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求職前先做好規劃
距離畢業尚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熙熙攘攘的校園內,已經充滿了喧囂與焦躁。沉重的就業壓力,迫使眾多高校學子早早奔波在求職路上。穿行于擁擠的人才市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重新定位人生的坐標。清醒的雙眸,畢竟掩不去心中的失落;無奈的背后,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和往屆畢業生相比,今年的工作明顯難找,來招聘會的企業少了,企業招聘的人數少了,要求的條件也苛刻多了。
案例透視:
杭州某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小曹今年畢業,從去年秋天至今,他已經參加了八九場招聘會,可仍舊沒有找到合適的單位。四處碰壁的求職經歷早已讓他心灰意冷。用人單位的苛刻挑剔、同學之間的冷漠競爭使他不斷遭受著茫然、無助、痛苦、急迫、不平衡的體驗。
案例分析: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610萬人,較2008年增加52萬人,幾乎占到城鎮新成長勞動力總量的一半;而且,僅2007年和2008年畢業的大學生中,仍分別有100萬人和150萬人尚未找到工作。與此同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為應對經濟沖擊,大量企業紛紛減員增效,原定用工計劃不斷縮水,新增就業崗位明顯減少,部分企業甚至放棄了每年例行的人才招聘。勞動力需求的突然減少,使供求關系進一步失衡。此外,原有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矛盾尚未完全解決,也加重了大學生就業壓力。一增一減,猶如雪上加霜;面對前所未有的就業寒潮,莘莘學子的求職之路顯得格外艱難。
雖然現在有些高校開設了職業規劃方面的課程,但總體來看,中國大學生們在這個方面的知識非常欠缺,甚至很多人都不明晰自己將來想做什么。當然這跟中國的教育體制以及家長對小孩的過度關愛、事事包干的做法有很大關系。小曹雖然曾經在學校里聽過職業規劃的講座,但對此還是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他沒有一個明確的職業定位,不知道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在哪里,自己的職業興趣是什么,自己適合做什么。并且小曹對職場不了解,不知道用人單位招人的要求是怎么樣的,自己的能力是否達到了這個要求。在這個基礎上,他盲目地去投遞簡歷,事實上大部分崗位以他目前的情況是根本無法進入的,所以他在尋找工作時處處碰壁。
職業規劃是一個復雜的、持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單憑個人的經驗是很難實現目標的。我們知道,職業生涯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生命都是有限的,職業選擇的每一個步驟都與個人的年齡聯系在一起。因此,在這過程中,借助職業咨詢的智力和經驗優勢,為個體職業規劃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彎路。
因此,職業顧問提醒大學畢業生,在求職前先做好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首先是職業定位。要確立自己的方向,求職不能停留在自己的想像中,要和現實相結合,對行業和崗位進行分析,確立務實、可行的職業方向。其次是根據定位做好規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與行業與崗位的相關聯性制訂有效的實施步驟。先做好一個建立在清晰、標準、客觀、實事求是基礎上的職業規劃,那么找工作時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職業規劃是今后就業的一個支點,我們都需要利用這個支點作為今后面向社會的一個彈簧,利用它讓我們跳的更高,飛的更遠!
【大學生求職前先做好規劃】相關文章:
留學前先做好職業規劃08-04
做好職業規劃再求職06-20
先做好職業規劃再求職05-07
求職前先自我定位10-22
求職前應先做好職業規劃08-21
做好個人職業規劃再求職09-18
求職前應當做好職業規劃09-24
做好職業規劃走出求職誤區08-01
未雨綢繆,做好職業規劃再求職07-08
大學生怎樣做好職業規劃?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