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孔子說過的讀書名言

    時間:2023-03-16 19:01:12 讀書名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孔子說過的讀書名言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在議論文中,引用名言,不但體現語言的豐富,還能增強觀點的說服力,使文章頓時有了亮色,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你知道什么樣的名言才能稱之為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說過的讀書名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說過的讀書名言

      1、我喜歡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喜歡這一句。因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不應該強加給別人。

      3、于是,孔子和亓官氏只要一開口說話,總免不了一場大吵大鬧,以至于最后孔子的生活狀態變成是“食不語,寢不言”。換句話說,孔子看到亓官氏,就不愿說話,不想說話,不肯說話;當然,亓官氏也不愿意再搭理孔子。而婚姻一旦到走到這個地步,那就只剩下一條出路:散伙!于是“齊家”變成了“棄家。”

      4、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5、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6、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世界上不缺錦上添花,只缺雪中送炭。

      7、孔子的名言實在有太多,但對我影響最大和最喜歡的就是這句話。

      8、判斷導致信念、信念導致情緒、情緒導致困擾。

      9、剛入大學時,老師就讓我們熟讀《論語》,認真理解其中的每一句。我當時按照老師的要求,反復讀了好幾遍《論語》,對很多句子都印象深刻。但是,很多年過去了,其中的大多數已經忘記了,可我的生活深深地印證了孔夫子的一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應該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論語反道夸啊!

      12、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13、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我。敬鬼神而遠之。這句話最能體現中國人對待生死這個終極問題的智慧,可以說,他超越了一切宗教對超度生死的努力,孔子的答案是:活在當下、過好現在。中國不需要脫離人類自身血緣關系的超拔之神,自己的血緣祖先中設立神位,足以建構完整的世界觀和宇宙觀。人文關懷,中國非神學性的。有情有義、有血有肉,合情又合理。

      14、信譽是你行走于世最基礎的保障。

      15、真君子從不攻擊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16、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論語·子路》釋意:說的事就一定守信任,做事一定辦到。

      17、克己復禮,勿施于人——講求的都是,要求自己,從自己出發。所以才有“仁者愛人”的歸結。

      18、這章經文中的方人,就是議論別人的是非長短。孔子很不客氣的批評了子貢,因為孔子教育學生以內省不疚,見不賢而內自省為主要內容,子貢所為顯然是違背孔子教育宗旨的,所以孔子批評子貢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與此同時,孔子的一句夫我則不暇,卻道出了孔子是一個非常忙的人的情況。孔子確實太忙了,發憤忘食也是其忙碌的寫照。

      19、子貢議論別人。孔子說:你端木賜就什么都好嗎?我就沒有這種閑暇(去議論別人)。

      20、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人生之道

      21、“恕”——善待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是人都有他自己的天賦和特長,并且各不相同。比如讀書,有的人喜歡文科,有的人喜歡理科。做事,有的人擅長手工制作,有的人擅長機械操作等等。再者就是人生閱歷方面,有見識的多少和經歷不同。總之,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可以讓別人學習的東西。

      23、我曾是一個把朋友看得很重要的人,為朋友傾盡所有、受盡委屈都不后悔。可是后來,尤其是大學畢業以后,我覺得跟以前的朋友間似乎越來越疏遠了。大家分散在各行各業,而且都變得很忙。

      24、恒常之心是對自己的誠意,也是對別人的信譽。

      25、譯文: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選取他們好的地方加以學習采納,他們身上不好的地方,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26、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所以我每天都很充實很快樂!

      27、論語一半由主張仁義禮智信組成,它體積龐大,強調了做人、做官的責任和品質。另一半僅僅”殷有三賢焉”精煉至極,強調對非人道、非仁政者說不的敬意!

      28、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9、解讀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于某一方面。

      30、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學習之道

      31、君子應當博學具有多方面才干,不止局限于某個方面。

      32、百善孝為先,孝為行、敬為心。

      33、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表達方式很重要;最近的人最傷不得。

      34、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有。

      3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6、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自省——認知;寬容源自于理解;忠誠自己、善待他人。

      37、一個人要張開耳目,會發現處處皆是學問;學習時要確認消息是真實的嗎、確認消息是善意的嗎、確認消息是真的這么重要嗎?

