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最新中秋節的風俗

    時間:2024-03-26 12:58:08 中秋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最新中秋節的風俗

    最新中秋節的風俗1

      北京

    最新中秋節的風俗

      老北京的傳統月餅有自來紅、自來白和提漿月餅。提漿月餅說通俗點就是熬糖漿,另外在皮面中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松的作用。這種月餅的特點是皮酥、餡香。菜式上,8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嘗螃蟹的`時節,北京尤其講究品嘗醉蟹。

      浙江

      杭州的莼菜鱸魚燴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莼菜是中秋家宴和8月時令菜羹。莼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莼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四川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吃麻餅、蜜餅等,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殺鴨子。在川西地區,煙熏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色澤金紅、肉質細嫩,肥瘦適宜。

      陜西

      西安一帶每到中秋節,當地每家做饃,全家共吃一饃,稱團圓饃。中秋佳節,陜西人不論貧富,必食西瓜,它作為解暑良品,性寒涼,糖多,能清熱瀉火,具有利尿、解酒毒的功效。在中秋月圓之時,一邊乘涼賞月,一邊吃著西瓜,更增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而且,吃月餅之余吃上塊西瓜,清熱解膩。

      山西

      山西月餅餡子有紅棗、核桃、豆類、柿子、果脯、紅糖等種類。其中,繁峙縣有一種特殊的球形月餅,是當地農家的獨特創造。一般農家打月餅時,還專門為孩子們打制一些兔形小月餅,希望他們將來能夠蟾宮折桂,步入仕途。

      江蘇

      南京人中秋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肥而不膩,味美可口。在江蘇東臺一帶,每逢中秋節則以藕橫斷為餅,包以碎肉,敷以小麥屑,入油鍋炸熟,謂之藕餅,俗稱荷花,寓意和睦團圓。

      廣東

      潮汕中秋美食主要可分為3大類:1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咸的、葷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2是潮汕中秋節季,秋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等也是潮汕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3是農產的芋頭、南瓜,用其制作芋泥、瓜漿也是潮汕人喜歡的。

    最新中秋節的風俗2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中秋節中秋節

      迎寒和祭月,設香案。[7]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民間拜月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鐘,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笨磥韽墓胖两裰星锶紵糁灼湟幠K坪鮾H次于元宵燈節。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于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扎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制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

      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后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后,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于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于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合肥:三招“哄”住灶王爺

      在合肥周邊,包括無為、舒城等地,小年都是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也被稱為送灶節。傳說每年的這一天,灶王爺都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每家每戶這一年的功過,灶王爺相當于玉皇大帝派來的“特務”。民間傳說中,如果房主犯了大錯,玉皇大帝就要扣300天的陽壽,犯小錯要扣100天陽壽。為“堵”住灶王爺的嘴,房主要用三招。一是混淆視聽,傳說家中的蜘蛛網、垃圾等都是灶王爺在記賬,所以演變出“掃塵”的風俗,就是要毀掉灶王爺的“賬本”。二是糖衣炮彈,祭灶王爺做糖餅的風俗很多地方都有,用糖餅把灶王爺的嘴抹上,讓他“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最后一招是送上一程。傳說灶王爺到天庭是騎馬。所以要準備稻草和黃豆,裝在盤子里,在送灶王爺的時候要到院子里把這些撒掉,作為灶王爺坐騎的“草料”。

      皖北:送棗花饃報養育恩

      皖北祭灶王爺用的“糖瓜”是比較獨特的:是用紅芋熬成的!疤枪稀迸c合肥的“糖餅”的功能基本一樣,都是為了甜灶王爺的嘴。在亳州,一些地方蒸饃的風俗非常特別,一般就是在臘月二十三左右開始蒸。其中,有一種饃叫做“棗山”,是用面和紅棗做成,在過年的時候擺在客廳中間,紅白相間、層層疊疊非常好看。此外,當地小年還開始蒸“棗花饃”,饃上面還放著一顆紅棗。這是當地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拜年時的必備禮品,主要是送給女性的長輩,寓意為報答養育之恩。而長輩還晚輩的禮饃,多用自蒸的面狗,意為性命大、好長成;而面蒸的青蛙,則寓意能跳得高。

      皖南:既要祭灶王爺也祭祖。

      在皖南過“小年”的時間不盡相同,在徽州很多地方是臘月二十三,在旌德卻是臘月二十四,還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五,而祭灶王爺、掃塵等習俗與其他地方差不多。按照傳統的習俗,小年既要祭灶王爺,也要祭先人!靶∧辍钡臅r候,一家人要將祖先的牌位請出,擺上幾樣菜,直到正月十五才將先人“送走”。

    【最新中秋節的風俗】相關文章:

    中秋節來歷及風俗06-10

    關于中秋節的風俗05-19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09-25

    各地中秋節風俗07-09

    關于中秋節的來歷風俗06-10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06-03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01-30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11-11

    中秋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06-10

    中秋節的來歷與風俗2017年06-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牛牛影视|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日韩三级精品|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软件| 囯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线|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精品|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专区|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欧美精品AAAA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