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上調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世界各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有三種模式,可概括為傳統型、國家統籌型和強制儲蓄型。YJBYS小編為大家搜集了一篇唐山2016人社部會議提出的“養老金再上調 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等”,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社會保障與群眾幸福安康息息相關。昨日,從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將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改革等多項措施,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按照中央和省部署,今年,我市將全面啟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改革,市縣兩級將通力配合,制定好方案,積極穩妥實施;
將研究完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實施辦法,修改完善醫療保險定點醫藥機構準入管理辦法,落實全省統一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目錄》;
推動多險合一經辦,各縣(市)區“養老、工傷、失業”保險信息管理系統3月底前將全部上線;
探索將離退休生存認證、失業人員報到延伸到社區管理,開展退休信息提前認定試點;
鼓勵探索柜員制管理服務模式;
完成擴面征繳任務,逐步實現用人單位全險種參保、全員額參保;
抓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2連調、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同步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再次提標工作,適當提高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保障水平。
國家將推出總體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制定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政策、遺屬待遇和病殘津貼政策等重大改革舉措。我省將全面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針對這一系列將要出臺的社會保障工作改革方案及部署,今年,我市將有針對性地做好調研、測算等準備工作,配套政策一經出臺,將迅速落實。
拓展
我國的養老保險以1951年2月26日政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為起點,經歷了幾十年風風雨雨,其發展可概括為四個階段:1951-1965年為養老保險制度的創建階段。該階段以政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為標志,主要工作是著手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并逐步趨向正規化和制度化。1966-1976年是養老保險制度嚴重破壞階段。當時中國社會保險事業與全國社會經濟文化一樣遭受到嚴重破壞,社會保險基金統籌調劑制度停止,相關負擔全部由各企業自理,社會保險變成了企業保險,正常的退休制度中斷。1977-1992年為養老保險制度恢復和調整階段。在十年動亂結束后,我國采取漸進的`方式對養老保險進行了調整,恢復了正常的退休制度,調整了養老待遇計算辦法,部分地區實行了退休費統籌制度。1993年到現在是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創新改革階段。本階段主要是創建了適應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改變了計算養老金辦法,建立了基本養老金增長機制和實施了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最終基本建成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養老金上調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關文章:
甘肅養老金上調09-25
北京養老金上調10-09
養老金上調消息12-18
江西養老金上調09-07
河北養老金上調01-22
養老金上調疑問解答09-10
有關養老金上調參考09-04
天津2017養老金上調06-17
養老金上調細則09-11
廣州養老金上調新聞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