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四年級數學日記

    時間:2025-01-26 10:35:38 小英 日記作文 我要投稿

    【推薦】四年級數學日記(60篇)

      一天又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四年級數學日記(60篇)

      四年級數學日記 1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寫,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我們去探求。

      四年級數學日記 2

      今天,我在《腦筋急轉彎》中看到了一個數學問題:“小明一共放了10個氣球,如果隔一分鐘放一個氣球的話,小明放了10個氣球,一共花了幾分鐘?”我得意地想來考考媽媽。媽媽有意地說:“10分鐘。”我偷偷捂著嘴笑了起來。“怎么,不對嗎?”媽媽不解地問。我耐心地給媽媽解釋說:“是9分鐘,因為放第1個氣球后1分鐘放第二個氣球,一直到放第9個氣球,第9分鐘后放第10個氣球。”媽媽聽了以后,開心地笑了。

      媽媽說:“其實,生活中有好多這樣的問題呢。像爬樓梯、排隊伍、坐座位……比如:爸爸從1樓走到2樓用了9秒,照這樣算,他從1樓走到6樓大約需要多少秒?”我皺起眉頭,認真思考起來。這跟剛才放氣球的.問題是一致的,爸爸從1樓走到2樓用了9秒,就是爸爸走1層樓用了9秒。爸爸走到6樓,其實走了5層樓,9×5=45秒。

      我把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不錯不錯,很會思考!這啊,是四年級的小朋友才會解決的問題呢!”我開心地笑了。看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我們留心,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一個善于探索的頭腦,我們一定能把數學問題迎刃而解。

      四年級數學日記 3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卷子。一道一道地解著,前面的題目還比較順利的解決啦,但不幸遇到了一道超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摸不出解題思路,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之和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的一個家教老師正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我埋頭苦思也實在解不出題,便教我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發現19可以分解成2和17的和,而11不能。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四年級數學日記 4

      上個星期馬老師教我們認識了鐘表。星期天下午,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學著用小鬧鐘撥時間,竟然發現了一規律。

      當我把時間撥到了3時的鬧鐘放在桌子上時,我一轉身意外的發現鬧鐘對面的玻璃鏡里反射出來的鬧鐘時間不是3時,我睜大眼睛看了好大一會兒,才認出那里面的鬧鐘所指向的時間是9時的位置,我很好奇,又把時間撥到1時,發現鏡子里的`鬧鐘指向11時,把時間撥到3時30分,鏡子里的鬧鐘指向8時30分,我又這樣反復試驗觀察了好幾次,驚喜的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每次實際時間和鏡子里的兩個時間相加都是12時。

      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試一試。除了12時之外,其余的實際時間和在鏡子中照出來的時間相加的和都是12時,而且利用這一規律還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地認出鏡子里的時間,也可以看著鏡子里的時間很快知道實際時間。

      難怪媽媽經常對我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總算有點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 5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馬上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馬上問老板幾元一只,老板回答說元一只:”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

      這錢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涂馬上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么沒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么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走了。我接著又去

      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終于數出來了。結果算出了答案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么只剩下了4元了,怎么辦呢?少了7毛錢怎么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系,在生活上肯定有犯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你,但是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么。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后來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四年級數學日記 6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

      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看到嫩嫩白白的新鮮蘑菇,讓我垂涎欲滴,因為我最喜歡吃蘑菇了。這就買蘑菇吧!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阿姨說:“7元一斤。小朋友,你要買多少?”“兩斤。”我想:兩斤的話,二七十四,正好14元,阿姨還應該找我6元。這時,阿姨一稱,說:“小朋友,兩斤二兩,多了二兩,不要緊吧。”“這個……”兩斤二兩是多少錢呀?我該給阿姨多少錢呢?我正在左思右想的.時候,媽媽走過來了。我見了媽媽有點難為情了,因為剛才才夸口,現在算不出來了。媽媽告訴我說:“兩斤是14元,二兩是1元4角。”“這,一共是15元4角。”我脫口而道。我便把20元錢給了賣菜的阿姨,阿姨找了我4元6角。我又算了算,正正好,不多也不少。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跟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7

      五一期間,我和老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老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老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老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老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8

      今天,鄭老師不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竟給我們出了一道“79.0001<()<79.001”也就是說括號里能夠填幾個小數?有的說十個,有的說九個,有的說……這時下課鈴響了,老師只好說:“這題有點兒難度,大家回去思考思考。”

      我心想:這題有難度?可是答案又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個?問號在我的腦袋里連續產生。小數和另一個小數之間到底可以填寫多少個小數?怎么想呢?……

      我望著窗外,希望找到一點兒靈感。突然,我看見一輛三輪車在筆直地行駛時,可在十字路口時拐了個彎,我眼前一亮!心想:我為什么老往一個方向想呢?也可以像騎三輪車一樣拐個彎吧!就拿79.1>()>79.01來說吧。每個數只相

      差0.01時是8個,相差0.001、0.0001……呢?正確答案出來了,就是無數個。我欣喜若狂,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做數學題,往往不能夠從一個角度去想,要“拐彎抹角”,可以換個角度或多角度去想,就能夠更好地解決數學難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9

      一些小數可以等于一些真分數或假分數,假分數又可以等于帶分數或整數,也就是小數=假分數=帶分數(整數),或小數=真分數,舉些例子來說說:

      0.75=75/100 =75%= 3/4 把小數化成分數很容易,只要整數部分是0,再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擴大多少倍,那倍數就是分母,小數擴大成的整數就是分子。變成了這么大的分數后,只要再看看它能不能分子、分母同時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 ,數分大小不變,這個小數就變成了分數了。

      14/20=14÷20=0.7 分數化小數也不難,只要用分數的分子去除以分母(不管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就可以得到小數了,得到的小數就是你要化的小數了。這里又有一個新知識,就是分子相當于被除數,分數線相當于除號,分母相當于除數。

      8.96 =8×24/25 這個小數跟上面的不同了一點它有整數。看起來不好化分,其實很好化分。整數不用化分,只用化分小數,小數化分完后再加上整數,就化分好了,化分出來的是一個帶分數。

      在一個除法算式里,當被除數不能被除數除盡時商就可以用分數表示,就是分子=被除數,分數線=除號,分母=除數。

      四年級數學日記 10

      6月6日星期三晴

      這幾天,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裝修,舅舅就約我和他一起去裝飾材料中心買裝修用的膠水。

      我和舅舅興致勃勃的來到裝飾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數不勝數。我們倆一路小跑地來到賣膠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兩種膠水:一種是199元3罐,另一種是299元7罐,兩種膠水質量和配方都一樣。舅舅問我:“你數學不是很好嗎,那你來算算買那種膠水合算?”我心里想:這兩種膠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錢根本除不盡,該怎樣辦呢?突然,我想到能夠把這兩種膠水買成相同的數量,在一比較不就能夠了嗎!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21,那就都買21罐。199元3罐的買21罐要199×7=1393(元)而299元7罐的買21罐要299×3=897(元),299元7罐的買21罐比199元3罐的買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還是買299元7罐的'合算。

