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中國古代哲學名言

    時間:2024-10-19 21:05:14 王娟 哲學名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哲學名言(通用300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傳,是濃縮的精華。你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代哲學名言,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古代哲學名言(通用300句)

      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2、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3、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4、差若毫厘,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戰國·楚·屈原《卜居》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7、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9、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十月之交》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1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靈公》

      1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13、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禮記·大學》

      14、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1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18、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19、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禮記·表記》

      20、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

      21、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22、滿招損,謙受益。——《書·大禹謨》

      23、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學而》

      2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25、鍥而含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27、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2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29、三思而后行。——《論語·公冶長》

      30、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雜下》

      31、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

      32、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3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3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乾》

      36、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蕩》

      37、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四·莊辛謂楚襄王》

      38、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39、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論語·公冶長》

      40、學然后知不足。——《禮記·學記》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2、行百里者半九十——《戰國策·秦策五》

      4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盡心上》

      44、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勸學》

      45、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46、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4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4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50、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51、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52、按善惡見聞之實,斷是非去取之疑。

      53、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54、不可假公法以報私仇,不可假公法以報私德。

      55、不為重寶輕號令,不為親戚后社稷,不為愛民枉法律,不為爵祿分威權。

      56、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57、不以私害法,則治。

      58、當公法則不阿親戚。

      59、當事而立法,因時而制禮。

      60、而正方圓;圣人能生法,不能廢法以治國。

      61、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

      62、法不阿貴,繩不繞曲。

      63、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則不威。

      64、法不殉情。

      65、法出于儀、威于義。

      66、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

      67、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亂也。

      6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69、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70、法立于上則欲成于下。

      71、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72、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舉天下惟法之知。

      73、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74、法令至行,公正無私。

      75、法平則吏無奸。

      76、法生于義,義生于眾適,眾適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77、法施于人,雖小必慎。號令不虛出,賞罰不濫行。

      78、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

      79、法行于賤而屈于貴,天下將不服。

      80、法者,編著之國籍,設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81、法者,定分止爭也。

      82、法者,見功而與賞,因能而受官。

      83、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84、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85、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

      86、法者,天下之儀也。

      87、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88、凡法令更,則利害易,利害易,則民務變。

      89、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90、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91、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勸其德而樂其政,邪人痛其禍而悔其行。

      92、夫刑賞之本,在乎勸善而懲惡,帝王所與天下劃一,不以親疏貴賤,而輕重者也。

      93、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信賞必罰,綜核名實。

      94、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

      9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

      96、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97、國無常治,又無常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

      98、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99、禁勝于身,則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則民不從彼。

      100、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01、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無。

      102、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

      103、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

      104、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105、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106、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

      107、立法設禁而無刑以待之,則令而不行。

      108、立法之業,益為政治上第一關鍵,覘國家之盛衰強弱者,皆于此焉。

      109、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

      110、立憲利于國,利于君,利于民。

      111、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

      112、沒有法律,就沒有自由。

      113、民不舉官不究。

      114、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115、寧正以逆眾意執法而違私志。

      116、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17、驅天下之人而從善遠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1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19、人能勝乎天者,法也。hellip;hellip;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

      120、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21、如平直必以準繩。

      122、善制法者,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23、賞不避仇仇,誅不擇骨肉。

      124、賞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遠,不違親切。

      125、設而不犯,犯而必誅。

      126、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

      127、慎到:有權衡者,不可欺以輕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長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偽。

      128、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129、圣人立法以導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無德,死者無怨。

      130、圣人為法國者,必逆于世,而順于道德。

      131、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

      132、圣人之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

      133、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

      134、視時而立儀。

      135、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136、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

      137、私情行而公法毀。

      138、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故巧者能生規矩,不能廢規矩。

      139、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140、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41、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142、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

      14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144、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145、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146、為人上者釋法而行私,則人臣者援私以為公。

      147、唯奉三尺之律,以繩四海之人。

      148、喜不可從有罪,怒不可殺無辜。

      149、先王以明罰敕法。

      150、憲律制度必法道。

      151、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152、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

      153、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

      154、言出為箭,執法如山。

      155、言行而不軌于法令者必禁。

      156、一民之軌,莫如法。

      157、以道為常,以法為本。

      158、以至詳之法曉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159、用賞貴信,用刑貴正。

      160、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161、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偽,有權衡之稱者,不可欺以輕重,有尋丈之數者,不可差以長短。

      162、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

      163、宥過無大,刑故無小。

      164、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沒其實

      165、政令必行,憲禁必從。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證。

      166、知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害民。

      167、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168、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

      169、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

      170、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171、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

      172、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

      173、誅不避貴,賞不遺賤。舉事不私,聽獄不阿。

      174、誅惡不避親愛,舉善不避仇仇。

      175、誅禁不當,反受其央。

      176、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17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8、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179、學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180、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181、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182、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

      183、丈夫所志在經國,期使四海皆衽席。

      184、自安于弱,而終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終于愚矣。

      18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186、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187、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乃得為之。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188、或曰:“學無益也,如質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礱諸,有玉者錯諸,不礱不錯,焉攸用?礱而錯諸,質在其中矣。否則輟”。

      189、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190、立志在堅不在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191、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人惰于進道,無自得達,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從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終學不成也。

      192、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矯惰為勤,方是為功。人必不能便無是心,須使思慮,但使常游心于義理之間。立本處以易簡為是,接物處以時中為是,易簡而天下之理得,時中則要博學素備。

      193、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94、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故善養子者,當其嬰孩,鞠之使得所養,全其和氣,乃至長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惡有常。如養犬者,不欲其升堂,則時其升堂而撲之。若既撲其升堂,又復食之于堂,則使孰從。雖日撻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養異類且爾,況人乎。

      195、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無焉,為眾人。

      196、學,行之乃見,至其疑處,始是實疑,于是有學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則何嘗有疑。

      197、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198、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1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200、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201、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20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0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204、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知緣齋主人

      205、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20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20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208、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20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210、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211、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212、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213、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214、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21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216、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21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218、三思而后行。——《論語》

      219、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22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22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22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223、知恥近乎勇。——《中庸》

      224、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225、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226、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227、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22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229、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230、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231、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232、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233、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23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3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23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237、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38、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239、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24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24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242、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243、學不可以已。——《荀子》

      244、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24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a)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24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4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248、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24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25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2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52、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25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25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

      25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256、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57、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258、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孟子)

      259、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260、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26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26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26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26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265、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26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267、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268、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269、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孟子)

      270、養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271、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孟子)

      272、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273、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27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275、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孟子)

      27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277、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278、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27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28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81、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8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8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8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8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86、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8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

      288、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28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290、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291、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292、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293、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29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295、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296、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297、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29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299、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00、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中國古代哲學名言】相關文章:

    哲學的名言08-05

    哲學的名言11-05

    勵志哲學的名言12-03

    哲學愛情的名言12-10

    關于哲學的名言12-28

    有關哲學的名言12-31

    淺論中國古代哲學的身體性11-18

    經典哲學職場勵志名言11-28

    勵志哲學名言05-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专1|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欧美| 午夜精品成年片色多多|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久久精品视频91|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囯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线| 亚洲精品你懂的| 丝袜美腿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精品666|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