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傘花》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傘花》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傘花》教學反思1
《小傘花》曲調歡快活潑,富有童趣。歌曲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中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基本相同,跳音和同音反復的使用,描繪了一幅“滴滴答答”的雨景圖。第二樂段由三個樂句構成,比較寬廣舒展,表現了小伙伴們美好的內心世界,并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
本課的教學圍繞三維目標重點是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是附點四分音符和斷音記號的演唱。我以謎語激趣的法式為大家引見以為好朋友“小雨點”,讓學生模仿雨滴聲,通過比較的方法,學生感受體會斷音的演唱方法,從而能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接著我用同學們模仿“雨”的聲音如:滴滴答答、嘩啦嘩啦、淅淅瀝瀝帶同學們做發聲練習,緊接著小雨點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雨中的小故事把大家帶入新課的學習(播放《小傘花》的動畫使同學們感受歌曲的旋律知道歌曲的內容。)教學過程我運用了講一講小傘花下發生的故事,考考你本課中遇到的.樂理知識,引出難點之二:附點四分音符,師講解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并有有節奏的朗讀歌詞,加上強拍拍手弱拍拍腿的動作,很簡單,學生一遍就能讀準,附點四分音符節奏譜“多么美麗的小傘花”,讓同學們范讀、齊讀、互讀的方法在掌握了整首歌曲的節奏以后,再由老師用范唱,接龍的方法逐步掌握曲譜,復聽全曲思考怎樣填詞,并讓同學們嘗試填詞以小組討論的的形式學唱歌詞,完整演唱、歌曲處理,請學生進行歌表演,道具用傘,達到首尾呼應的效果。
音樂課堂就象一個小舞臺,能否讓學生盡情地在這個舞臺上表演,關鍵在教師這個“導演”能否搭好臺讓學生唱好戲。表演是小學生非常樂意參與的一種藝術活動形式,也是培養其藝術綜合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在這節課中我盡量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開拓了他們的思維。
本堂課的不足之處,學生在模唱與唱譜時,沒有我預想中那么好,可能這也與平時的常規課堂做得不到位有關,只有少部分的同學能夠跟琴學唱歌譜,相信如果要讓全班同學在識譜上有所提高,以后還要加大力度,多采用一些新穎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快樂的學習。
小學語文《傘花》教學反思2
《小傘花》是一首單聲部、極富童趣的兒童歌曲。歌曲通俗易懂,學生極易學會。歌曲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中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基本相同,跳音和同音反復的使用,描繪了一幅“滴滴答答”的雨景圖。第二樂段由三個樂句構成,比較寬廣舒展,表現了小伙伴們美好的內心世界,并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為了增強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我為《小傘花》的第一樂句進行了簡單的二聲部編配,在學唱歌曲之前先進行二聲部訓練,在學會的基礎上進行分組合作(一組表現小雨點落在屋頂的聲音,一組表現落在頭頂的聲音),共同唱響春雨交響曲。接下來,通過多次聆聽、體驗讓學生依次走進歌曲,了解歌曲的內容、音樂情緒的變化;通過用不同的母音模唱旋律,師生接龍演唱歌曲的.環節完成歌曲的整體學唱。針對歌曲中的難點(附點四分音符的演唱),為了保持整個教學環節的音樂性,我是通過學生對自己演唱的評價以及老師的范唱與動作(畫波浪線),進行解決,效果還不錯。最后,在學生能唱好整首歌曲的情況下,把前面的二聲部春雨交響曲與小傘花結合,共同演繹歌曲。這節課從教學設計和構思方面進行了創新,但是仍有不足:一是我的語言不夠精簡,還需要再斟酌斟酌;二是學生在演唱二聲部時,聲音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以后要加強學生的聲音訓練。
【小學語文《傘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6-13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6-11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3-16
小學語文比尾巴教學反思04-08
(精選)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6-30
(薦)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24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反思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