      之后,舅舅表揚我說:“看來,你的數學知識還真不賴,以后一有數學問題,我都找你來解決!”聽了舅舅的話,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樣甜。

      四年級數學日記 11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非常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許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許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12

      11月5日星期六天氣:晴

      0的重要性

      0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秘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90這道題。“怎么可能這么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里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擔啊!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學習上都要一絲不茍,要不然后果非常嚴重。

      四年級數學日記 13

      “哇——哇——” ,數學王國的統計學校來了一個新的統計成員——扇形統計圖。

      “這是新的成員——扇形統計圖,請大家以后多多指教了。”精靈老師說,”

      扇形統計圖在班上有優秀的成績,然而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也不甘示弱,成績也很好,大家每天都在你追我趕很少來往。

      一個月過去了,一天,精靈老師說:“同學們,明天就是期末考試了,請大家做好準備。”第二天考試時,試題中出現了復雜的表示總數同部分數之間的關系的題目,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一看,傻了眼,呆呆望著試卷,只有扇形統計圖沒有傻眼,它想了想,立即寫出了答案。考試成績出來了,扇形統計圖得了第一,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心里很不明白∶“為什么大家都是統計圖,我們卻解不出表示總數同部分數之間的`關系的題目?”于是它們一起去問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笑著說:“我和你們不同,我的特點是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你們也有特點: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能清楚地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能呈現數量的增減變化。”

      聽了扇形統計的回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恍然大悟,原來每種統計圖都有自己的特點,從此三個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班集體也顯得更和諧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 14

      你一定知道一種撲克玩法叫小貓釣魚吧。每人輪流出一張牌,如果一個人出了一張別人出過的牌,就可以拿他出的牌與上一張牌之間的`牌,牌先出完則敗。

      當然,除了你作弊,兩方可能性都50%。想知道贏的可能性嗎?我做了一個統計:現有牌數出牌能拿可能性113分之1213分之2313分之3413分之4513分之5613分之6713分之7813分之8913分之91013分之101113分之111213分之1213必拿而13張時,你出一張,別人出后可拿的可能性為13分之12至不可能,如下:假如牌按a2345678910jqk排列:你出的牌你拿的牌別人出牌拿牌的可能性a全拿不可能21313分之131213分之241113分之351013分之46913分之57813分之68713分之79613分之810513分之9j413分之10p313分之11k213分之12然而下一次你拿又需要進一步推理,在此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表只是說明可能性,還不能肯定,這一類牌還得用運氣。

      四年級數學日記 15

      3月10日 星期三 晴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么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四年級數學日記 16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劉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劉老師數學問題,劉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劉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17

      今天早上在特味包子店吃包子,那里的包子實在是好吃,吃得人滿嘴都是陷。

      這時,爸爸問了我一個問題:“爸爸和兒子同時開始吃包子,兒子吃掉一個半包子,爸爸吃掉六個包子,如果兒子吃了三個包子,爸爸能吃幾個包子?”題目一出,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從他們所吃的個數和來判斷的,即:用一個半加六個是七個半,七個半減三個是四個

      半。爸爸說不對。于是,我轉而考慮爸爸和兒子吃包子的個數差,還是不對。這時的'我是真正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會錯。

      爸爸提醒我道:“從時間關系入手。”還巧妙地將這道題變了形,這一變,變得我恍然大悟,重新計算了起來:兒子吃一個半包子的時間父親可吃六個包子,兒子吃三個包子的時間??這一變通思路一下出來了吃三個包子的時間是吃一個半包子時間的兩倍,所以爸爸吃的包子個數也是六的兩倍即十二個。通過這個可以求出爸爸的吃包子速度是兒子的四倍。算到這兒,爸爸突然冷不丁出來一句:“這顯示的可是我們父子吃東西的速度啊!”全家哈哈大笑。

      四年級數學日記 18

      今天,我跟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想,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19

      今天,上了一堂有意義的數學課。老師讓我們玩一個游戲叫拍皮球。

      老師把全班分成兩個小隊,甲隊和乙隊。計時五秒,我被分到了甲隊,我想:“我以前拍過球,所以,我一定會為我隊增光添彩。”我滿懷信心地舉起手來,我被選中了,我非常的高興。我才不在乎自己是第三個,還是第幾個,只要選上就好。我心里又高興,又緊張,比賽開始了,座位上的`“小觀眾”都為自己隊喊:“加油!加油!”一號拍完之后,驟然傳出一陣掌聲,教室里成了歡樂的海洋,第二號隊員和三號隊員也拍完了,最后輪到了我,由于太緊張我只拍了五個,最后結果是乙隊獲勝!乙隊驟然歡呼起來,有點鼓掌,還有的從椅子上蹦了起來。而甲隊一個個垂頭喪氣,臉色很難看,肯定正在“反思”呢!突然,老師說:“甲隊,別灰心,我來幫助你們。”老師讓一名同學給老師查數“一、二、三......十八、十九、二十。”啊!老師拍了二十個呢。甲隊傳出了歡呼聲,乙隊傳出“不公平,不公平”的聲音。突然傳出“叮當,叮當”的聲音,下課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教室。

      這一次,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痛快的玩了一節課。

      四年級數學日記 20

      五一期間,我和母親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母親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母親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母親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母親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21

      數學是一門奇妙的學科,它看中的更多是數據的處理,手動的實踐,我們寫數學日記也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場上玩,我們在操場邊發現一張面積大約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廢紙板,表姐看了看,說:"小婧,如果把這個紙板分割成一個個面積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這些小正方形一個緊挨一個的接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會有多長呢?"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能有多長,頂多不過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說:"你先別急著下結論,讓我們一起來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開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邊長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嗎?哇!這條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線竟長達100米。

      此時,我明白學習數學不能只是簡單地把題目看一看,就輕易的下結論,應該認真想、仔細算,才能做得對,并探究到其中的奧妙!

      四年級數學日記 22

      正文內容簡介: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在昨天的數學課上..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在昨天的數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頗有趣的數學題:有一池荷花,生長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長滿半個池塘的時候是第幾天?

