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創業故事:開發APP獲5000萬投資
在南京,50多所大專院校無疑是蘊藏“創客”文化的豐厚土壤。青年學子和教師中,不乏創業創新的弄潮兒。今起,本報推出“走進校園尋創客”專欄,聚焦高校里的“創客”,采集他們的故事,展示他們不一樣的人生。
靠拍照、租賃服裝,大三就買了奧迪
找廁所、找停車位、找飯店……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專業APP提供的服務應有盡有。可是,要想解決生活中這么多瑣事得下載多少個APP呀?南京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闞逸龍2013年想到這個時,內心一陣狂喜。
這個腦子里經常跳出各種想法的小伙子從來不會“空想”。本月底,他和團隊開發的、綜合了社區生活中所需各種服務功能的APP“城市之星”將在蘋果系統和安卓系統上線。
上周五記者看到闞逸龍時,他正在南京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園的一間小工作室內忙碌。
“屋里有點亂。”他有點不好意思,在這間學校免費提供的工作室里,他已經干了3年。
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理想的他一進大學就萌生了創業念頭。
“入校之初,通過學校的各種創業沙龍,我對創業需要做的準備、創業流程就了然于心了。”加上參加各種創新比賽獲得學校認可后還可算創新學分,闞逸龍對創業也躍躍欲試。
想創業,可是找不到好點子,苦悶的闞逸龍便成天泡在網吧尋找靈感,漸漸的,他把創業的念頭拋到了腦后。沉湎于網吧近一年、被女朋友痛罵一頓后,他突然醒悟。
“坐在家里是想不出點子的,得先干起來。”沒錢、沒人的闞逸龍先干起了攝影,“我們和學校聯系,接了不少校領導、學校活動的業務,前前后后賺了1萬元。”有了這個“家底”,他又去工廠購進了大批服裝進行服裝租賃。在江寧大學城,學生們的晚會、活動特別多,各種禮服、西裝需求相當火爆,到后來,他干脆提供起拍照、服裝、后期修圖、打印成品等一條龍服務。
“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會接到200個電話。”闞逸龍介紹,大三時他就用賺來的錢買了一輛30多萬元的奧迪車。
學院領導親自引薦,新點子獲得5000余萬元投資
“一條龍”服務做得越來越順手,不甘“寂寞”的闞逸龍開始尋找新的項目。經常在外面跑的他常常遇到找不到停車位、廁所,身邊的朋友在搬到新小區后也面臨找不到干洗店、洗發店的苦惱。一個綜合APP的想法在他的腦子里越來越清晰。
因曾經在學校“校園之星”的評選中榮獲“創業之星”,闞逸龍和學院領導、校領導都成了“熟人”,經常交流。綜合APP的想法讓學院領導眼前一亮。為支持他把想法變成現實,他所在的通信工程學院的黨委副書記盧娜親自給他引薦了杭州的一位投資人。這位投資人對闞逸龍的想法很認可,拍板給予該項目5000余萬元的投資。
有了想法只是第一步,真的干起來,困難重重。
“一開始,南京幾乎所有街道社區都拒絕與我們合作。”闞逸龍說,能得到社區的認同,可以借助其力量向附近所屬的店鋪推薦自己,而得到那些店鋪的信任后,會便于后面工作的開展。“但和社區合作不容易。比如,江寧東山鎮的一個社區,我登門拜訪了5次。”
聯系商戶也不容易。有一次,闞逸龍帶著幾個團隊成員聯系一小區門口的干洗店,他們被當成了騙子。他并沒有就此放棄,第二天他自己一個人再次登門,先是拉家常,然后慢慢引到項目上,在詳細介紹了APP的好處以及表示完全不收取費用之后,老板娘才信任了他,成了“城市之星”家庭中的一員。
已和1200多社區建立聯系,APP本月底上線
戴著黑框眼鏡的闞逸龍在和記者交流時,一直面帶微笑,滿臉自信。環顧著眼前的工作室,他告訴記者,隨著公司團隊的不斷壯大,這個40多個平方米的房子實在有點小,再過幾天,他就要搬到位于鼓樓的新公司去了,“城市之星”月底將在新公司完成“上線”。
“你所想到的需求,它基本都能解決。比如剛搬到一個新小區,不知道周圍哪里有洗衣店、哪里有理發店,不知道附近有沒有維修家電的店鋪、提供鐘點工的家政公司、有多少飯店等等,點開它都能查到,甚至附近有沒有人愿意提供拼車服務都可以查詢……”他介紹,到目前為止,他的“城市之星”已經和全國1200多個社區建立了合作關系,合作商達到15000多家。
“我們現在的團隊有100多人,遍布南京、杭州、大連、西安、合肥五大城市,其他35個城市網站架構已經完成。”緊鑼密鼓推進項目的他信心十足,“這個月底,我們合作的社區數量將迅速增加,給用戶提供的服務也會更全面更貼心。
【大學生創業故事:開發APP獲5000萬投資 】相關文章:
大學生創業就業獲扶持05-28
兩個大學生創業團隊獲投資200萬元06-26
上海:大學生創業將獲更多政策扶持09-30
無錫:大學生創業獲五項支持10-25
大學生太陽能圣誕樹獲千萬投資08-29
天津大學生創業最高獲500萬補貼09-27
河南:8000名大學生將獲免費創業培訓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