      38、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四惡——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之謂之“暴”、慢令至期謂之“賊”。

      39、我們不缺乏宏大理想,但缺乏到達理想的切實道路。

      40、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1、譯文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群眾。”

      4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自《論語·里仁》

      43、我最喜歡的是下面兩句:

      44、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4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不可無傲骨、不可有傲氣;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46、真正的忠誠是內心的道德判斷。

      47、譯文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48、恕道有時候僅僅就是一個真誠的溝通。

      49、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心靈的勇敢。

      50、不恥下問;學海無涯苦作舟;堅持容易變通難。

      51、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2、孔子說:“看見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內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

      53、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5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復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就可以憑著做老師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群眾。”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不讀書,就無所的。”  11、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孔子說:“《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過分,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譯文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孔子說:“靈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復教他了。”  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譯文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29、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說:“你怎么不說:他這個人啊,發憤時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三人走路,必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借鑒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32、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33、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譯文曾子說:“鳥將死時,叫聲都很悲哀;人快死時,說話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譯文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孔子說:“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想那個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孔子說:“三軍可以剝奪主帥,匹夫不可剝奪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孔子說:“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3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譯文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孔子說:“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不促使人陷入失敗。小人相反。”  41、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譯文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奉行終生?”  孔子說:“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強施加在別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譯文子夏說:“做官有余力時就去學習,學習能夠游刃有余時就去做官。”

      5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6、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世上才會有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感悟。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告訴人們,你不喜歡的東西,或許別人也不喜歡。它告訴人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在你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想想是否會影響到別人。

      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為我認為自己不喜歡的就不應該強加給別人。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顏淵篇第二章》。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承接上文,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更加詳細的闡述“仁”中的恕道。字面上是說自己所不欲的,莫要施于人。其后句“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中的“怨”字,宜與“求仁得仁又何怨”句共同參詳理解。

      60、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6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62、孔子吃飯是要擺譜的,主食越精越好,肉絲越細越好,不好的就不吃。妻子做的飯菜,孔子是堅決奉行烹調得不好,不吃;沒有合口的調味醬料,不吃;從市集上買來的酒和熟肉,不吃,肉切割得不合規矩,不吃;坐席擺得不端正,不吃等等。面對這樣自己“遠皰廚”卻又窮挑剔的渣男,哪個女人不一肚子火?孔蠕們這素質,還修身呢,直接死了才不禍害人!

      63、"溫故而知新",學習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夜臥床榻之上,回眸過往的是是非非,每有回憶便有新的理解和收獲。同一件事,每歲年齡回憶都會有每歲的不同新味。也只有孔老夫子能用如此精煉的語言道出如此意味深長的哲理。

      64、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5、在《論語》中,“道不同,不相為謀”是一句不算起眼或者深刻難懂的話,但就是這句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以及與人交往方面的很多要注意的問題。

      66、美好的品德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獲得定位與制衡。

      67、孔子:閑,要有滋味;忙,要有價值!

      68、誠信需要自己內心對于某種價值的堅持。

      69、成功的職業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70、為政的“五美”、“四惡”

      71、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處世之道

      72、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7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74、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75、孔子的名言很多,最著名的莫過于《論語》了,其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孔子教育人們崇尚周禮,而他的這些名言就是教育人們崇尚倫理道德,尊師長,明禮儀,重品行,守規矩,構建和諧仁愛社會,這些思想和學說,都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和發展所必須的,對于人類社會的每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正因為如此,所以孔子被歷代社會奉為圣人。他的思想,將被人類社會永遠發揚光大。

      76、因為一個人單這三句悟透弄懂,就非常了不起了,若能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就懂得做人的謙卑與低調你就會時刻提醒自己"天外有人"不可妄自菲薄,"孔子在此基礎上繼續教我們領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當我們從謙卑中深悟真正懂得了什么為知之,什么為不知,什么是知,我們就學會了做人的誠實,有了這兩個基礎,謙卑與城實,我可進一步了解孔子的全面思想,當我們理解了孔子提出的三綱,五常,其正真的內涵,你就懂得了運籌帷幄齊家治國基本治理方案,尤其是五常適合與做人做事得天下........