      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來思考的話,我們應該從條件出發,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結論.可是在這道題中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這句話。于是,我就從后往前推:長滿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長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時候就長了半池。本來是日增一倍,現在便成了日減一倍,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這樣的思路,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得解。

      四年級數學日記 23

      雙“十一”快到了,媽媽早就在網上挑了各種各樣的商品,購物車里堆得滿滿的,只等著全民狂歡的日子。

      11月11日晚上,剛吃完飯,媽媽就這兒一點,那兒一劃,不一會兒,吃的、用的就買了一大堆。

      外婆在一旁喊道:“別忘了買洗衣液,家里的快用完了。”老媽頭也不回,滿口答應,又在網上超市里挑了起來。

      超市里洗衣液的種類很多,價格也不同。 3.0kg的瓶裝藍月亮45元,4連包的500g藍月亮28元,6連包的`500g藍月亮39元。到底哪一種合算呢?媽媽在那挑花了眼,不知從何下手。我一看,拍拍胸脯,自信滿滿:“還是我這個小小數學家出馬吧!”

      于是我拿起筆“刷刷刷”算了起來。

      第一種:45÷3=15(元)

      第二種:500×4=2000g 2000g=2kg 28÷4=14(元)

      第三種:500×6=3000g 3000g=3kg 39÷3=13(元)

      很顯然,買第三種洗衣液最合算。我得意地把答案遞給媽媽。媽媽笑瞇瞇地夸獎我:“看來這個小數學家還不賴。以后你就是俺們家的財政部長啦!”說完就挑了六連包的洗衣液放進了購物車。

      看來數學在生活中也能派上大用場,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才行哦!

      四年級數學日記 24

      上午的數學課可不一般,差不多整節課都“泡”在關于食品的計算上。

      老師用了好幾分鐘繞了好多圈子,才繞到食品計算上。

      剛開始,老師說:“下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0頁。”老師還沒說完,我已經翻到了。剛翻到時,我的'口水都流了出來——“辣子雞丁”、“豬肉粉條”、“雞蛋西紅柿”等菜名琳瑯滿目,把我的口水都引出來了。我猛一想到正在上課,便馬上坐好,生怕老師點著名字。“同學們,根據營養學家的觀點,每頓午餐的熱量不能低于2963千焦,而脂肪卻不能超過50克,根據這一觀點,同學們可以列出好幾種搭配方法,大家現在就開始行動吧。”老師的聲音打破了教室里的寂靜。“四、五、六這種搭配方法不超標。”“二、五、十也不超標。”“三、六、七好像也可以用。”“好像不行吧?超標了耶!”就這樣,同學們一下子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

      在這一節課中,我不但學會了數學知識,而且也學到了營養學方面的知識。我突然覺得數學也很有意思。

      四年級數學日記 25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我打從上六年級以來,數學上還真未碰過太難的題目,可最近,有道題算式讓我絞盡腦汁了!

      這難題題目是:一片牧場,牧場上的草每天均速生長,牧場可供15頭牛吃20天,也可供20天牛吃10天。那么,這片牧場每天生長的草可供幾頭牛吃一天?

      我研究了半天,一頭牛一天吃多少草呢?也不知道是幾斤,幾筐,怎么辦呢?忽然,我靈光一閃,有了!不管能吃多少,就假設為一個單位,不就迎刃熱而解了。假設一頭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就可以算15頭牛20天一共吃的草是:15×20×1=300,300是這個牧場原有的草量加上這20天新生的草。還可以算20頭牛吃10天的草量是:10×20×1=200。

      可是,求出這些之后然后怎么計算呢?我冥思苦想,終于找到了門路:

      300-200=100,這100不就是20天新長出的草與10天草量之差,意味著10天長出了100的草量,即妹每天長出的'草量是:(300-200)÷(20÷10)=10。

      一頭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則每天新長的草可供10頭牛吃一天。

      通過艱苦的思考,我算對了題,心里像蜜一樣甜,辛苦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

      四年級數學日記 26

      我們學在習中,數學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但在我們生活中數學也是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場。比如在你買菜的時候,算帳的`時候,有些數學計算方法都能派上用場。

      我家開的是一家服裝店,常常有一些客人刁難我老爸,還好有我在,我用在數學課上學到的知識成功擊敗了他們。

      上次,我爸和往常一樣在賣衣服。突然,有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走了進來。他問了一個問題,說:“我要一套衣服,它們價格的比例是3:2,褲子的價錢在60到70之間,總價在160到170之間。”我老爸算了又算,就是算不出來。這是,我出來看見了,這個場景,我說:“讓我來試試吧!”老爸說:“就你,你老爸我都沒算的出來,你還能算出來?”我生氣地說:“為什么我不行?我們老師剛教過。”老爸只好讓我來試試了。

      我算了算,把比例3:2同時擴大,等把它擴到倆數相加不超過170時。我說:“答案是褲子66元,衣服99元。”我是這樣算的:3和2同時擴大,等到倆數相加不超過170,就能得到答案了。壯漢說:“一個大人還不如一個孩子。小孩,我就要買你算的價錢。”我得意地對我老爸說:“看你還敢小看我!”

      在這件事中,讓我知道了,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比不可少的。

      四年級數學日記 27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我對數學題一知半解,心想學數學有什么用呢?生活中怎會有這么無趣的學科呢?可在我五年級時的一件事,驗證了我的想法是錯的。

      爸爸媽媽不在家,爺爺陪著我,中午吃飯成了問題,爺爺會做飯,可沒了調料,所以我拿上錢下樓買東西。到了超市,我就發現了我要的東西——雞精、鹽與蠔油,都是5塊的價格,我買了雞精2袋,鹽2袋,耗酒1瓶。結帳時,也許是50塊,她找了我22元,我本想收過錢走了,可我發現了不對的地方。

      東西都是5元,說明花費的錢是5的`倍數,5的倍數特征為個位是零或五的數,買了5袋意味著個位只能是5不能是零,5是奇數,我給的錢是偶數,而偶數減奇數等于奇數,找我的錢是奇數。而卻是偶數,多收或少收了我幾塊,帶入數字“50—5×5=25元”找我25元,卻只找了我22元,25—22=3元,少收了3元,我向員工解釋了,她就再給了我3元。

      數學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四年級數學日記 28

      今天,我在百科全書上看見了這樣的一道題目:愛因斯坦出生在1979年3月14日。把這些數字連在一起,就成了1979314。重新排列這些數字,任意構成一個不同的數(例如3714819),在這兩個數中,用大的減去小的(在這個例子里就是37148191879314=1835505),得到一個差數。把差數的各個數字加起來,如果是兩位數,就再把它的兩個數字加起來,最后結果是9。(即1+8+3+5+5+0+5=27,2+7=9)。在題目的最后,標注著:實際上,把任何人的生日寫出來,做同樣的計算,最后得到的都是9。

      隨后,我立即把我的生日做了相同的計算,我的生日是2003年8月8日,連在一起就是200388,隨意打亂后是380802,380802200388=180414,1+8+0+4+1+4=18,1+8=9!我又立即把高斯的.生日1977年4月30日,做相同運算,其結果居然也是9。為什么結果都是9呢在書中,這個計算過程被稱為棄九法。棄九法就是求一個數的數字根,最快的方法是在加原數的數字時把9舍去。原來,一些知識可以解釋生日算法的奧妙,只要學會了這些知識。

