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異地醫保報銷比例
異地醫保是近年來大家關注的焦點,那么湖北異地醫保報銷比例為多少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5年家住咸寧的李家傳從武漢陸軍總醫院出院了。讓他高興的不僅是身體康復,還有原來繁瑣的醫保報銷手續不復存在。“直接刷醫保卡結算,不用回去報銷,真的很方便。”
2014 年底,我省全面實現醫療保險全省范圍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也就是說,全省所有參保人員,只要持社會保障卡或身份證,就可以在全省50家定點醫院異地就醫, 并即時結算。此次出院,李家傳只需要結清個人應負擔的部分費用,其余費用由醫保經辦機構和定點醫院直接結算。
68歲的李家傳,去年9月在咸安醫院檢查發現患肝癌。和家人商量后,他于2015年1月8日到武漢陸軍總醫院做肝癌介入治療,后辦理出院手續。“總共花了22000多元,自己出了5700元,當場結算,前后僅用一刻鐘,蠻快!”李家傳說。
據統計,2015年,我省各市(州)有3.53萬人次實現異地到武漢市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即時結算率達到97.2%,結算醫療總費用9.4億元,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66.2%。
李家傳說,4年前,同樣到武漢看病,他不但自己先掏錢墊付,拿票據回咸寧報銷時,還遇到不少麻煩,“不是資料沒拿齊,就是哪里少蓋了個章,來回折騰好幾次,費時又費力。”
2015年,省政府把省內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算納入為民辦實事承諾之一。省人社廳根據異地就醫人員流向、醫療機構專業特點及區域分布,在全省確定了50家醫療定點服務機構,為異地就醫人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人社部門還建立了省級異地就醫網上監控系統,通過全省統一的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材料)項目、服務設施標準、疾病代碼庫,醫保醫生數據庫,按照監控規則,實現對全省異地就醫醫療服務行為網上監控,并對醫生違規現象即時提示和控制,確保基金的安全運行。“2015年底,‘聯網結算’將覆蓋全省各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讓更多患者受惠。”省人社廳表示。
報銷比例及流程
報銷時需攜帶以下資料:1.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的原件;2.定點醫療機構專科醫生開具的疾病診斷證明書原件;3.門診病歷、檢查、檢驗結果報告單等就醫資料原件;4.財政、稅務統一醫療機構門診收費收據原件;5.醫院電腦打印的門診費用明細清單或醫生開具處方的付方原件;6.定點藥店:稅務商品銷售統一發票及電腦打印清單原件;7.如果是代人辦理則需要提供代辦人身份證原件。
帶齊以上資料到當地社保中心相關部門申請辦理,經審核,資料齊全、符合條件的,就可以即時辦理。申請人辦理門診醫療費用報銷時,先扣除本社保年度內劃入醫療保險個人帳戶的金額,再核定應報銷金額。
住院醫保報銷流程及注意事項:
1.入院或出院時都必須持醫療保險IC卡到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管理窗口辦理出入院登記手續。住院時個人先預交醫療費押金,出院結帳后多還少補。未辦理住院登記手續前發生的醫療費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因急診住院未能及時辦理住院登記手續的,應在入院后次日憑急診證明到醫療保險管理窗口補辦住院手續(如遇節假日順延),超過時限的醫療費自負。
2.參保人員住院后統籌基金的起付線:起付線各地標準各有不同一般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在一個基本醫療保險結算年度內,多次住院的醫療費累計計算。
3.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轉診或轉院的,須經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副主任醫師或科主任診斷后提出轉診(院)意見,由所在單位填報申請表,經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報市(區)社保機構批準后辦理轉診(院)手續。
轉院限于省特約醫院,其費用先由本人墊付,其報銷標準要先自負10%,再按本地規定計算可報銷金額。
4.在定點醫療機構出院時,各定點醫療機構會按照相關政策計算醫保報銷金額和個人應該自付的金額,其報銷金額由定點醫療機構和市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結算,個人應該自付的金額由定點醫療機構和參保人員本人結算。
延伸閱讀:湖北明年起統一城鄉醫保 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湖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湖北省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2017年全省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完成合并,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住院報銷比例統一在75%左右。
根據方案,今年8月底前,完成機構、職能、人員整合和資產移交工作;9月底前,研究制定城鄉居民醫保相關政策;年底前,完成對城鎮居民醫保基金和新農合基金的審計、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開發和與醫療機構系統對接工作;2017年,全省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管理體制方面,將衛生計生部門承擔的新農合管理職能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承擔的城鎮居民醫保管理職能合并,統一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承擔。將衛生計生部門有關新農合的機構、編制、人員、經費整體劃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機構整合后至新制度運行之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統一管理,分別運行,獨立核算。制度整合期間,不得調整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
整合后的醫保制度覆蓋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繼續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鼓勵集體、單位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給予扶持或資助。另外,還要統一保障待遇,包括起付標準、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等,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
拓展:
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一、城鎮醫保報銷比例。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準補足差額。
1、學生、兒童。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650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5%。
2、年滿70周歲及以上。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650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5%。
3、其他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659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0%。
二、職工醫保報銷比例。一般來說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有所不同,因此報銷比例也有所差異,以下就北京職工醫療保險保險比例情況進行說明。
上了醫保后,如果是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后,18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如果是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
而無論哪一類人,門診、急診大額醫療費支付的費用的最高限額是2萬元。舉例來說,如果您是在職職工,在門診看病的花費是2500元,那么700元的部分可以報銷50%,就是350元。
如果是住院的費用,2009年一個年度內首次使用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時,無論是在職人員還是退休人員,起付金額都是1300元。而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醫療費用,起付標準按50%確定,就是650元。而1個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住院費用)最高支付額是7萬元。
住院報銷的標準與參保人員所住的醫院級別有關,如住的是三級醫院,從起付標準到3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5%,也就是報銷85%;3萬元到4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0%,報銷90%;超過4萬元到最高支付限額部分的費用,則95%都可以報銷,職工只要支付5%。而退休人員個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職(就是上述的)職工的60%,但起付標準以下的,都由個人支付。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主要是一些非臨床必需、效果不確定的診療項目以及特需醫療服務的診療項目,包括服務項目類如掛號費等,非疾病治療項目類如美容等,治療設備及醫用材料類助聽器等,治療項目類如磁療等以及其他類如不孕癥治療等。
【湖北異地醫保報銷比例】相關文章:
異地就醫醫保報銷比例12-23
關于異地醫保報銷比例12-21
異地醫保報銷比例介紹12-19
異地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12-22
異地醫保報銷比例有多少12-20
異地醫保報銷比例及報銷步驟須知08-08
廣東職工醫保異地住院報銷比例12-19
異地就醫醫保報銷比例及流程201708-22
上海醫保異地就醫報銷比例及流程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