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研活動總結3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研活動總結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研活動總結 篇1
20xx年x月8日,在實驗中學舉行了第四屆小學英語聯合教研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華鎣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各個學校的緊密配合,以及各學校小學英語教師的積極參與,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本次活動進行了教學活動觀摩和論文評比。在教學活動觀摩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并使用了多媒體、直觀教具、身體語言等多種教學輔助手段;課堂組織教學靈活多樣,語言條理清晰,發音標準,并利用活動組織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是,也有個別的教師基本功不夠扎實,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論文評比中,一共收到二十余篇教育教學論文,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活動結束后,教研室唐協輝老師作了總結發言,指出本次活動充分展示了教育教學水平,論文質量非常高,活動非常成功,希望下次活動搞得更好,使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和提高。
這次活動獲得了圓滿的成功,與教育教學教師精心準備是分不開的,同時也與教研室和各個學校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通過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為華鎣市小學英語教育加油!
教研活動總結 篇2
9月份高一年級共進行三次教研活動,活動分學科在指定地點進行,時間為每周三下午4:30—5:15,包組領導參加并做指導。
主要內容如下:
1、認真學習領悟教育部、省教育廳及市教育局下發的各種關于新課改的文件精神,指導教師貫徹到教學中去。
學習新課標、新教材體系,掌握每個模塊知識特點,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的掌握情況,制定本學科三年課程安排計劃、高一年級課程安排、本學期教學進度及教學計劃,討論校本課程及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模式。
2、配合年級安排組內聽課和年級教研課,組織本組有經驗的教師說課,探討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力爭創建本組的特色課,并能及時評課。
3、布置近階段教學內容,統一進度、教案及課堂教學內容(同類班級)。總結每周教學、作業及統練中出現的新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撰寫教學反思,并在教學中應用、改進。
在教研活動中教師反映出以下問題:
1、學生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學習方法和習慣需要扭轉和加強。加強初高中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銜接勢在必行,否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進度的完成。教材中本學科知識先后順序的安排,不同學科相關聯知識先后順序的安排,有時造成學生學習中的困惑與障礙,在今后的課改年級教學中要有所調整、改進。
2、教師需要大量學習,更深一步地領悟課改的相關精神,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及課堂教學模式,掌握新課程體系下的知識重點、難點和熱點等,以便適應學生需要和高考要求。同時創建新的教學模式,除了學習領悟文件精神、吃透教材以外,還需要一些學習先進學校課改教學經驗的機會。
3、對新課改后的會考及高考的要求、班級管理模式等還不是很清楚,在教育教學中有時出現不知如何把握的情況。
每次教研活動,大多數教師能夠做到準時參加,認真聽講、記錄,積極發言,集思廣益,會后認真落實。通過教研活動增長了許多新課改方面的知識,教學理念有很大改變,教學能力有很大提高。
存在以下問題需要今后改進:
1、有遲到、早退、曠會及中途外出等現象(班主任居多)。
2、個別教研組在教研活動時只是把年級會議精神傳達下去,沒有本學科課堂教學教研的內容,沒有相關問題的探討,草草結束,教研活動記錄不詳細、不準確,簽到不及時,個別教師不記筆記,使得教研活動失去了意義。
3、評課時優點遠遠多于缺點,很多教師只說優點不說缺點。
教研活動總結 篇3
根據xx區小學科學教研中心組的安排,本學期江舸(組長)、李懌珍、鄭松南、潘津珍四位老師組成了五年級組的微教研合作小組。
9月份,我們一起接受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理論培訓,初步了解了微教研模式。之后結合任教的年級,我們成立了五年級合作小組,推選江舸老師為組長。最后,參與討論并且觀摩學習了三年級組老師的研究課例《各種各樣的葉》,對微教研模式的開展有了更真實的感受和認識。
10月份,我們小組討論決定,本學期以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材料單元《雨天中的布料》一課為例,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微教研模式研究。同時,參與討論并觀摩學習了四年級組老師的研究課例《形形色色的動物》,有了很大啟發。
11月份根據教研員鄭xx老師的要求,我們開始分步進行研究。研究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第12周):個人設計,每個成員在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前概念,了解學生學習的思維和經驗基礎上獨立設計一片教學設計。第二階段(第13、14周):小組通過xx部落對每個成員提供的教學設計進行討論,經歷小組互評、組內優化、組間論評,對教學設計的不足、優點和建議點列出來。通過組內和組間優化后,達成共識,最后形成一份比較優秀的教學設計,并且決定由吉山小學的潘津珍老師來實施這一節課。為了達到更好的研討效果,我們小組在十四周的周二在華康小學進行了試教,對執教的潘老師提出了更多的意見和建議,對教學設計進行了再次修改和優化。第三階段(第15周):實施。通過《雨天中的布料》課例展示,實施和檢驗方案,然后通過組內和組間的評課,對教學設計進行最后的修正、反思和提升。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每位隊員都非常積極,參與度極高,結合各自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很多金點子。不但在網上討論、互相評價,對教學社進行整合,還利用試教的機會,結合實際教學中出現的情況對教學設計進行了優化。在小組的努力下,潘津珍老師成功地展示了《雨天中的.布料》一課,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肯定。課例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對教材進行了創造性的整合,對學生實驗的設計和操作指導相當到位,巧妙地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為學生搭建合理的學習支架,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后,潘老師結合聽課老師們的寶貴意見,及時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和完善,撰寫教學反思,并且把課例的所有資源都上傳到xx部落的小學科學微教研群組博客,供大家學習和交流。
此次活動,最大的特色和感受就是,在探究課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必要時對教材進行整合,科學地改裝實驗裝置,細致地指導學生,巧搭支架,在實驗和匯報交流中不斷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希望在今后的教研活動中,我們能繼續堅持這種微教研模式,以小團隊的模式探討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教研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語文教研活動總結-教研活動總結07-25
教研活動總結_活動總結06-23
教研活動總結_活動總結06-24
教研活動活動總結02-18
語文教研活動個人總結-教研活動總結07-25
2022語文教研活動總結-教研活動總結07-25
教研活動總結05-28
教研活動總結08-08
教研的活動總結03-29
教研活動總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