      四年級數學日記 29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昨天晚上,天比較熱,我拿出了一只西瓜準備切時,被爸爸攔住了。他給我出了一道題,題目是:把這個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塊皮,看你這么切?這時,我想,這個嗎,很簡單。于是,我去拿來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來。我切了一個“米”字形的,一數,有九塊倒夠數,可是,只有九塊呀!我不服氣,又拿來一個西瓜,準備切時,被爸爸攔住了,他指著我說:“哎呀,你這樣要浪費幾個西瓜呀?還是我來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細地看者,這時,我腦子里閃過一個問號,該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數了數,也只有九塊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說:“爸爸,你切的`還不是九塊嗎?”爸爸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說出了第十塊皮的“藏

      身之地。”原來第十塊皮藏在“井”字中間那個“口”的下面。到這時,我才恍來大悟。

      這時,爸爸看著我因勢利導:“生活中處處有數,只要你細心觀察,就一定有所收獲,就像這次切西瓜一樣。”我聽了點了點頭。

      四年級數學日記 30

      放暑假了,媽媽爸爸與我去游泳館游泳,爸爸買了兩張成人票與一張兒童票,買門票共花費了55元。當我游完泳出來時,看見售票的牌子上寫著營業時間:

      上午9:30—12:00成人單價15元兒童10元

      下午2:30—5:00成人單價20元兒童15元

      晚上7:30—10:00成人單價20元兒童15元

      媽媽問我:“咱們買晚上的`三人票比買上午的三人票要貴多少元?”

      7月份買一個月的晚上票比買上午票要貴多少元?我算了起來

      20ⅹ2=40元15ⅹ2=30元40-30=10元

      15-10=5元10+5=15元

      買晚上的三人票要比買上午的三人票貴15元。

      15ⅹ31=15ⅹ30+15=465元

      啊!原來一個月的門票要貴465元

      媽媽又問我:“游泳館一天的營業時間是多少?”

      9:30—10:30—11:30—12:002個小時30分

      2:30—3:30—4:30—5:002小時30分

      7:30—8:30—9:30—10:002小時30分

      營業時間共就是7小時30分。

      四年級數學日記 31

      在一個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場買東西。

      “啊!商場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贊嘆道。我先來到玩具店,這里的洋娃娃長得可真是小巧玲瓏,非常可愛。突然,我發現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狀,我就像籬弦的箭一樣飛奔過去,那里可真是琳瑯滿目,多種形態各異的形狀浮現在我的眼前。這時,爸爸邊指著圖形邊問我:“這是什么圖形啊?”我急說:“是長方體!”爸爸又問:“那你知道長方體的計算公式嗎?”我皺起眉頭,想了不知多少時間,可還是一竅不通。

      這時,一個干脆而又高亮的聲音回響在我的耳邊,原來是媽媽。媽媽溫柔的說:“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很簡單,只要用長×寬×高,不信你就舉個列子試試,你看,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媽媽的話音剛落下,我便恍然大悟地說:“哦,我明白了,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和圓柱形的'體積公式是一樣的,都是用長×寬×高的。”

      “我的寶貝女兒終于明白了做題目一定要自己思考,還要仔細做題。”說著,媽媽不禁流出了感動的淚水。在這一天中的購物,使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四年級數學日記 32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身邊時不時就會看到它的影子。

      晚飯后,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散步。夜幕初垂,華燈初上,延政路兩旁的路燈向遠處延伸著。突然外婆問道:“你們知道這個路燈上有多少個燈泡嗎?答對有獎!”原本毫無興趣的我也來了興致。對了,差點忘記告訴大家路燈長什么樣,它就像一個三層的小金字塔,由上往下數量逐漸增加。(后來算出:第一層1個燈,第二層3個燈,第三層6個燈)沒發現規律的我還傻傻地圍著電線桿繞著圈數:“1,2,3……7個!”我興奮地喊了出來。“NO!”外婆說道:“再想想!”“難道是8個?”我問道。外婆俏皮地說:“你當這是猜謎語呢!”什么,還是錯的,這可是我歷經千辛萬苦數出來的。這時,外公也像猜謎似的:“7個?不,是9個!難不成是8個?”外婆終于忍不住公布正確答案:“是10個!”過了一會兒,外公若有所思地說:“原來是這樣,1+3+6=10”這時什么意思。外婆解釋了,我們先把最上面一層不看,第二層就一目了然是3個,第三層,從我們所能看到的.那一面可以發現與第二層的每一個燈泡都對齊,就相當于3*2=6,然后把每層的個數相加就是10盞路燈了。

      只要細心,就可以和數學成為好朋友。

      四年級數學日記 33

      我的家是一個溫馨的四口之家,有爸爸、媽媽還有弟弟,我的家住在華光路風景世家某座西單元,有一百平方米,二室二廳。

      我的家一進門是個20平方米的客廳,客廳里有三個紅木沙發,一個是坐三人的沙發,其它兩個是坐一人的。沙發前面是一個長1.2M、寬0.6M的茶幾,茶幾上有很多水果零食,我非常愛吃。

      茶幾前面是長0.95M、寬0.5M的平板電視機,當我寫完作業時,我就打開電視機看我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

      客廳左邊是我的臥室,臥室地面長5.6米、寬4.2米,我的臥室有個書桌,書桌上面有許多書和復習資料,還有一個14英寸的紅色筆記本電腦。

      書桌后面是一個原木上下床,上床長2M、寬1M,下床長2M、寬1.2M,我累了就會躺在床上休息,晚上我也會安心的睡在這,睡到天亮。

      從臥室走出來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廚房,每當我渴了,我就從冰箱里拿出飲料來喝,冰箱長0.8米、寬0.5米,很小巧。

      我非常喜歡我的家,我的爸爸、媽媽和弟弟非常的愛我,我在這個家里快樂的成長。

      四年級數學日記 34

      在一個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場買東西。

      “啊!商場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贊嘆道。我先來到玩具店,這里的洋娃娃長得可真是小巧玲瓏,非常的可愛。突然,我發現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狀,我就像籬弦的箭一樣飛奔過去,那里可真是琳瑯滿目,多種形態各異的形狀浮現在我的`眼前。這時,爸爸邊指著圖形邊問我:“這是什么圖形啊?”我急說:“是長方體!”爸爸又問:“那你知道長方體的計算公式嗎?”我皺起眉頭,想了不知多少時間,可還是一竅不通。

