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勵志短語
人生就是一個拚搏的過程,與時間賽跑,與厄運抗爭,與缺點對立,與自卑搏擊,都是人生的拚搏。因為拚搏,書寫人生的凌云壯志;有了拚搏,才能讓自身更加強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代勵志短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勵志短語1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古代勵志短語2
1、天旱誤甲子,人窮誤口齒。——《增廣賢文》
2、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3、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曾國藩》
4、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
5、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
6、成書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蘇軾》
7、幽僻處少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王實甫》
8、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馮夢龍》
9、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增廣賢文》
10、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醒世恒言》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露。——《增廣賢文》
12、舊愁似太行山隱隱,新愁似天塹水悠悠。——《王實甫》
13、亮再不能興兵討賊,悠悠蒼天何薄于我。——《諸葛亮》
14、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納蘭容若》
15、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楚辭》
1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
17、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王陽明》
18、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馮夢龍》
19、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朱熹》
20、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經》
21、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是,行云貴日新。——《白居易》
22、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于身為心,其實一也。——《朱熹》
23、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馬光》。——
24、模棱氣象,養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癢之世界,誤人家國,已非一日。——《曾國藩》
25、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
26、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羅貫中》
27、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
28、一字不識而有詩意者,得詩家之真趣;一偈不參而有禪味者,悟禪教玄機。——《洪應明》
29、為將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臨君約束,則忘其親;秉枹鼓,犯矢石,則忘其身。——《馮夢龍》
30、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古代勵志短語3
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2、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3、沒有受過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礦石中的銀子。——富蘭克林
4、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5、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6、業精于勤,荒于嬉。——韓愈《進學解》
7、學然后知不足。——《禮記》
8、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0、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11、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1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14、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15、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1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9、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20、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古代勵志短語4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2、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4、有志者事竟成。
5、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6、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7、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12、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茍子》
13、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1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15、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
16、學無止境。——荀子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18、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9、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2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古代勵志短語】相關文章:
勵志職場短語10-24
勵志職場短語02-26
古代勵志名言總結08-28
古代勵志經典名言11-13
古代勵志故事精選03-28
古代少年勵志故事08-24
古代神話勵志故事08-24
古代少兒勵志故事08-24
古代讀書勵志故事08-24
古代兒童勵志故事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