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提請二次審議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提請二次審議,新增電影從業人員要德藝雙馨,制造虛假交易、瞞報虛報票房收入將最高罰50萬元等規定。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提請二次審議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的立法目的在于規范電影產業發展和市場秩序,通過簡政放權、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電影產業化水平。
草案共分六章,分別規定了總則、電影創作攝制、電影發行放映、電影產業保障、法律責任、附則各方面的內容,其中明確了攝制、放映、發行電影的企業資質審查程序及各級電影主管部門審查電影的權限,并對貼片廣告和票房核算等作出了規定。
2015年11月初,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對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在向中央有關部門、單位,以及社會公眾等征求意見,并進行過調研后,此次送審的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較初審時部分內容有所修改。
明確“公映”含義
一審草案對電影定義作了規定。有些常委委員、中央有關部門、地方、企業建議,明確“公映”的含義,進一步界定本法的調整范圍。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用于公映的作品”修改為“用于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或者流動放映設備公開放映的作品”。
電視劇和網絡電影等網絡視頻不在監管范圍內
文化產業評論經研究獲悉,一些常委會的組織人員提出電視劇和網絡電影等網絡視頻與電影之間存在共性。建議本法應該原則的適用于電視劇和網絡電影等網絡視頻。
法律委員會經過研究認為,電視劇和網絡電影等網絡視頻與電影雖然相似之處,但在文化產品屬性、管理方式、發行播放方式以及內容審查等方面還存在差異,并且已經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管理制度,仍然由相關行政法規調整為宜,電影產業促進法中不做規定。也就是說電視劇和網絡電影等網絡視頻不在本法的監管范圍內。
增加電影演藝人員職業道德自律方面的規定
針對近年來有電影明星酒駕、吸毒、賭博甚至涉黑,在草案一審時外界就不乏要求對劣跡藝人禁演的呼聲。部分常委會委員提出,要在法律中規定演藝人員要加強自律、提高素質。
草案二審稿對上述建議作出回應,草案強化了對電影演藝人員的社會責任要求,增加其職業道德自律方面的規定。此次二審草案中,專門增加了相關條款,明確規定:“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應當按照德藝雙馨的要求,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律,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此外,草案不僅從對電影從業人員制定了原則性的條款,還要求電影行業組織依法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業務交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取消攝制電影的資質許可
為了鼓勵電影創作,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在一審稿中取消了現行的《電影攝制許可證(單片)》,只要具備電影攝制人員資金等條件的均可以申請《電影攝制許可證》。草案二審稿則進一步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徹底取消攝制電影的資質許可。
有的常委會委員、地方提出,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推進,目前電影許可已實行“零門檻”,只要是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影視文化類企業都可以申請拍攝電影,多年來未再審批這類企業資質,對于拍攝管理,可通過電影劇本備案或者審查把住“入口關”,建議取消攝制電影資質許可方面的規定。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取消攝制電影的資質許可,簡化、優化行政許可程序,加強電影立項階段的審查,既符合黨中央簡政放權的要求,又能有效地維護文化安全,建議將草案第十五條刪去,并在第十六條中增加由電影主管部門“頒發備案證明或者批準文件”的規定。
不得含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內容
草案初次審議稿對電影不得含有的內容和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作出具體規定。例如,草案規定電影不得含有“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內容。草案還指出,進行電影審查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由專家提出評審意見。
草案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對電影不得含有的內容和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作出了規定。有的常委會委員、中央有關部門提出,要進一步完善電影內容審查標準,建議增加不得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內容,并明確專家評審的形式。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規定,電影不得含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內容;同時,規定進行電影審查,應當組織不少于三名專家進行評審。
鼓勵安排更多黃金時段放映國產影片
對于大家關注的,扶持國產影片的規定,在一審稿當中規定電影院年放映國產影片的最低時間比例作有相關規定。但是有常委委員提出,還應當進一步明確電影院放映國產影片的時段要求,如果都是垃圾時段,可能對于扶持也是效果會打折扣,應該鼓勵安排更多的黃金時段放映國產影片。
草案對電影院年放映國產影片的最低時間比例作出了規定,電影院應合理安排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攝制的電影的放映場次和時段,并且放映時間不得低于年放映電影時間總和的三分之二。
加強對票房收入的監管,加大對虛報瞞報票房收入行為的處罰
在業界,電影票房造假一直被認為是拖累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毒瘤之一。有些常委委員還有中央有關部門,包括地方和社會公眾都提出要加強對票房收入監管。加大對虛報、瞞報票房收入行為的處罰。
法律委員會經過研究,建議在二審稿當中增加規定,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應當統計提供真實準確的電影銷售收入,不得采取制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擾亂電影市場秩序。
并且還規定了相應的行政處罰,處罰和一審稿中基本相符,電影發行企業和電影院,如果沒有如實統計提供銷售收入,由縣級人民政府的電影主管部門,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售機關吊銷許可證。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提請二次審議】相關文章:
關于《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情況說明12-20
解讀電影促進法對電影制作的影響08-24
電影產業中的爛片是為何出現的10-24
中國電影市場的產業現狀與趨勢08-27
《環保稅法》草案06-14
上海2040年規劃草案06-09
審議學生會工作報告12-27
審議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10-21
預算執行與預算草案的報告「解讀」06-30
關于提請檢察院抗訴申請書(精選5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