      這時,一個干脆而又高亮的聲音回響在我的耳邊,原來是媽媽。媽媽溫柔的說:“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很簡單,只要用長×寬×高,不信你就舉個列子試試,你看,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v=abh。”媽媽的話音剛落下,我便恍然大悟地說:“哦,我明白了,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和圓柱形的體積公式是一樣的,都是用長×寬×高的。”“我的寶貝女兒終于明白了做題目一定要自己思考,還要仔細的做題。”說著,媽媽不禁流出了感動的淚水。

      在這一天中的購物,使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四年級數學日記 35

      一天,小明要去交電費,突然發現電力公司為了鼓勵節約用電,修改了以前收費的`方法,變成了:每月用電不超過100千瓦時,按每千瓦時0.52元收費,每月用電超過100千瓦時,超過部分按每千瓦時0.6元收費。

      這可把小明害苦了,要知道,他對數學一竅不通啊!沒辦法,她只好回家慢慢算了。小明家十月份用電共121千瓦時,該如何算呢?這時,小明的妹妹小紅回來了。她看哥哥愁眉苦臉的,就問他怎么了終于搞清楚事情了以后,小紅決定幫幫這個數學白癡。她坐下來,耐心地為小明講解:我們家一個月用電超過了100千瓦時,121—100=21(千瓦時)21×0.6=12.6(元)超過的千瓦時要交12.6元,再算100×0.52=52(元),然后把五十二元加上十二點六元就等于六十四點六元了,多簡單啊!你想到哪去了!喔,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有多復雜呢!小明恍然大悟。

      最后,小明終于順利地把電費給交了。當他看到有人在電力公司門口焦急地計算自己該交多少錢時,小明就熱心地跑過去,指導他怎樣算。小明愉快地想:教別人的感覺不懶啊!看來以后我得改頭換面,重新學數學啦!

      四年級數學日記 36

      7月15日,我參加了叢臺公園游泳池舉辦的游泳提高培訓班。游泳池在我家正南方,距離我家大約有1000米的,我爸爸騎車帶我從家到游泳池大約需要3分鐘,我們的行駛速度大約是330米/分鐘。

      培訓班一共培訓16次,購買學員票需花費160元,另加報名費5元,這樣,平均每次培訓需花費大約10元。

      檢票后,我興沖沖地跑進游泳池,哇!主游泳池好大呀,它的.長度是50米,寬度是25米,我口算了一下,它的面積是1250平方米。

      教練開始教我們游泳的動作要領了,隨后,我們就下水去練習了。從8:30一直訓練到10:00,大約要用1個半小時,一共培訓16次,這樣整個培訓下來,我總共接受培訓24個小時。

      教練還要求我橫游10個來回,大約有(25×2×10=500m)500米的水程,16次培訓下來,我總共游了大約8000米。

      經過教練的指導和我刻苦的鍛煉,我的游泳水平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決心明年接著練下去。

      四年級數學日記 37

      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買西瓜,這次我的任務是自己跟瓜農討價還價,買到好吃的西瓜。

      小區門口有一排賣瓜的攤子。我先來到第一家瓜攤前,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立買西瓜,我輕輕地問她:“西瓜多少錢?”“7毛。”我心想:西瓜怎么這么便宜呀?!我就說:“1元錢我買兩個,行不行?”瓜農笑了:“一個都要五、六塊錢呢,你一塊錢就想買兩個?7毛是一斤吶。”“哦。”我覺得特別不好意思。突然,我發現前面有一個瓜攤賣的是黃瓤西瓜,是我最喜歡吃的。“哈哈,這下幫我解圍了!”我立刻拉著姥姥:“姥姥,我們去買黃西瓜吧。”然后,我飛快地跑過去。

      這回,我有點經驗了,我知道瓜農說的`7毛錢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討價還價。可姥姥說我不會,她就去買了兩個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之后,我還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個瓜攤。這次,我成功地談好了價錢,我的成績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來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個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9x0.65=5.85(元),我又順利地談到5.5元,成交。

      這次買瓜收獲可不小啊!

      四年級數學日記 38

      今天早晨媽媽把睡夢中的'我給叫醒了,我揉著不想睜開的眼睛,極不情愿的對媽媽說:“干嘛啊,人家還沒睡夠呢。”“小懶蟲,快起來了,我們要去買年貨了。”說著,就把我從床上拉了起來。“再睡一會兒嘛,好不好啦。”我用乞求的眼神望著媽媽,“不可以啦,你看現在都幾點了,快起來”說完,便扭身出去,我只好起床了。

      一切準備就緒,媽媽說:“準備好了,我們走吧。”“恩”。我們到了商場,媽媽先是拿了一提果汁;又去稱了十斤雞蛋;我又讓媽媽去稱了三斤糖果和四斤瓜子;然后又去提了一箱奶,最后又去割了三十斤豬肉和五斤豆腐。果汁一提50元,雞蛋一斤3.5元,糖一斤10元,瓜子一斤8.5元,奶一箱45元,豬肉一斤12元,豆腐一斤2元。

      50+35+30+34+45+360+10=564,本來應該是564元的,可是因為過節超市打折,全場一律八折,所以564×80%=451.2我們只需要掏451.2元,付過錢,我們一起拿著東西回家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 39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但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樣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先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能夠了,你明白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明白那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情緒,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40

      我一到菜市場就很忙。噪音真煩人。我馬上去買我最喜歡吃的雞腿,剛一到那香味,我就迫不及待地想過去了。我馬上問老板要了幾塊錢,老板回答說:“4塊。”一個5元:“我給了他10元,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我沒有注意就逃跑了。當我要去買東西的時候,我發現我丟了50美分,我準備換它。當時,我很困惑,馬上去我買雞肉的地方換了。我真的很粗心。為什么我沒注意?老板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他二話沒說就給了我錢。我羞愧地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離開了。

      在那之后,我去買了很多東西,我沒有耐心。最后,我數出來了。結果是45.3元。爸爸給了我50元。還剩下4元怎么樣?我該怎么辦?怎么說少了7美分?

