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時間:2024-07-04 08:48:46 工作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錦集五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錦集五篇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兩個班的整體水平相差不是特別明顯。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學生相對可以。相比較而言,二(2)班的個別同學對音樂的聽覺能力、感受能力很棒,二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積極舉手發言。從整體水平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步較大,學習目的性也有所增強,個別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所改進。因此,這學期在加強音樂常規教學的同時要加強對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培養。

      三、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總共10課,分別是《春天來了》、《難忘的歌》、《童趣》、《快樂的舞蹈》、《獸王》、《愉快的勞動》、《小音樂家》、《靜靜的》、《飛呀飛》、《跳起舞》,其中表演唱的歌曲有《大樹媽媽》、《郊游》、《共產兒童團歌》、《賣報歌》、《打花巴掌》、《、《蝸牛與黃鸝鳥》、《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哈里羅》、《兩只老虎》、《貓虎歌》、《小漁簍》、《采山》、《音樂小屋》、《蕭》、《小小搖籃曲》、《月光光》、《小蜜蜂》、《小烏鴉愛媽媽》、,《新疆是個好地方》、《我愛雪蓮花》讓學生了解幾首中國優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優秀的外國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獨唱等,這是一種以音樂為紐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賞的有《嘀哩嘀哩》、《春曉》、《兒童團放哨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玩具交響曲》、《出發》、《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獅子進行曲》、《老虎磨牙》、《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陽出來喜洋洋》、《單簧管波爾卡》、《青蛙音樂會》、《天鵝》、《月亮河邊的孩子》、《蜜蜂》、《蝴蝶》、《新疆好》、《新疆舞曲》等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從聆聽有關“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展開想象、聯想,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要保護環境,不能破壞生態,這樣才能永遠看見春天。

      2、從充滿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教育學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時光,從不同風格的樂曲中感受不同音樂作品的情緒并能聽辯獨奏樂器的音色。

      3、聆聽表演中外牧童題材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懂得音樂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

      4、在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的感染下,進異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欣賞、表演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5、教育學生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六、教學的具體措施與要求

      (一)創設情境 ,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適于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養興趣。 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學生心理,了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二) 精選教法,快樂學習 ,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1、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是非常重要的。

      2. 趣味游戲,快樂學習。無論是什么樣的游戲對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愿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游戲。

      1 2

      3、以“賽”激趣促學。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

      (三)教學滲透,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開放的音樂教學。開放音樂教學過程,應為學生拓展音樂學習的空間,創設廣闊的自主創新的音樂學習環境。

      2、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發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例如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奏。

