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生涯猶如“嫦娥”奔月
在嫦娥一號衛星飛向38萬公里外月球的漫長旅途中,需要經歷發射、入軌、變軌、修正與制動等一系列高度復雜又充滿風險的動作,才可順利完成升空任務。而衛星發射升空的全過程恰好與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過程十分相似。職業的發展也同樣需要這樣一個過程,這里,我們將“嫦娥”升空的步驟與各種案例相對照,幫助大家“調整”職業生涯中的方向。Step 1 嫦娥1號:發射與入軌
■案例:最初的職業定位
Grace是計算機專業出身,看到學長學姐們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四那年到向陽生涯進行了一次職業咨詢。從她的測評報告以及與職業規劃老師的談話中,專家發現Grace的職業類型并不適合作技術研發的工作。通過了解,專家還發現Grace在大三時參加過很多社會實踐,并且在市場營銷方面很有興趣。最后職業規劃師幫助她找到一個較適合的切入點——銷售職位,行業可以是她比較熟悉的計算機、網絡市場。這個解決方案讓Grace非常滿意。但是專家告訴Grace,這只是一個最初的方向,而實際操作起來必須要接受簡歷、面試技巧方面的培訓,才算能更順利地進入職場軌道。
Step 2 嫦娥1號:變軌與奔月
■案例:轉行之后調整方向繼續發展
現任某外企中國區市場經理的張立,最初畢業于國內一所著名高校的化工專業,畢業后通過親戚的關系進了一家頗有名氣的生產化工原料產品的國企。在化工原料生產部門從最初的原料研發員、質量檢查員,到后來的部門主管,一干就是六年。這六年他感覺無比枯燥和乏味,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他的事業似乎在前進,但是心卻一步步在沉淪。
職業規劃師從各個角度比較清晰、客觀、科學地展現了他的職業、性格、氣質風貌,發現張立是獨立型的氣質,外向型的工作風格,具有很強的冒險精神和創新能力,職業經理人的職位更適合張立今后的發展。
Step 3 嫦娥1號:修正
■案例:不斷地修正自己
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Susan的職業目標是法律顧問,因為學法律的她希望可以學以致用。然而進入這家公司后,卻由于職位的限制,只能讓Susan到市場任職。這讓Susan十分痛苦。咨詢職業規劃專家后,Susan明白了,如果繼續從事自己并不適合的銷售工作,那即使是呆在500強企業,自己的將來也是看不到希望的。雖然是同一家公司,但是崗位不同,所發展的方向也就不同。如果只是為了有一個好企業,而選擇一份自己不適合的工作,那么將來的發展也會和自己的目標差之千里。最后,Susan修正了自己的航行路線。
Step 4 嫦娥1號:制動
■案例:保持自己的最好狀態
楊立偉是眾所周知的航天英雄,他最榮耀的時刻定格在了太空。今后,他很難再有機會上太空飛船,很難再有新的突破。
然而,他還是中國載人飛船的第一人,他的功績會載入史冊,會被后世的人所尊敬,這也是他職業生涯最光輝的時刻。
每個人都有他的潛力,也有他的局限,在有限的條件下發揮我們的潛能,然后維持好這種狀態,就是職業發展的目標。 從這四個案例可以明白,每位職場人士都應該直面自己職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改變和突破。在和職業規劃師一起制定了職業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后,除了克服困難、努力實施,還需要從發射開始就利用職業規劃不斷地調整方向,以發揮自身的最大價值。職場人士只有不斷修正自己、時刻自省、把握方向,職業規劃才可以發揮它最大的功效,發展之路才可以歷久彌新。
【職業生涯猶如“嫦娥”奔月】相關文章:
職業生涯11-11
職業生涯規劃之職業生涯轉行11-29
職業生涯的概念11-22
認識職業生涯11-11
職業生涯的策略11-11
職業生涯的經典話11-11
經典的職業生涯感悟11-13
職業生涯設計——職業生涯好似一個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