      一到家,我就跑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很抱歉我算錯了錢。”爸爸笑著說:“沒關系。生活中一定會有粗心的錯誤。”這次我原諒我下次做不到。我聽到了他們說的話。所以在一般的數學中我們不能粗心犯錯。一旦我們犯了粗心的錯誤,我們就會賠錢。在那之后,我就不做了。理解上次的教訓。

      四年級數學日記 41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非常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非常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后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

      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四年級數學日記 42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就必須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春節即將就要到來,爸爸媽媽需要準備很多禮品,于就是,我們一家人準備去逛超市。來到超市,琳瑯滿目的零食擺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將它們全都買下來。

      就在這時,媽媽說:“一人只準買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誰超出100元,誰下次一樣零食都不能買。”我和弟弟聽后都感到100元實在就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滿足我們兩個人的欲望。但就是沒有辦法,突然我的腦袋里出現了這樣的一道數學題:求出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和。我在腦海里過了一遍整個的計算過程,發現能夠先將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這樣我們一共就能夠買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后平均分。我講這個錦囊妙計告訴了弟弟,弟弟聽后覺得這個計策不錯,于就是我們用這200元買了好多零食。

      結賬時,媽媽好奇的問我們倆:“你們怎樣買那么多零食,也沒有超額?”“不告訴你。”我們倆笑著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樂趣。

      四年級數學日記 43

      我們學了兩位數乘兩位數,可是我們這個學期要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開始我認為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很難的。但老師只教了我一遍,我就會了。原來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很簡單的,差不多和兩位數乘兩位數一樣。

      我有很多方法算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答案。

      例如:114×21,我的第一種方法是先把21分成20和1,114×20=2280,再用1×114=114,最后把2280+114=2394。我的第二種方法是把21分成7×3,再用114×7=798,再用798×3=2394。我的第三種方法是把114分成100、10、4,把21分成20和1.100×20=2000,10×20=200,20×4=80,2000+200+80=2280。再用100×1=100,10×1=10,4×1=4.100+10+4=114,2280+114=2394。

      這些就是我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其實,我們學習新的.知識時,有很多時候可以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

      四年級數學日記 44

      我知道了關于長方體的這些知識:它有12條棱,6個面和8個頂點;相交與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寬、高。每相對的兩條棱的長度是一樣長的,并且每相對的一對面的面積是相等的,如果有一對面的面積是正方形其余的四個面的`面積就是一樣的。長方體表面積的公式是: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還有一個是(長X寬+長X高+寬X高)X2。它的體積公式是:長X寬X高。

      關于正方體的知識是:它有12條長度完全相同的棱,6個面積完全的面和8個頂點。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公式是:棱長X棱長X6,體積公式是棱長X棱長X棱長。

      正方體和長方體積體統一的公式是:底面積X高和橫截面的面積X長。關于容積的是:容積的長度是從里面量的,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計算容積的公式是和計算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一樣的。題目讓你求出容積單位的話,可是題目的第一步先讓你求出體積單位的話,你就要從體積單位換算成容積單位。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之間的近綠是1000。

      四年級數學日記 45

      今天中午,天氣很熱,太陽像個大火球似的炙烤著大地,蟬兒被曬得受不了,只好躲在樹干上“知了,知了”地發牢騷。

      我和妹妹從外面瘋玩回來,熱得直發慌,就想吃些水果解解渴,恰好,阿姨從屋里端出五個誘人的水蜜桃,我和妹妹盯著碟子里的水蜜桃,誰都想多吃一個,阿姨見罷,鼓勵我們靈活運用數學知識來一場比拼——“智取蜜桃”,規則是:一次最多拿兩個,誰拿到最后一個蜜桃誰就贏。

      妹妹先下手為強,不假思索的拿起兩個桃子,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我的腦袋飛速運著,一個妙招蹦了出來,我沒像妹妹一樣先拿兩個,而是取了一個小桃子,妹妹見了暗暗得意。我慢吞吞地吃著桃子,這是妹妹已經啃完了一個桃子,我才吃了半個,當她啃完一個半的'蜜桃時,我便吃完了手中的桃子,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碟中剩下的兩個水蜜桃,并在她面前瀟灑地搖了搖手指,說:“小妹妹,想贏我,再多讀幾年書吧!”說罷,便搬把椅子坐下,大口大口地啃著水蜜桃。

      嗯!這水蜜桃味道真不錯!

      四年級數學日記 46

      昨天晚上,天比較熱,我拿出了一只西瓜準備切時,被爸爸攔住A了。他給我出了一道題,題目是:把這個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塊皮,看你這么切?這時,我想,這個嗎,很簡單。于是,我去拿來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來。我切了一個“米”字形的,一數,有九塊倒夠數,可是,只有九塊呀!我不服氣,又拿來一個西瓜,準備切時,被爸爸攔住了,他指著我說:“哎呀,你這樣要浪費幾個西瓜呀?還是我來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細地看者,這時,我腦子里閃過一個問號,該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數了數,也只有九塊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說:“爸爸,你切的還不是九塊嗎?”爸爸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說出了第十塊皮的“藏身之地。”原來第十塊皮藏在“井”字中間那個“口”的下面。到這時,我才恍來大悟。

      這時,爸爸看著我因勢利導:“生活中處處有數,只要你細心觀察,就一定有所收獲,就像這次切西瓜一樣。”我聽了點了點頭。

      四年級數學日記 47

      今天是我舅公家的兒子俞勇舅舅結婚的大喜日子,我媽媽帶我去海鷗大廈吃喜酒。我心里樂開了花。

      一大早,媽媽就在家說:“我們今天要去理發店洗頭做頭發,還要洗車,都很費時間,要抓緊時間。”我想:“怎么樣才能節省時間呢?”我動腦筋一想,有了,洗車不是就在理發店對面的.街上嗎,我們可以先把車開到店里,然后把車交給店里的人后,我們去洗頭,洗完頭再來提車。這樣兩件事情同時進行,時間不是就可以節省了嗎?我把這個辦法告訴了媽媽,結果,我們真的節省了時間。

      晚上,媽媽笑嘻嘻的對我說:“你今天動腦筋了,那你想想,平時我們還有什么時候可以用這個辦法來節省時間?”“早上起床,可以一邊微波爐里轉早飯,一邊刷牙洗臉;還有奶奶鍋子里煮菜時,可以先把用過的碗收拾掉等。”我結合自己看到的事情,回答媽媽。“歆歆,媽媽告訴你,這個辦法叫做統籌方法,就是讓幾件事情在可以的情況下一起進行來節省時間,而且這是一種數學方法。”

      今天我真高興,知道了什么是統籌方法,并節約了時間,希望自己以后學好數學,運用到生活中,讓生活變得輕松又自在。

      四年級數學日記 48

      今天,鄭老師不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竟給我們出了一道“79.0001<()<79.001”也就是說括號里能填幾個小數?有的說十個,有的說九個,有的.說……這時下課鈴響了,老師只好說:“這題有點兒難度,大家回去思考思考。”

      我心想:這題有難度?可是答案又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個?問號在我的腦袋里連續產生。小數和另一個小數之間到底可以填寫多少個小數?怎么想呢?……

      我望著窗外,希望找到一點兒靈感。突然,我看見一輛三輪車在筆直地行駛時,可在十字路口時拐了個彎,我眼前一亮!心想:我為什么老往一個方向想呢?也可以像騎三輪車一樣拐個彎吧!就拿79.1>()>79.01來說吧。每個數只相

