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浙江省醫保家庭共濟 進入全民醫保時代
近日,浙江省人社廳和相關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調整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有關政策的通知》。根據規定,8月起,浙江實行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政策,個人賬戶歷年結余資金可以支付配偶、子女、父母的醫療保障費用。實行家庭共濟的近親屬應為該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針對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浙江省人社廳相關部門負責人。
1問為何要搞家庭共濟
調整個人賬戶,激活沉淀資金,優化參保人員財務資金安排
記者:浙江推行家庭共濟的背景是什么?
浙江省人社廳相關部門負責人:截至2015年,浙江省基本醫保參保人員5195萬人。其中,職工醫保1993萬人,居民醫保3202萬人;參保率達到96%以上,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全省已經進入全民醫保時代。
同時,個人賬戶的歷史使命已經發生了變化。“十二五”期間,浙江建立了醫保門診統籌政策,用于保障職工門診看小病之需,基本替代了原先個人賬戶在整個職工醫保制度中的作用。
目前個人賬戶資金沉淀比較嚴重。一方面,由于門診統籌制度建立,原先要由個人賬戶支付的治療費用可以從門診統籌基金中列支,造成個人賬戶資金花不出去,積累了大量沉淀資金。以浙江為例,2015年全省個人賬戶收入224億元,支出166億元,當年結余58億元,累計結余300多億元;個人賬戶累計結余資金已經占全省職工醫保基金累計結余的30%。換句話說,這部分寶貴的資金已經成為“死錢”。
記者:為什么要實行家庭共濟政策?
浙江省人社廳相關部門負責人:原因之一是因為補丁式修補方式導致了個人賬戶支出科目比較混亂,并且支出范圍往往也只限于醫保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容易造成在實際操作中參保人員在看病報銷時明明個人賬戶上有錢,卻還要自己掏現金支付。很多群眾認為,個人賬戶既然歸自己使用,何必設置那么多令人費解的條條框框。在實踐中由于群眾對個人賬戶政策不理解,在社會上出現了要求個人賬戶直接取現、個人賬戶用于健身消費、個人賬戶用于購買生活用品等不合理要求。
通過調整個人賬戶激活沉淀資金,可以進一步優化參保人員就診時財務資金安排方式。
同時,按照社會保險法、國家和省職工基本醫保制度相關規定,個人賬戶資金在本質上屬于可繼承的社會醫療保險基金。因此,這個屬性就明確了個人賬戶資金的兩個特征:一是個人賬戶屬于社會醫療保險基金,個人賬戶目前只能用于醫療費用支出;二是個人賬戶具有可繼承性,具有一定私人屬性,因此在醫療費用開支方面更接近于現金功能。
【浙江省醫保家庭共濟 進入全民醫保時代】相關文章:
福建醫保家庭共濟是一張醫保卡全家通用嗎06-26
杭州醫保共濟賬戶怎么弄10-04
福莆寧嵐醫保進入“同城化”時代03-12
醫保異地結算進入落實階段11-03
浙江省醫保新政策解讀03-16
中國進入全民職業規劃時代09-30
全國醫保異地結算進入落實階段08-08
2016醫保改革:城鄉醫保并軌12-14
區醫保和市醫保的區別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