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熱點直擊:“一紙學歷”究竟有何用
近日,學歷造假一事鬧得沸沸揚揚,“野雞大學”又一次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雖然此事真相未定,但由此引發出的職場誠信危機卻已開始凸顯。隨著出國留學的不斷升溫,如何鑒別海外大學的正規性、合法性?“一紙學歷”在職場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在求職時誠信地推銷自己?這些都是求職人士所要提前知道的事情。
簡歷造假不是個例
“誠信缺失在現在職場已經不是個例。”智聯招聘職業顧問郝健說,相比學歷造假,簡歷造假在職場中更為普遍。一些求職者在做簡歷時重視包裝,將自己的履歷寫得很花哨,增加一些莫須有的職務或者經歷,夸大自己的能力等,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用人單位的重視,增加獲得面試的機會。
由于日益龐大的求職群體的存在,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2008年大學畢業生559萬,去年610萬,今年更是創下了630萬的新高,加上每年未就業的人數,求職人數已經近千萬。一個職位幾十人上百人去競爭的不在少數。
同時,文憑對于公司員工是飯票和升職書。從智聯招聘薪酬數據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大專畢業生平均起薪工資1607元,本科為2321元,碩士為3254元,博士為4681元。在殘酷的競爭和利益誘惑下,一些人鋌而走險,不惜用學歷造假、履歷造假的方式來博取用人單位的青睞。實際上,這樣的行為一旦被發現,對求職者的職業生涯將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在外企工作的甚至會被立即除名。
“野雞大學”國內吃香
所謂“野雞大學”是民間的一種通俗說法,其中一類是不被教育部認可的學校,另一類指那些入學門檻低、課程設置少、無正常管理并且可輕易快速獲得學位的學校。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經濟實力的提高,出國留學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在巨大市場需求的推動下,獲取海外文憑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產業,國外大批“野雞大學”應運而生。如不用赴美讀書,通過中文教學就可拿到美國學位;或者不用到學校上課,湊夠時間就能畢業等。與此同時,歸國人員的學歷造假案例也開始增多。
在這些造假者中,他們有的家境殷實,但在國外自制力差,無心完成學業,為了回國后能向父母有個交代,于是便購買了一紙假文憑,就如《圍城》里的方鴻漸,從愛爾蘭騙子手中買了子虛烏有的“克萊登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也有的走捷徑,打著名牌大學的假文憑,或者“野雞大學”的真文憑為回國工作鋪路。
美國歐柏林大學教授李愷介紹,美國教育實行產業化,申請辦學門檻很低,辦大學跟辦公司一樣,只要具備一定資金,有點基本資質,三五個教授湊在一起,有課程設計,就能獲得州政府辦學批準。盡管這些學校所頒文憑在美國是合法的,但拿回國內是否會得到認可就不一定了。一般而言,國外學校排名越高,“洋文憑”的含金量也就越高。如果選擇美國留學,選排名前200位的相對比較保險。
專業性職位更看重學歷
那么,是否所有工作都會看學歷呢?郝健指出,由于目前求職者數量龐大,大部分用人單位在對求職者篩選時都會比較粗略,可能就是看一個簡歷的大概,如畢業學校、專業、經歷等就做出一個判斷。在這種情況下,知名院校在簡歷中出現可能更具有優勢。
一般而言,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的職位對學歷要求相對嚴格,如醫藥、自動化等。而銷售、推廣等職位對專業和學歷要求相對要低一些。
同時,用人單位也會根據情況對求職者的簡歷進行查驗,如去學歷網站查驗學歷真實等。部分外企還會應用結構化面試,如star模式,從問題的設計到提問的順序一環扣一環,造假者很難自圓其說。另外,一些無領導小組討論,筆試初步刪選等手段都可以幫助企業甄別篩選出合適的人才。