      七、教學進度

      周次起訖月日內容教時電教課時1

      2.9-2.13

      課堂常規

      1.聆聽《春曉》

      2.表演《大樹媽媽》

      1122.16-2.20

      表演《大樹媽媽》

      11

      1.聆聽《嘀哩嘀哩》

      2.表演《郊游》

      1132.23-2.27

      1.聆聽《兒童團放哨歌》

      2.表演《共產兒童團歌》

      11

      1.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2.表演《賣報歌》

      1143.2-3.6

      復習《兒童團團歌》《賣報歌》

      11

      1.聆聽《玩具交響曲》

      2.聆聽《出發》

      1153.9-3.20

      1.表演《打花巴掌》

      2.表演《蝸牛與黃鸝鳥》

      2263.16-3.20

      1.聆聽《加伏特舞曲》

      2.聆聽《霍拉舞曲》

      1

      表演《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

      173.23-3.27

      1.聆聽《老虎磨牙》

      2.表演《哈里羅》

      2283.30-4.3

      1.聆聽《獅子進行曲》

      2.表演《兩只老虎》

      11

      表演《貓虎歌》

      1194.6-4.10

      1.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2.表演《小漁簍》

      11

      1.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2.表演《采山》

      11104.13-4.17

      1.聆聽《單簧管波爾卡》

      2.聆聽《青蛙音樂會》

      11

      1.表演《音樂小屋》

      11114.20-4.24

      表演《蕭》

      11

      1.聆聽《天鵝》

      2.表演《月光光》

      11124.27-5.1

      1.聆聽《月亮河邊的孩子》

      2.表演《小小搖籃曲》

      22135.4-5.8

      1.聆聽《蜜蜂》

      2.表演《小蜜蜂》

      22145.11-5.15

      1.聆聽《蝴蝶》

      2.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22155.18-5.22

      1.聆聽《新疆好》

      2.表演《新疆是個好地方》

      11

      1.聆聽《新疆舞曲》

      2.表演《我愛雪蓮花》

      11165.26-5.29

      復習1-4課

      22176.1-6.5

      復習4-8課

      22186.8-6.12

      復習9-10課

      期末考試

      22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班現有學生44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6人,少數民族學生6人,留守兒童5人。年齡均在8-9歲之間。學生大多數思想品德良好,天真活潑,要求上進,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但個別學生的思想境界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少先隊員中亦有思想要求不嚴的情況。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段的音樂教學,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得比較透徹,大部分學生在唱歌的姿勢上,習慣較好,而且表情也較豐富,能根據歌曲情緒進行表達,部分班級還能識讀簡單樂譜,并參與表演。但在讀譜知識的運用上較弱,咬字、吐字也不夠清晰,特別是男生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常會出現喊歌現象,導致缺乏對聲音美感的正確認識,缺乏氣息的支撐。各個班的同學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占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同學還可以,20%的同學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三、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本冊教材內容有:分為七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律動,創編等。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認識各種打擊樂器,并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漸漸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律動:要求學生配合音樂,跟老師示范,在技能訓練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3

      一、上學期學生基本情況:

      本年級學生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對音樂課有一定全面認識和了解,并且有一定學習積極性,知識掌握也比較快,本學期要適當提高知識學習深度。并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任務、要求及重點:

      教學任務

      1、表演 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子,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 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和節拍的變化,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表演。

      3、器樂 掌握幾種常見兒童打擊樂的演奏方法,并與歌曲表演結合。

      4、聆聽 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5、讀譜知識 認唱1、2、3、5、6、等幾個音,認識連線、延長記號等,并知道作用。

      教學要求:

      1、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了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 聆聽音樂

      三、教研課題與教學措施

      奮斗目標: 以美育人 培養興趣

      發展個性 享受音樂

      教研課題:如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措施:

      (一)以音樂的美感來陶冶學生,感染學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樂課中滲透適當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樂教育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音樂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娛樂之中,使學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首先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兒童具有初步愛祖國的情感。在一年級的新歌及欣賞教材中多次出現《國歌》。在教學中,利用插圖、播放愛國主義影片、畫國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其次通過欣賞優秀民族音樂曲目,向學生介紹祖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進而進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學生產生共鳴。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從心底涌起了濃濃的愛國之情。另外,向學生介紹音樂家或音樂作品時,可將這些內容編成小故事。如 “音樂神童莫扎特”、“貝多芬和《歡樂頌》”、“聶耳和小毛頭”、“高山流水”等許多小故事,讓學生在全神貫注地聽故事地過程中,被音樂家的崇高的理想、頑強的毅力、樂觀的精神吸引,在學生幼小的心靈埋下希望的種子。

      從創設情境出發,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審美教育。在教音符時值的長短時,可讓學生通過自己行走的步伐“嗆嗆|嗆嗆”,感受四分音符的時值和四二拍子的節奏特點。然后,再進一步通過學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兩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鬧鐘的走動聲“嘀嗒嘀嗒”來認識八分音符的時值。為了使簡單的節奏練習變得饒有興趣,選幾首兒童熟悉的8小節或6小節的短歌,由學生按練習中的順序拍手,老師在琴上奏出旋律。這樣通過以上練習,不僅可以使單純的節奏練習與旋律結合起來,增加了音樂性和趣味性,同時,也能培養兒童隨音樂的節奏拍手的能力。從形象、直觀出發,讓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聯想。

      (二)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個人音樂素養,讓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方法走進課堂,讓四十分鐘更加有聲有色,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1、建立必要的課堂常規

      在音樂課上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段琴聲都要讓學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樂課有別于其他課,從而吸引學生。-例如:一節課的開始采用讓學生聽音樂進課堂的形式,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感受音樂情緒的能力。師生問好采用唱師生問好歌的形式。音樂課中常有律動教學,律動時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樂與之相配合(站立:13 55 |1-| 坐下:15 33 |1-|)。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學生用唱歌方式表揚(12 3| 12 3|你真棒)。這樣都會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的獨特魅力,成為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所帶二年級五個班音樂課,各班人數均在60人左右,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得比較透徹,大部分學生在唱歌的姿勢上,習慣較好,而且表情也較豐富,能根據歌曲情緒進行表達,部分班級還能識讀簡單樂譜.還能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舞蹈,并參與表演。但在讀譜知識的運用上較弱,咬字,吐字也不夠清晰,特別是男生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常會出現喊歌現象,導致缺乏對聲音美感的正確認識,缺乏氣息的支撐.