      77、修己以敬——修煉自己,保持嚴謹恭敬的態度;修己以安人——修煉自己以安頓別人。

      7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9、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心靈之道

      80、慎于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責、少抱怨、少后悔;言寡尤、行寡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論語·為政》4、言忠信,行篤敬。——春秋孔子《論語·衛靈公》。釋意:說話要講忠誠,守信用;行動要忠實、有禮。而慈祥母親的溺愛,卻會出現敗家子。5、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春秋孔子《論語·為政》釋意:子路啊,告訴你對待知和不知的態度吧(即對待學問的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82、信譽對每一個人來講,是一張無形的通行證;人品的高下,誠信是一塊試金石。

      83、孔子名言及解釋表示很忙

      84、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喜歡。因為它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驕傲自滿,應該虛心向他人學習的道理。

      85、孔子帶給我們的是大地上生長的信念;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86、人生有三個坎:青少年時,戒之在色、壯年時,戒之在斗、老年時,戒之在得。注:青少年時的坎在婚姻上、壯年時的坎在與人爭斗上、老年時的坎在因所得的失去而抱怨上。

      87、我喜歡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別人不喜歡做的,不要強加,自己不喜歡做的,也不要強求

      88、“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寬容一點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89、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孝敬之道

      90、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交友之道

      91、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

      92、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93、我喜歡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

      94、《論語憲問篇》中。

      95、恕道里面包含著一種深刻的淵源,就是感恩之心。

      96、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理想之道

      97、最恰當的距離,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

      98、對父母要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順者為孝;真正愛父母就是要尊重和包容他所有的習慣。

      99、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100、現代社會雖說工作有明確分工,但我們在社會卻擔任了不同的角色,子女、父母、員工、老板、朋友等等,我都要為之展現不同的能力。再者,美國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一書中提到:現在黑天鵝事件頻發社會如果我們能力是單一的就會變得非常脆弱。相信頭條大部分作者都是“反脆弱”的踐行者,他們都有正常的工作,但依然有持續寫作和優質內容輸出的能力,這正是適應社會所需要的。

      101、我最喜歡孔子這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說,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選取他們好的地方加以學習采納,他們身上不好的地方,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102、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誠信之道

      10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4、論語中我更喜歡”殷有三賢焉”,因為這占據了論語的一半工程。

      105、譯文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106、因為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而我們每個人學到的知識都各有不同,如果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從別人身上學習,因此,你身邊的人就是你可以學習的對象,只要是人,總有優點。

      107、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對子女的提攜;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性,而子女對父母的孝敬是美德。

      108、真正的經典從來都不是一種宗教性指導,而是在思維方式上對后人永遠保有啟發。

      109、“德政”是儒家思想。

      110、一個人能不能守住信譽一定跟他的道德觀相關。

      111、與其與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112、譯文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不讀書,就無所的。”

      113、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1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15、過分的苛刻都不如寬容的力量更長久。

      116、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1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述而》

      11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9、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120、真正的知識通達之后,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能夠為社稷、國家和百姓做點事情。

      121、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治世之道

      122、)孔子說的三綱五常中的五常:仁、義、禮、智、信。

      123、非愛行為——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性掠奪。

      124、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天地人之道

      125、意思是說一國的軍隊可以喪失主帥。但是一個男子漢,卻不能強迫他放棄主張。

      12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越矩;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物質的東西越多,人越容易迷惑;知天命(知命、知理、知言)就是內心有一種力量去對抗外界;耳順就是悲天憫人、理解與包容。

      127、在這個世界上,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常想一二”。

      128、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勇敢有時候是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內心自信與鎮定。

      129、子曰:“君子不器”。

      13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31、以誠待人、言而有信;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3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33、倘若你想要別人去做的事,亦應該想一想別人,他們愿不愿意。也就是多替對方著想,這樣的友情才會更長久更牢固。

      134、只有建立內心的價值系統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135、我蠻欣賞這句話的。