“盡管如此,造假現象仍屢見不鮮。”郝健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社會的誠信體系沒有完全建立,沒有絕對的一個途徑去核查到求職者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真實的,也因此讓一些人鉆了空子。
而在國外,如美國,用人單位都會對潛在雇員進行背景調查,最基本的調查項目就是對應聘者聲稱的工作經歷和教育背景進行核實。美國也有不少專門提供員工背景調查的服務公司。中國在這方面幾乎是個空白。
鏈接
如何鑒別洋文憑真假
一、想留學,可登錄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www.jsj.edu.cn),該網站公布了33個國家辦學可靠的近1.5萬所學校名單,可供留學人員參考。同時,教育部還會及時發布留學預警,提醒學生防范留學風險。
二、查學歷,可登錄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外學位學歷認證系統(renzheng.cscse.edu.cn)
三、6類證書不在學歷認證受理之列:外語補習和攻讀其他非正規課程(如短期進修)所獲得的結業證書;進修人員和訪問學者的研究經歷證明;國(境)外教育機構頒發的預科證明;未經國內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頒發的國(境)外學位證書或高等教育文憑;函授、遠程教育及網絡教育取得的國(境)外學位證書或高等教育文憑;非學術性國外或境外榮譽稱號或學位證書。
用人單位重學歷更重能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學成歸國就業,一紙洋文憑也成為職場上的競爭籌碼。“洋學歷”在求職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郝健表示,“洋學歷”的作用也要視不同職位而定。近幾年,洋學歷的優勢已不如以前,因為現在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魚龍混雜。智聯調查顯示,65%的企業在招聘時并不優先考慮留學經歷,而是更關注工作經驗。如果留學只是拿到一個文憑,競爭力并不強,企業也不會考慮。
但不能否認的是,知名海外院校的學歷對申請金融類、研發類、管理咨詢、市場推廣、留學咨詢、教育類崗位還是具有較大的優勢。與國內的本科畢業生相比,“海歸”的另一優勢在于,其外語水平“過關”,大企業對其外語水平還是認可的。
學歷在“敲門”時起了作用,但個人的真正價值是靠能力體現的。部分用人單位負責人坦言,公司在招聘時還是很重視學歷的,當然也會因為應聘者的能力突出,會稍微降低要求。比如,有的人在業界已非常出名,并有知名企業的工作經歷,比較注重能力的公司會不計較其學歷是否達到本科,會給予其面試機會。
求職應聘應珍視誠信
郝健分析,“學歷門”事件也給所有人才敲響了警鐘,提醒他們在寫自己履歷時一定要斟酌,珍視自己的誠信。同時,用人單位、獵頭公司在尋找高級人才的時候,對審核履歷將會更加嚴格。因為高層管理者也是企業形象代表,他們一旦出現誠信問題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聲譽。
可以預見,今后一些管理類經理以上職位,以及采購、質量審核等關鍵部門的崗位會對求職者履歷誠信度考核更加嚴格。同樣,這樣的標準放在普通求職者身上也適用。“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誠信都是一種可貴的品質。”
求職者如何在誠信的基礎上更好地包裝自己?郝健建議,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合理規劃,針對企業的崗位招聘要求設計簡歷。可以先對自己的求職方向做一個定位,在制作簡歷時針對某一特長或某一段經歷重點介紹,在應聘職位時也不要說什么都能勝任,這種說法反而是用人單位最先淘汰的。無論從實用性、用人成本還是穩定性考慮,企業用人的理念是“合適的就是最好的”,并不一味尋找高大全的目標。
【職場熱點直擊:“一紙學歷”究竟有何用】相關文章:
直擊面試, 教你怎樣以細節取勝11-20
專家直擊《面試》題型及測評要素02-18
上海:三類人群夏季求職現場直擊02-21
職場:學歷和經驗誰重要?11-11
職場人必讀!如何用公積金提前還房貸11-26
如何用好職場三把雙刃劍11-12
職場精英直面后學歷時代11-11
學歷在職場中的地位和作用11-13
直擊天津公考面試:面試有陽光人情沒市場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