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我是一只小蟲子》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自述性散文,從小蟲子的視角描述了小蟲子生活中的苦與樂,表達了“我”對生活的熱愛。
在講授新課的時候,我抓住課文開頭提出的問題,“當一只小蟲子好不好?”先學習1-2自然段,讀一讀并去感受一下小蟲子的生活。抓住“刺痛”“昏頭昏腦”等詞語,通過表演來理解小蟲子生活的危險。在學習3-7段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們感受到小蟲子生活的悠閑自得,體會到作為一只小蟲子生活的樂趣。在講到小蟲子有意思的小伙伴時,引導學生總結他們的特點,比如說“不看路的`屎殼郎”“貪吃的螳螂”“脾氣不太好的天牛”,幫助學生理解小蟲子的小伙伴為什么有意思。這篇課文在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因此我讓孩子們大膽想象小蟲子在生活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危險?小蟲子還會有哪些有意思的小伙伴?通過想象,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最后,通過對比小伙伴與小蟲子面對生活的態度,體會小蟲子樂觀的生活態度,再聯系實際,明白在以后的生活中應樂觀面對困難。
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首先我搜集了課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昆蟲的圖片,另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檢查生詞掌握情況時,我設計了“青蛙回家”的游戲。學生答對一組詞,青蛙就可以往前跳一步,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在最后,插入音頻——夜晚的蟲鳴聲,創設情境,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小蟲子快樂的生活。
但是,孩子們讀書時感情不到位,在以后要多指導,多練習。對生活實際聯系較少,把道理放到生活中,才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小學語文《我是一只小蟲子》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是國寶教學反思10-22
我是小學生教學反思3篇10-22
我是小學生教學反思(6篇)10-09
我是小學生教學反思6篇10-09
小學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10-08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