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分的飲食宜忌
今天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而南半球就是秋分了。我國古代將春分節氣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意思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回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描述了一派春風春雨、陰陽平衡的大好時光。《春秋繁露》一書中也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此時人們在養生保健中也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以及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西醫理論也認為,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中新陳代謝失調,可導致體內某些元素不平衡狀態的出現,就是說人體內有些元素過度積累,有些元素的含量又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往往都與人體元素平衡失調有關。如最嚴重的危害人類健康的心血管病和癌癥,都與體內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從中醫角度來解釋,無一不是陰陽失調的結果。
春分節氣前后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與天地相應,人體氣血運行也處于充盈狀態,激素水平呈相對高峰期,此時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壓、精神障礙、痔瘡、過敏性疾病及女性月經失調等,極易復發或加重,應注意防患于未然。此節氣的飲食調養,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食材,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如海產品中的海蟹、魷魚、貝類,水果中的山竹、西瓜、甜瓜,肉類中的'鴨肉等食材都過于寒涼,而羊肉、鹿肉、榴蓮等食材又過于燥熱,在春分節氣中都不宜食用。當然,我國歷代的烹飪大師們也十分注意運用烹調技法,以達到菜肴寒熱的平衡。如在烹調魚類等涼性食物時,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克制該食材的寒性。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陽類菜肴時則常配以蛋類等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另外,在春分節氣中,朋友們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早睡早起,這樣才能適應春陽升發之氣,達到春分養生的最佳效果。
作者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2014年春分的飲食宜忌】相關文章:
家居植物擺放宜忌09-22
皮膚給藥劑型的宜忌08-26
帶魚的營養價值和食用宜忌08-15
執業藥師考點:低血壓患者的生活宜忌10-18
2017廁所裝修風水七大宜忌11-06
淘寶開店六忌和溝通六忌07-07
花茶的沖泡方法宜選用07-05
春分的圖片03-21
大寒節氣宜吃食材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