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多省市首次下調養老保險費率「解讀」
導讀:社保降費政策正逐漸落地,目前已有上海、重慶、四川、新疆、山西、陜西、天津、湖北等10多個省份出臺了本地的社保降費方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地方集中開啟新一輪社保降費
待遇不會隨之降低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社保降費政策正逐漸落地。目前已有上海、重慶、四川、新疆、山西、陜西、天津、湖北等10多個省份出臺了本地的社保降費方案。多地強調,降低社保費率,不會影響職工的社保待遇。4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5月1日起兩年內,一是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把繳費比例降到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并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到19%。二是將失業保險總費率由現行的2%階段性降到1%至1.5%,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
這兩項措施的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各地社保降費方案陸續出爐,社保降費方案不只局限于降低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費率,一些地區還提出了降低醫療保險費率,有些地區是有條件的降低了醫保費率。此外,還有的地區降低了生育保險、工傷保險費率。對于下調社保費率,民眾最為擔心的問題是未來社保待遇會不會隨之降低。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就此做評:既要降費率又要保待遇,需要找準平衡點。
王國軍:大家可能會擔心在費率調低之后會不會待遇被降低,實際上這個擔心沒有必要,因為,第一,本次的降幅不大,而且是逐漸降低,范圍也不是很寬,所以存在承受力。第二,養老保險已經12連漲,在降低費率之后,漲幅可能會縮小。第三,我們還有開源,雖然在新常態下GDP的增長可能不像以前那么快,但能保證6%到7%的水平,經濟發展會使社會保險的資源進一步豐富。
社保繳費基數怎么算?
費率降了,繳費基數升了
據騰訊財經報道,實際上,我們社保繳納的具體金額不僅和繳費比例有關,還和繳費基數有關(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具體來說,有三種情況:
(1)職工工資收入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于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隨著地方平均工資的出爐,各地社保繳費基數也迎來了新一輪調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江西、上海、山東德州等地陸續上調了社保繳費基數。因為各地平均工資都有所增加,所以社保繳費基數也是連年上調,以天津為例,其職工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從1998年的2100元、290元,提高至2015年的14058元、2812元。
為何有人不愿交社保?
相較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更具當期效益,收入較低的員工繳納醫療保險時都較積極。但對于高收入員工來說,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力度并不能令他們滿意,他們更多地依靠商業保險,以滿足其高端醫療的.需求。除此之外,延遲退休的政策實施也是一大影響,延遲退休實質是延遲領取養老金,很多收入較高的員工,認為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幾乎沒有作用,他們靠的是儲蓄、靠投資養老。據人社部門透露,在一些流動性較強的行業,一些農民工也有不愿參保的現象。“有三家磚窯廠沒有給員工參保,其員工來自云南、貴州等地,我們要求老板給這些員工參保,但老板卻面露難色,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些員工自己不愿參保,理由是參保后自己也要掏錢”。人社部門介紹,少數單位為減少用工成本,員工流露出這種意向后,不僅沒有及時予以教育,反而表示沉默,甚至主動與員工偷偷簽訂“協議”:不辦社保,每月增加100元或200元。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步履維艱,百姓收入預期下降,使得社保繳費率過高負擔更加明顯凸顯出來,交的多但回報時間太長,也是斷繳的原因之一。目前發達國家所確定的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費率一般為10%,國際警戒線為20%。在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社保費率超過40%,其中10個國家在歐洲,另外一個就是中國大陸了。從職工來講,一月薪酬扣除社保繳費后剩不了幾個銅板,大家當然不愿意交社保了。
【2016年多省市首次下調養老保險費率「解讀」】相關文章:
關于河南下調養老保險費率的報告11-19
關于上海下調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費率水平11-17
四川下調失業保險費率11-22
10個省份下調失業保險費率11-16
鄂爾多斯市失業保險費率下調11-21
浙江省失業保險費率下調為2%11-19
關于江蘇太倉失業保險費率下調的參考11-19
江蘇常州失業保險費率下調退費時間11-17
12個省市再次養老金上調示范08-28
最新養老金上調消息:各省市養老金政策細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