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的故事
1959年,葉煥榮從香港初抵英國,身上只有10英鎊。從洗碗工到中餐館老板,又到中式雜貨店老板,最終成為英國最大華人企業董事長,2007年開始成為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用自己的人生寫出了一個典型海外華人奮斗故事。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收集整理好的 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英國最主要的三大城市倫敦、伯明翰、曼徹斯特,你都會看到一組紅磚綠瓦的中式牌樓,它不是唐人街,而是由葉煥榮創辦的“榮業行商業中心”,一句“AltheChineseyouneedtokonw”盡顯擁有者的自信。
1959年,葉煥榮從香港初抵英國,身上只有10英鎊。從洗碗工到中餐館老板,又到中式雜貨店老板,最終成為英國最大華人企業董事長,2007年開始成為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用自己的人生寫出了一個典型海外華人奮斗故事。
全業態:從超市到中國城
從伯明翰火車站出來,隨便招來一輛出租車,告訴司機要去“Wing Yip”(榮業行),司機都能準確地將你帶到目的地,“在伯明翰,沒人不知道我們榮業行。”葉煥榮對此自信滿滿。
走進超市,葉煥榮認得全部的員工,一邊打招呼,一邊介紹,“她是廣東的,他是福建的,他是湖南的。”在超市的倉庫,遇到了開貨車的英國員工,葉煥榮打過招呼后,小聲說:“看,洋人也來給我打工,‘洋為中用’嘛。”
逛了一圈,你會發現,福建茶、云南辣椒、貴州花椒……中國的東西比比皆是,甚至會有一種在中國逛超市的錯覺。
榮業行的最大特色就是能在全球范圍內采購到有特色的食品,當英國人需要找一家可靠的特色供貨商時,除了榮業行之外,人們的'選擇實在不多。
榮業行與大多數同類超市還有一大不同之處,即它并不僅僅針對中餐館。隨著英國人對異國菜肴興趣的升溫,榮業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非華人顧客,這些人不特別計較價錢的高低。因此,榮業行的凈利潤便高于其它同類超市。
除超市概念外,榮業行還是一個華人商業中心。目前,榮業行在華人人群居住最集中的倫敦南北地區開設有兩家商業中心,伯明翰和曼徹斯特各有一家商業中心,中心內與華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項服務應有盡有,是完全意義上的“中國城”,包括銀行、餐館、旅游、法律、會計、美容、文化用品等。其中,設在伯明翰總部的榮業行商業中心占地超過7英畝,整個建筑琉璃飛檐紅瓦頂,極具中華特色;而于2004年重新擴大改造并裝修一新,占地近整整一條街的曼徹斯特榮業行中心,也是規模宏大、氣勢非凡。
而在電商方面,早在2004年,榮業行就開通了網上購物服務。
談起榮業行的定位,葉煥榮打了個比方:整個商業社會好比是一個洋蔥,做生意要知道自己想成為洋蔥的哪一層:“我們榮業行不賣最好的,但一定不賣最差的,我們賣中間的,我們有自己的定位。”
大轉型:希爾頓創始人啟發靈感
葉煥榮1940年出生于廣東東莞市塘廈鎮,是客家人,后來舉家遷往香港。1959年,葉煥榮到英國闖蕩,當時身上只有10英鎊。
靠著英國的客家老鄉會,葉煥榮在中餐館做起了洗碗工,解決了生存問題。30歲時,他已從一名侍應生一躍成為數家頗具規模的中餐館老板。就在這個時候,他讀到了一篇有關酒店業傳奇人物康拉德·希爾頓的文章。一戰后,希爾頓想買下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家銀行,但賣家不斷抬高價格,他沒能成功。沮喪失意的希爾頓只好先到當地一家旅店落腳,沒想到顧客爆滿,甚至有人睡在大堂里。希爾頓靈光一閃,干脆買下了這家酒店,從此深耕酒店業,旗下希爾頓集團的酒店如今已遍布全球。
希爾頓的故事激起了葉煥榮的共鳴。當時的他新婚不久,已開始對香酥鴨和炒面感到厭倦。他決心為中餐館供貨,而不是經營餐館,因為他知道,前者比后者更能賺錢。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4.袁崇煥大戰寧遠
【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的故事】相關文章:
北京首富李曉華的創業故事05-07
求職故事:培訓中國首富的打工妹08-31
石葉炅的勵志故事10-29
亞洲首富李氏父子經商傳奇的創業故事11-12
華人在非洲的傳奇創業故事10-18
英國禮儀故事03-27
留學英國華人學生的英語水平低07-11
一顧之榮的成語故事12-30
王健林首富史10-15
女首富周群飛的創業經典勵志故事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