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醫保將提個人繳費比重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時明確,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整合后個人繳費不得低于現有水平
《意見》提出,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即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此次明確,統一后的醫保,繼續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同時鼓勵集體、單位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給予扶持或資助。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差距較大的地區,可采取差別繳費的辦法,利用2—3年時間逐步過渡。整合后的實際人均籌資和個人繳費不得低于現有水平。
據了解,2015年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為每人380元,個人繳費為人均不低于120元。《意見》明確,統一的醫保制度將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醫保研究室主任王宗凡建議,可參照職工醫保繳費單位和個人的分擔比,將居民醫保繳費財政和個人分擔比的調整目標也確定為3:1。
各地年底前要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據人社部統計,目前我國現行的三項基本醫保制度(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覆蓋人數已經超過13億人,在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整合后,由于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我國醫保參保率將進一步提高。
目前已有天津、青海、山東、重慶、廣東、寧夏、浙江等七個省份完成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整合,并建立起城鄉統一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實行統一的居民醫療保險制度。
此次,國務院要求,各省(區、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作出規劃和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健全工作推進和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統籌地區要于2016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 焦點
為何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顯示,到2014年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實際籌資409元。人均財政實際補貼324元,占人均籌資的`79.3%,個人繳費為85元,占人均籌資的20.7%。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財政壓力過大將造成醫保不可持續。人社部相關專家也表示,財政補貼比重過大,一方面是財政無法持續支撐的問題,另一方面,也使得居民醫保逐漸喪失社會保險屬性變成一種福利制度。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魯全表示,醫療保險一部分是個人的責任,政府籌資和個人繳費的比例不宜過度失調。不過,社會保險屬于第二次分配,提高個人繳費比例的前提應該在第一次分配時就做到公平,即提高勞動者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在西方一些國家,政府和個人的籌資比達1:1,但也要看到這些國家勞動者的收入水平較高。”
為何建立統一城鄉醫保?
中央在“十三五”規劃綱要建議中提出要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蘇海南認為,統一城鄉醫保,正是為了建立更加公平的社會保險體系。
去年以來,我國多地推動異地醫保結算工作。蘇海南認為,城鄉統一后,城市居民和農民在同一制度下,更有利于實現醫保異地結算。
此外,魯全認為,兩項制度合并還有一個作用,在于提高了醫保的抗風險能力。醫保的參保人數越多,風險的分散程度就越大。
醫保待遇是否會提高?
根據《意見》要求,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參保人員發生的住院和門診醫藥費用。未來,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將保持在75%左右。同時,《意見》也提出進一步完善門診統籌,逐步提高門診保障水平。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與實際支付比例間的差距。
蘇海南認為,醫保的錢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通過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例減輕財政負擔使醫保更可持續,同時也要在這個基礎上讓醫保待遇不斷改善。
與此同時,在醫保支付方式上,《意見》也提出,系統推進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復合支付方式改革,推動形成合理的醫保支付標準,引導定點醫療機構規范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解讀1
看病報銷不再分城里人農村人
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意見提出“六統一”的要求: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這意味著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后,城鄉居民不再受身份的限制,參加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按照統一的政策參保繳費和享受待遇,城鄉居民能夠更加公平地享有基本醫療保障權益。”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顧雪非說。
據顧雪非介紹,此前醫保制度不統一帶來的問題主要在于“三個重復”:同一區域內,居民重復參保、財政重復補貼、經辦機構和信息系統重復建設。實現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只是一方面,還需發揮大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等多項制度的合力,切實提高保障水平,進一步降低居民就醫負擔。
解讀2
醫療“服務包”向較高標準看齊
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會長吳光介紹,從目前已經推行“兩保合一”的省份來看,基本推行的是“目錄就寬不就窄、待遇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這意味著整合后,百姓可享受的基本醫療“服務包”可以向較高的標準看齊,其中包括醫保報銷的范圍擴大和醫保用藥范圍的擴大。
此外,隨著整合后基本醫保統籌層次的提高,參保居民就醫范圍也會相應擴大。吳光表示,假設農村居民老王此前在新農合的政策下是縣級統籌,整合后提升為市級統籌,那么以前他到市里的醫院就醫屬于異地就醫,整合后就不是異地就醫了,保障待遇也相應會享受本統籌地區的政策。
“當然,整合城鄉基本醫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公平正義,可能并不會帶來保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吳光同時提醒,應當理性看待這一政策的目的和意義。
【居民醫保將提個人繳費比重】相關文章:
海口城鄉居民醫保繳費流程03-16
醫保繳費年限12-28
2017年最新醫保個人繳費比例08-10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區別07-04
職工醫保與居民醫保的區別12-18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有什么區別06-27
醫保繳費基數怎么算12-26
醫保支付將迎來重要改革08-22
錯過醫保繳費可以補繳嗎05-07
醫保基金支出壓力加大 個人繳費比例或上調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