      差0.01時是8個,相差0.001、0.0001……呢?正確答案出來了,就是無數個。我欣喜若狂,開心地一蹦三尺高。

      做數學題,往往不能從一個角度去想,要“拐彎抹角”,可以換個角度或多角度去想,就能更好地解決數學難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49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假如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教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教師數學問題,曾教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教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教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日記 50

      這一次數學考試,我竟然考了100分! 還記得我懷著緊張的心情考完了這份卷子。第一堂課下,我發現桌子上有一張白白的紙,我心想:不好!難道就是考試卷發下來了嗎?我不禁哆嗦起來,翻開一看,原來就是大試卷,不就是答題卡,我松了一口氣。第二堂課開始我就覺得心神不定了,好像將要有一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總之渾身都不安寧。 下課了,我來到課桌前,發現又有一張白紙出現在我的課桌上,“這肯定又就是大試卷。”我若其事地翻開那白紙,一看,這不就是大試卷,而就是真正的答題卡,上面還有一根“火腿腸”和“兩顆雞蛋”正瞪大眼睛望著我呢!我緊張的.心頓時放開了,變成了一顆高興的不能再高興的心,這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數學考滿分。以前都就是就差那么幾分,所以考滿分就成了我心目中的一個夢想,今天終于實現了這個愿望。 回到家中,我想給媽媽一驚喜,哭著對她說:“媽媽……我數學……沒……沒考好……”媽媽擔心地問:“怎么會考不好呢?你平時不就是很努力的嗎?”說完,我擦擦眼淚,忽然變了個臉說:“哈哈!媽媽你上當了!我考了100分,你以為你女兒有這么笨嗎?”“唉!你這小丫頭,演技到不錯,長大了你就去當演員吧!” 說完我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四年級數學日記 51

      今天,我高興的在家里看著我的《聰明數學》,我看著看著,看到一個春聯中有關于數學方面的趣味數學題。里面的內容是語靈部落的漢末央長老過生了,魔數王國的女王帶領下他們的臣子去給長老祝壽。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長老的白胡子長長的,就忍不住問:“請問長老有多大年紀了。

      啃啃獸精靈長比較調皮,他對魔數王國的臣民的數學能力早有耳聞,他今天決定見識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題是用對聯的形勢寫的`:

      上聯: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

      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開始我一直不知道從哪入手,因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來,媽媽說:“花甲是指“60”歲了,古稀是指“70”歲了。現在,我終于有頭緒了,上聯“重開”就是,下聯兩個60,“三七歲月”是3×7=21歲,上聯的年齡是60×2+3×7=141歲,下聯:“雙慶”是兩個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聯的年齡是70×2+1=141歲,所以長老年齡是141+141=282(歲)。

      啊!原來數學是那么的有趣。

      四年級數學日記 52

      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它的用途十分廣泛。 星期天,爸爸帶我去專賣店買衣服,他挑中了一條褲子,標價286元。結賬時,爸爸用了會員卡可以打8折,這時他微笑著問我:“建樹,最近你不是學到了小數的乘法了嗎?你來算算這條褲子8折的`話要付多少元?比原來的價錢少多少元?我拿起紙和筆飛快地算起來:如果打8折就是286乘0.8等于228.8元。比原價少:286減228.8等于57..2元。我抬起頭來說:“8折要228.8元,比原價少57.2元,對嗎?”爸爸說 :“對的,你真聰明!”我忽然想到:當另一個乘數小于1的時候,它們的積小于第一個乘數。付完錢后,我們又來到了菜場。我們先到了水產區,準備買一條扁魚,我問阿姨:“扁魚多少元一斤?”她說:“8元一斤。”我挑了一條中等大小的扁魚,阿姨稱了下1.3斤。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1.3乘8等于10.4元,爸爸摸著我的頭說:“又對了!”阿姨收了我們10元,又送了我們幾根香蔥,付完錢后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小數的乘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我們要好好的學習和利用它。

      四年級數學日記 53

      6月6日星期三晴

      這幾天,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裝修,舅舅就約我和他一起去裝飾材料中心買裝修用的膠水。

      我和舅舅興致勃勃的來到裝飾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數不勝數。我們倆一路小跑地來到賣膠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兩種膠水:一種是199元3罐,另一種是299元7罐,兩種膠水質量和配方都一樣。舅舅問我:“你數學不是很好嗎,那你來算算買那種膠水合算?”我心里想:這兩種膠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錢根本除不盡,該怎么辦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這兩種膠水買成相同的數量,在一比較不就可以了嗎!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21,那就都買21罐。199元3罐的買21罐要199×7=1393(元)而299元7罐的買21罐要299×3=897(元),299元7罐的買21罐比199元3罐的'買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還是買299元7罐的合算。

      后來,舅舅表揚我說:“看來,你的數學知識還真不賴,以后一有數學問題,我都找你來解決!”聽了舅舅的話,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樣甜。

      四年級數學日記 54

      生活中與許許多多的數學信息,我們每時每刻也離不開數學!

      說到離不開數學我今天就發生了一件有趣的數學問題。

      今天等寬帶連接的時候我坐下來拿起媽媽給我買的加菲貓的幸福生活,看到了加菲貓的簡介,加菲貓2005年登上大屏幕時是它26歲生日我把這句話給媽媽說了,媽媽問我那現在是2013年,那加菲貓現在多大呢?我一聽是一個不錯的問題,于是我開始一年一年的`算2005年26歲,2006年就是27歲,2007年28歲,2008年29歲,2009年30歲,2013年31歲,2013年32歲,2013年33歲,2013年34歲,那加菲貓今年34歲,他也可是動物界的 文學家了呀!但是我這樣算太麻煩,我便思索起來05年到13年中間相差多少?我能用13減5就知道中間相差多少了13減5等于8,8年,我在用這8年加他現在的26歲不就知道他現在多少歲了嗎!8加26等于34,加菲貓今年34歲了,我知道怎樣算歲數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 55

      過年前,我們家里添了一位新伙伴,那就是我們家才買的雪佛蘭小型轎車。車是白色的,小巧玲瓏,最適合做我和媽媽的`代步工具了。

      我激動地坐上車,這兒摸摸那兒摸摸,感覺真不錯。這時我突然想到一個重要的問題,便問媽媽:“買車一共花了多少錢啊?”媽媽說:“具體我還沒有算清楚,你幫我算下吧!”

      “車價是55800元,增值稅是17%,但增值稅是賣家付的,我們要付的是車輛購置稅,這個稅是車價減去增值稅后的10%,還有交強險1000元,商業全險2500元,上車牌費175元,最后是我們的車內裝飾,包括太陽膜、地膠、座墊等等,一共花了1150元,不過我們的車還享受國家補貼3000元。現在你算算吧,我們的車一共花了多少錢?”

      這對我來說太簡單了,我馬上列出了算式并算出了結果:55800+[(55800-55800*17%)*10%]+1000+2500+175+1150-3000=62256.4元。

      看來,生活中處處是數學呀!