      二、教材簡析:

      1、教材內容:

      二年級上冊共編6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重點內容)。

      2、教材分析:

      小學音樂二年級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1)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

      (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律動,創編等。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認識各種打擊樂器,并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漸漸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律動:要求學生配合音樂,跟老師示范,在技能訓練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4、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二)能力目標: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7、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8、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三)情意目標:

      1、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2、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趣,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3、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接觸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文化視野。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

      4、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5、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四)質量目標:

      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學重點:

      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五、教學難點:

      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六、教學措施:

      (一)創設情境,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適于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養興趣

      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學生心理,了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二)精選教法,快樂學習,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1、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表明:“愛動”是兒童的天性。在學習和生活中,兒童總是喜歡親眼看一看,親耳聽一聽,親手試一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是非常重要的。

      2、趣味游戲,快樂學習

      無論是什么樣的游戲對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愿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游戲。

      3、以“賽”激趣促學

      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

      (四)教學滲透,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開放的音樂教學

      音樂是時間的、表現的藝術,在眾多藝術門類中,它的創作自由度是最高的。這

      就決定了音樂教學過程并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它應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音樂的

      踐辯正統一的過程,是教師主帶作用的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的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是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是極具開放性的。開放音樂教學過程,應為學生拓展音樂學習空間,創設廣闊的自主創新的音樂學習環境。

      2、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

      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發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喚起人們的音樂本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這一理論說明音樂具有動態的特征,應加強音樂運動與身體運動之間的聯系。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來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奏。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要堅持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精選一些妙趣橫生、有趣味的教法,讓學生多聽多唱,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煉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七、奮斗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為啟蒙兒童,大部分以8周歲為主,但不足齡的也有,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美。學習習慣、心理特點: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二、教學內容

      1.聆聽:《森林水車 》 《 豐收之歌 》 《糖果仙人舞曲》 《四小天鵝舞曲》 《龜兔賽跑 》 《調皮的小鬧鐘》 《在鐘表店里》 《三個和尚 》 《烏鴉與狐貍 》 《北京胡同》 《月光下的鳳尾竹》 《 卓瑪》 《窗花舞 》 《 晚會》

      2.演唱歌曲: 《早上好》 《乃呦乃》 《在農場里》 《牧童遙》 《小烏鴉愛媽媽》 《小鼓響咚咚》 《這是什么》 《時間像小馬車》 《嗩吶配喇叭》 《快樂的音樂會》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雪花》 《報燈名》 《音樂是好朋友》 《飛飛曲》 《過新年》

      三、教學目標:

      (一)聆聽能力

      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聽樂曲,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2.能通過聆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感受音樂的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及情景,體會主題。

      3.能通過聆聽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現出的不同。

      4.能通過想象音樂中所表現的形象,能用線條、動作、聲音等表現自己聽后的印象。

      5.能通過聆聽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中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表演能力

      1.能用聽唱法學會本冊歌曲,能在歌聲與動作表演中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不同

      情緒及所蘊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通過歌曲的游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2.在聆聽音樂中嘗試能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圖案。

      3.能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內容,用動作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三)創編與活動能力

      1.知道音有長短、高低,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2.能按圖意拍擊節奏、編創節奏、傳遞節奏。

      3.認識響板和串鈴,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4.能按節奏編創歌謠,能準確地朗讀歌謠,并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5.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長短、強弱。

      6.能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7.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來表現主題。

      8.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填寫節奏,并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節奏。

      (四)知識技能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四、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

      2.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悅耳,產生愉快的感覺。

      3.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

      4.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征

      五、 教學難點:

      1.培養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

      2.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

      3.按教師的手勢,用正確的口形,整齊地歌唱。

      六、教學改革措施:

      1.教改專題:

      趣味音樂活動,愉快歌唱體驗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教材中有很多表現動物的活動,在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動物的神態、動作,并模仿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注意觀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正確的姿勢。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悅耳,產生愉快的感覺。

      2.教改措施

      (1)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及音樂的快樂。

      (4)歌曲教學時,要重視范唱,并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七、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

      1.二年級的學生,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正確的姿勢。

      2.在平時音樂訓練的弱項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使每位同學的每個技術動作都能非常到位。利用獎勵措施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3.在課上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輔導糾正,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做不同的輔導,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

      4.低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為主,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每一曲,

      都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說出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引導學生隨著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注意學生節拍感的培養。

      5.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6.評價可采用多種方式,評價時應注意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學生間互評、自評、小組評等多種方式。學期末測試,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趣味化,重點突出培養學生歌曲的記憶能力。

      八、進度安排: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二年級工作計劃03-01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六篇05-11

    音樂社團工作計劃12-05

    音樂教研工作計劃11-29

    音樂室工作計劃03-08

    關于音樂工作計劃03-29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05-26

    音樂教師工作計劃02-16

    音樂教師工作計劃1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思思99热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青青|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国产日韩一区在线精品欧美玲|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911亚洲精品国内自产|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