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最新二十四節氣表

    時間:2020-11-08 12:50:17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最新二十四節氣表

      什么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表又是怎么樣的呢?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里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二十四節氣?

    春 冬 
    正月 JAN二月 FEB三月 MAR四月 APR五月 MAY六月 JUN七月 JUL八月 AUG九月 SEP十月OCT冬月 NOV臘月 DEC
    立夏寒露
    滿夏至大暑秋分小雪

      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表(簡表)

    春季
    Spring
    立春 Spring begins
    2月3-5日
    雨水 The rains
    2月18-20日
    驚蟄 Insects awaken
    3月5-7日
    春分 Vernal Equinox
    3月20-22日
    清明 Clear and bright
    4月4-6日
    谷雨 Grain rain
    4月19-21日
    夏季
    Summer
    立夏 Summer begins
    5月5-7日
    小滿 Grain buds
    5月20-27日
    芒種 Grain in ear
    6月5-7日
    夏至 Summer solstice
    6月21-22日
    小暑 Slight heat
    7月6-8日
    大暑 Great heat
    7月22-24日
    秋季
    Autumn
    立秋 Autumn begins
    8月7-9日
    處暑 Stopping the heat
    8月22-24日
    白露 White dews
    9月7-9日
    秋分 Autumn equinox
    9月22-24日
    寒露 Cold dews
    10月8-9日
    霜降 Hoar-frost falls
    10月23-24日
    冬季
    Winter
    立冬 Winter begins
    11月7-8日
    小雪 Light snow
    11月22-23日
    大雪 Heavy snow
    12月6-8日
    冬至 Winter solstice
    12月21-23日
    小寒 Slight cold
    1月5-7日
    大寒 Great cold
    1月20-21日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節氣簡介

      二十四節氣是一個統稱,其中包括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中氣和節氣相間地排列。從春分起十二個中氣分別是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屬于十二個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節氣是清明,其后的節氣依次是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驚蟄。

      二十四節氣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

      我們現在普遍知道的是太陽和地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不停地公轉和自轉,通常把地球繞太陽的軌道稱為黃道,而二十四節氣正是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首先,當太陽垂直照射赤道時定為“黃經零度”,即春分點。從這里出發,每前進15度就為一個節氣,從春分往下依次順延,清明、谷雨、立夏等等。待運行一周后就又回到春分點,此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24節氣其實是一個“時刻”,而非“一日”。在地球的'公轉與自轉中,由于地球自轉軸相對于公轉軸有23.5度的傾角,使得夏季正午時太陽仰角高度較高,冬季時較低,影響一年四季氣溫與季候。為了讓先民們能得知寒暑氣候變化而決定農事進展或作為生活起居的參考,古代歷法學家于是規定: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等分稱為節氣,此為24節氣的來源,這種節氣的制訂法稱為「平氣法」。 然而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離太陽較近時,地球公轉速度較快,較遠時則較慢,對當時制訂此歷法的中原地區而言,某些節氣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氣候狀況。所以從清代開始,才另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訂為一個節氣或中氣,現在的中氣和節氣統稱為“節氣”。二十四節氣來歷節氣是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即在平面上豎一根桿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于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我國古代用農歷(月亮歷)記時,用陽歷(太陽歷)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

      由于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于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后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閎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并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為上月的閏月。二十四節氣日期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但在農歷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歷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現在的農歷既不是陰歷也不是陽歷,而是陰歷與陽歷結合的一種陰陽歷。農歷存在閏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臘月除夕算作一年,則農歷每一年的天數相差比很大(閏年13個月)。為了規范年的天數,農歷紀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農歷的一年是從當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農歷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歷2008年2月7日(農歷正月初一),而是公歷2008年2月4日。

      關于24節氣的準確日期,請參照該年苗族歷法的每月一、十六日,如冬至為苗歷新年,2008年冬至為12月21日,但2009年冬至卻為12月22日,因為2009年12月21日為苗歷十月三十日(苗歷除夕),22日才是苗歷新年。二十四節氣意義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氣候現象、氣候變化等。因此二十四節氣又可以劃分為如下幾類:

      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

      象征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

      反映降水量的則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

      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節氣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表示寒來暑往(四季)的變化(8個)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征氣溫變化(5個)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量(7個)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4個) 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

      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蘇,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二十四節氣命名的講究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四個“立”,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為“四立”。公歷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極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陽直射北緯23.5度,黃經90度,北半球白晝最長。冬至,太陽直射南緯23.5度,黃經270度,北半球白晝最短。

      “分”在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稱為“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時黃經分別為0度、180度,太陽直射赤道上,晝夜相等。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最新二十四節氣表】相關文章:

    最新二十四節氣大雪問候語(精選55句)11-19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后感300字(通用5篇)10-31

    瑜伽體式二十四要訣09-04

    練瑜伽的二十四訣竅09-25

    二十四節氣小雪11-22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08-09

    二十四節氣諺語:雨水12-20

    二十四節氣谷雨諺語12-18

    二十四節氣寒露諺語10-09

    日語二十四節氣詞匯08-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精品欧美|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欧美ppypp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www.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十八18禁国产精品www|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精品99久久aaa一级毛片|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xxxx|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