      四年級數學日記 56

      今天,是哥哥的升學宴,我負責準備獎品,于是,我和姐姐拿著媽媽給的`100元錢去超市選購獎品。

      因為,和媽媽事先有約定獎品的標準,要實用、質量好、不能貴、更不能超總預算,這對于我和姐姐來說是個大難題,在超市我們認真的選了好半天,反復看價格對比,才后選定要買的一、二、三、四等獎,分別是葡萄酒、水杯、藍莓汁、小碗。

      后決定,購買一等獎葡萄酒一瓶,單價20元/瓶,二等獎水杯兩個,單價15元/個,三等獎藍莓汁三瓶,單價6元/瓶,四等獎小碗四個,單價4元/個,由于我自己沒買過這么多東西,這下把我愁住了,幸虧在姐姐幫助下我才計算清楚,20×1+15×2+6×3+4×4,后總共花費84元,收款時付100元,找回16元。

      哥哥的升學宴搞得非常成功,獎品好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親戚們都夸我會買東西,我心里美滋滋的,非常有成就感。通過這次購物實踐,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主要是數學方面的,例如:兩位數乘法,連加法,100以內的減法等,生活中能用到的數學知識真是太多了,以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好數學,加油。

      四年級數學日記 57

      今天晚上,我剛好做完作業,此時,門鐘響起來了,我高興極了,因為我知道這是媽媽回來,媽媽好久也沒有跟我聊過天了。

      我在門鈴響起的5秒后從書桌上飛快地跑去開門,媽媽一進屋子里就對我說:嘿嘿,我拿了1盒日本巧克力回來哦!我馬上歡呼:好耶,媽媽真好,快,快給我吧!媽媽說:媽媽不好哦,我不能直接給你巧克力,你要回答我的問題才行哦。聽了這番話后,我心里想:又想考我,我才不怕!

      媽媽可是出題了:我看這次就出一個有關推理的問題吧。小明昨天就和小東說:昨天,我們家來了10個同學,我媽媽就拿出了一包糖果,里面有54顆糖,都拿去送給小客人了,但是每個人的數目的`不一樣,最多的那一個有10顆。小東聽見就立刻說:你騙人,你說了假話!我問你為什么小東說小明說假話?這時候,我便靈機一動,想到了我以前學過了簡單推理,這題還不是差不多嘛,我開始計算了:最多的拿到10顆,那么又不可以有重復的數,那么就假設是第一個拿了1顆糖,第二個拿了2顆糖第十個拿了10顆糖,那么就是1+2+3+4+5+6+7+8+9+10=55,啊!小明是在說謊,因為他說那包糖里一共有54顆,實際上一個人是要55顆,所以小明在騙人。

      四年級數學日記 58

      今天要期中考試了,我們都早早的來到學校。期中考試是對這段學習的一個總結,一定要考好啊,我默默地想著。此時,教室里已經人聲鼎沸了。

      一陣鈴聲霎時讓沸騰的學校安靜了下來,也好像在說:“同學們,開始考試啦,大家好好考吧!”上午考語文。監考老師拿著卷子來到了班上。考卷上的題不多,卻有幾道難題。大家個個開動腦筋,奮筆疾書,一道道難題都被攻破了。作文題目是《我的爸爸》,我很快就寫完了。時間飛快,感覺時間如流水一般走了。交完卷子,我一口氣就沖出了教室。

      下午,考數學。考試前,李老師讓我們齊讀數學書上的.概念。鈴聲調皮的打斷了我們齊刷刷的聲音。卷子很簡單,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奮筆疾書,一口氣拿了下來。答完卷子,我便開始一道題、一道題的檢查。這道題不應該是1/4嗎?怎么不寫成0?粗心啊。交卷后,李老師又來到了我們班,跟我們“對答案”。6、1/6、10、100……最后一道1875。耶!100分、100分。大部分同學尖叫了起來!

      太棒了!我們個個都洋溢著燦爛的笑臉,沖出了校門!

      四年級數學日記 59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玩二十四點,我們碰到了很多難題,但都被 一一化解了 。 比如 9,5,6,7。我想:這里面有個 6,只要有 4 就行了,可是, 9-5=4,7 怎么辦呢?7-5=2,9-2 又不等于 4,9×5=45,45÷ 7 還有余數,5×7=35,35÷9 也有余數,其他方法我也試過了,不 行,所以 9,5,7 根本不能算出 4。后來我轉念一想,如果把乘以 6 改成加上 6 就簡單多了,因為 7-5=2,2×9=18,18+6 就等于 24 了,所以這題的答案是: (7-5)×9+6=24。 還有 10,11,7,8.8 只要有個 3 就行了,可 11-7=4,10-4 又等于 6,10-7=3,11 怎么辦?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時,媽媽算出來,答案是(11+10)÷7×8=24,哎,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最后一題:8,13,4,3。 我想,有個 3,有個 8,就等于 24 了,可 13-4 不等于 1,所以乘法 不行了。用除法呢?這個想法啟發了我,我便想,13-4=9,9,8, 3 可不可以算出 24 呢?可以! 9×8=72, 72÷3=24,所以答案便是 (13 -4)×8÷3=24,媽媽靈機也想出來了。

      解法: (13-4)÷3×8=24,真有趣。

      四年級數學日記 60

      雙休日,許多商場都在打折,趁著這個好時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逛了“天虹”商場。

      在二樓,媽媽看中了 一件連衣裙,它的標價是五百二十元,售貨員說:“現在正趕上‘雙休日搞活動’,您可以選擇打八折或者滿二百返一百六十,兩種都差不多。”

      真的差不多嗎?我腦子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選擇打八折,那么就要花520×0.8=416(元)。而要是滿兩百返一百六十呢。我們要先付520元,之后會拿到160×2=320(元)的返券,那我們實際就花了520-320=200(元)。416和200比起來,當然第二種比較好。

      可是拿到返券之后呢?再買320元的`東西又可以返160元,而這160元的返券離200元只差200-160=40(元),你要是填上這40元買東西,就又可以返160元。你難道不心動嗎?可如果真這樣做,你就掉入一個無底洞,花200返160,花200返160……你永遠也花不完剩下的錢。

      商家為了賺錢可真是“費盡心機”啊!

    【四年級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四年級的數學日記06-11

    數學日記四年級10-11

    四年級作文數學日記07-20

    關于四年級的數學日記08-30

    四年級數學日記03-21

    四年級優秀數學日記04-07

    數學的日記01-30

    數學日記08-16

    [優選]四年級數學日記04-12

    關于四年級數學日記12-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色视频ⅹxxx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国产91大片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日韩三级精品|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入口| 秋霞午夜鲁丝片午夜精品久|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免费视品|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