,越轉越快,人們發出陣陣歡呼。突然,送秋人用力頂住秋千橫木,秋千嘎然而止,上面的人紛紛往下跳。按習慣,最后被停在秋千上的人要高聲唱歌。有的青年人有意停在上面,趁機用歌聲向戀人吐露心曲。

      苗族趕秋節在每年“立秋””。趕秋節趕秋原來的意思是趕秋“千”,關于這一節日的由來,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有一個叫巴貴達惹的英俊苗族青年。他不僅聰明勇敢為人正直,而且樂于幫助別人,苗家人很喜歡他。巴貴達惹還沒婚配,媒人們絡繹不絕的來到他家說親,九十九寨的姑娘們都暗暗地愛著他,可惜的是他一直沒有中意的。他心中的姑娘在哪里呢?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巴貴達惹正在山里打獵,忽然他看到一只老鷹抓著一件東西飛了過來,便彎弓拉箭將老鷹射下,仔細一看,原來老鷹抓的是一只漂亮的繡花鞋。巴貴達惹想,能繡這么漂亮鞋子的姑娘,一定聰明美麗、心靈手巧。巴貴達惹便決心要娶到這位群威群膽。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制造了一種可坐人的秋千,讓附近的姑娘們來蕩秋千玩。這時,他拿著花鞋到秋千場去逐一核對,終于找到了這位美麗的姑娘,于是和她結為連理。巴貴達惹尋找姑娘的秋千演變成了人們有趣的娛樂工具。

      踩鼓節

      流傳于貴州的凱里、丹寨、雷山等縣的苗族地區。在每年農歷二月的第一個豬場天,苗族青年男女自動聚集于當地規定的歌場上踩鼓。這種鼓是用實心楠木挖空、兩端繃以牛皮作成的。屆時,由一個有威望的老人,將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齊搬進鼓場,并用力敲鼓,人們都聞聲前來翩翩起舞,年輕人趁機擇偶;老年人也穿著新衣,圍著楠木鼓唱古歌。舞畢,姑娘們便拿出親手編織的花帶,敬獻在楠木鼓上,表示對楠木鼓的感恩。人們盡情歡唱,直到天黑才離開鼓場。最后,由鼓主把楠木鼓抬回家,端放于樓上。每逢節日還要用魚肉敬祭楠木鼓。

      祭尤節

      “祭尤節”苗語叫“農尤”,“農”意為吃或祭,“尤”為人名,族名。其意為祭一位叫尤的先祖。據臘堯寨祖傳口碑:很久以前,臘堯人的一位祖先,天生怪異,勇猛異常,曾在部落之間的征戰中威震一方。但后來,被其他的部落設計誘殺了,活著的人們只得逃命,一路不停地遷徙,他們有的來到了現在的黔東南,來到了丹寨,臘堯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臘堯人祭尤就是為了祭奠那位遇難的祖先”。

      過祭尤節的時間為農歷10月的第二個牛場天。過節當天,家家都要備上糯米粑粑、甜酒、魚、菜葉、樹葉,請祭師念祭詞,舉行祭祀儀式。祭桌上擺9個碗、9塊粑粑、9堆菜肴供與9個祖公,這與史書記載的:“九黎共有九個部落,其酋長是蚩尤,他有兄弟81人,即81個民族酋長”,相應。“祭尤節”祭師在誦祭詞時,分別念8段相應的內容,每段都分別供上九碗酒。這些現象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遠近四方的親戚朋友都紛紛走來,共同赴宴歡度。使整個地方完全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

      祭尤節是苗族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它具有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心理學、宗教學等研究價值。又是促進民族地區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社會和諧進步、文化交流發展的節日。

    【苗族節日】相關文章:

    苗族鼓舞種類簡介10-06

    苗族舞蹈種類介紹09-30

    苗族舞有多少種類09-19

    苗族婚戀音樂游方歌論文08-14

    苗族民族舞“卡牛檔”08-31

    探討貴州苗族的家庭倫理道德10-08

    苗族傳統婚戀觀的法哲學探究09-27

    苗族民間舞蹈鼓舞的表演形式09-24

    論反排苗寨苗族習慣法的現狀10-30

    苗族民間舞蹈田野采風報告論文07-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你懂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laowang在线精品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麻豆国产高清精品国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软件| 2021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