      136、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者三友:友便辟(暴躁)、友善柔(優柔寡斷)、友便ni(心懷鬼胎的人)。

      13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38、我喜歡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是一個大教育家,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尚且這樣的謙虛好學,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拜師學習呢?但是他還是這樣的謙虛。他的成就。正是因為他的海納百川,所以才能成其大,也才能夠成就他這樣的大才。孔子的謙遜和好學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尤其是如今很多學生不懂他也不愿意去問老師,更不愿意去問同學,不懂就不懂,不懂也裝懂,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象,回想起孔子的這句話,重提勤學好問,很有必要性,韓愈就寫過一篇《師說》,號召大家要向老師學習。否則為惑不解。古人尚且重視拜師求學,難道今人還不如古人嗎?今人雖然有很多發達的科技手段,比如說手機,比如說電腦在百度上上網一查,那惑就解答出來了,也不用去問其他的人了,這個是很便捷,很方便的一種手段,科技發展到今天,但是我還是覺得古人的那種拜師求學的方式有很多可取之處,雖然沒有今天這樣便捷的高科技手段,古人的那種謙遜的態度及對待學問對待老師的方式方法很值得現代的我們學習模仿。

      139、人生用來銘刻仇恨就會遺忘所有的幸福,用來銘刻幸福心里就會充滿感恩。

      140、以上主要表明了了孔子對自己的一種約束和修養的要求。三個人在那一起走,肯定有我的老師,肯定有能做我老師的人。這個老師也不是真正意義的老師,而是有值得自己學習的人。看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我們就應該向他學習,看到沒有才能沒有德行的人,我們就應該反思自己有沒有類似似的過錯。賢,賢人也,一般是指具有賢德的品質的人,有才能的人,高尚品德的人。也是古代常說的圣賢之人。但這句話我認為是指的那些所有做人做事身上有可取之處的人,我們要學習的也就是他們的長處;那些不賢的人,也并非都是所謂的“壞人”,而是指在做人做事上還有欠缺的人,看到這種人,我們要反思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欠缺之處。但是,所有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在發展著,進步著的。一個“好人”可能會變成為一個“壞人”,一個“壞人”也有可能變成“好人”。不管什么樣的人,我們都能學習他們的優點,而缺點能反省對照自己,以改變自己的不足。所以孔子主要是在強調一種自我的約束。人人都可以通過別人來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使自己向賢人方向靠。看嘛,這種品質和精神我們現在社會是多么的需要!

      141、謝邀,我最喜歡孔子說過的一下幾句具有代表性得名言:

      142、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14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44、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缺憾。

      145、表面上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會給人心一個淡定的起點。

      14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君子人生順達,而小人的人生也可能免于禍害,但只是僥幸而已。

      147、我最喜歡的是“學而實習之,不亦樂乎。”

      148、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49、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150、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51、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忠恕之道

      152、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153、自己的心厚道了,對別人的責怪就少了。

      154、有一種至深的悲愴,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

      155、孔子自己打臉的名言多了,我喜歡的之一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唯酒無量”。這既體現了蠕家的休身,又驗證了蠕學的棄家。能把蠕家信徒的臉打成豬頭肉。

      156、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揚父母之志。

      15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58、龐大與精煉至極的對此恰恰反映了國學思想的巧妙布局,美!

      159、真正的學習使用自己的主體學習生命中最匱乏的經驗;真正的學以致用就是把知識落到實處。

      160、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16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需要學習。

      162、譯文孔子說:“復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就可以憑著做老師了。”

      16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6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則不立。——春秋孔子《論語·顏淵》釋意: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么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孔子說過的讀書名言】相關文章:

    孔子說過的名言11-11

    孔子說過的經典名言11-29

    孔子說過的名言12-27

    孔子說過的的名言名句10-24

    有關孔子說過的名言11-08

    孔子說過的勵志名言11-13

    孔子說過的名言有哪些11-20

    孔子說過哪些名言名句?10-25

    孔子說過的名言名句大全10-24

    孔子說過的名言3篇01-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日韩三级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久草视频在线这里精品|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 久久996热精品xxxx| 国产精品乱伦|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