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抗洪救災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抗洪搶險、防汛救災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重要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搜集的抗洪救災先進集體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抗洪救災先進集體事跡材料范文(一)
日前,一場百年不遇的洪災侵襲##,造成礦區高壓供電線路##線、鳳煤線中斷,礦井透水巷道被淹,生產供電設備受到損壞,地面山體滑坡20余處,道路堵塞10多段,堆積物300多噸,生產原料被沖失,廠房、風機房、配電房、炸藥房、鍋爐房等墻體、圍墻被沖垮,化驗室、配電室、招待所、居民房被淹10余處。在災難面前,涌現出一支抗洪搶險隊伍,他們用熱血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時代之歌!他們的先進集體事跡材料如下:
讓我們記住:
災情發生在凌晨。7月17日凌晨,夜黑風大、浪高風急、風雨交加的黑夜,閃電刺破天空,雷聲炸響平地,暴雨傾盆強降,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了地處##區青木關鎮的##公司礦區。這是繼7月5日、7月8日之后,再次遭受的特大洪災。頃刻間,洪水暴發、礦井透水、山體滑坡、巖石裸露、道路堵塞、樹木倒塌、堡坎塌方、路面水位猛漲,超歷史水位。暴雨挾著淫威,洪水裹著猙獰,職工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洪災無處不在,全礦區停電停產,抗洪搶險進入最危急時刻。
決策帷幄在現場。災情就是命令。大約4時30分,公司黨委書記##、經理##冒著暴雨,趟過橫穿礦區老成渝公路上的積水,急奔公司安全生產調度室,副經理陳福啟、巫祥毅等公司領導隨后趕到。“有沒有情況?”陳書記直問調度員,“還沒有災情消息”調度員回答。看見調度室外公路地面洪水不斷上漲,陳書記說:“不好,要出事”。經理##命令調度員:“通知撤出礦井、水泥廠生產作業人員,抽排水泵房留人值班”。“機關全體中層干部和“三防”搶險隊員快速到調度室報到”。公司領導心急如焚,經過5分鐘的短暫碰頭后決定:啟動雨季“三防”搶險預案,成立抗洪搶險領導小組,指揮中心設在調度室,由##書記和陳福啟副經理坐陣調度室指揮。同時,公司6位領導進行了明確分工,##經理負責指揮水泥廠、礦井抽風機房、炸藥庫房及恢復供電的搶險;##書記負責全面組織協調、宣傳發動、內外通聯、治安穩定等工作;陳福啟、巫祥毅副經理負責礦井搶險、調運搶險物資;陳能淑副經理負責水泥成品、原煤產品保護,籌集搶險資金;張明群工會主席負責生活后勤保障。
黨委書記##面對300多名穿好工作服待令的各路搶險隊員作了戰前動員:抗洪搶險、防汛救災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重要工作,不僅是對我們各級領導班子把握大局、正確決策能力的檢驗,也是對我們每一個黨員先進性、每一個干部示范性和職工敬業精神的檢驗,我們要發揚##人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協作、特別能奉獻的“五鐵”精神,與洪水搶時間、爭速度,保護企業和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要經受考驗。
經理##強調:全員抗洪“不淹井、不毀廠、不傷人”,把洪災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我們堅決服從指揮”,黨員、干部、職工的回答在空中回蕩。##公司進入抗洪搶險的緊急狀態。
抗洪搶險在一線。“暴雨持續強降,洪水洶涌咆哮”。##經理挑選了幾位“精兵強將”分赴礦區各廠、點觀察災情。
“嘟”、“嘟嘟”,調度室電話急促響個不停。“請講”,陳福啟副經理抓起話筒,“井下+130二水平水位猛漲”、“多少?”,“每小時1公尺多”。“快,啟動二水平3號、4號、5號、6號水泵和井筒1號、2號、3號、4號潛水泵向井筒外的公路上抽排水,各泵房、排水點,實行電工、水泵工24小時“雙崗”值班”。礦井8臺備用水泵全部啟動抽排水。綜合隊花燁、張順模、文昌平輪流在井下各泵房觀察水位,組織搶運設備。“指揮中心,二水平涌水量現在已達800多噸/小時,怎么辦?”。陳福啟副經理調集采煤隊搶險員裝運沙袋300多袋,在+130二水平主石門筑牢1.5米高的水閘墻,把外大連的透水擋在+130二水平風門以南400多米巷道和延深工程井底車場,緩解了+130水倉排水壓力;“三水平水勢上漲”,“二水平排水太慢”,“三水平兩臺泵暫停一臺向二水平的抽水泵”,“啟用-30水平南翼水閘墻,堅決保證不淹井”。-30三水平南翼石門以內巷道被淹800多米,采區配電所、四石門文秘雜燴網空壓設備、電機等損壞。綜合隊職工陳東、彭岳杰、謝光華、鄭應杰連續四天四夜堅持在井下抽排水,保證了礦井排水渡汛。
“水泥廠、炸藥庫、風機房,匯報情況”。由于通訊網絡中斷,##書記手持對講機,冒雨站在急流洪水和泥濘中,不停呼叫著各個觀察點人員。
“快點,炸藥庫圍墻沖垮了”。派往炸藥庫的守護員急來報信。20多名機關、掘進隊、采煤隊人員跑步到炸藥庫房,圍墻已被沖垮,大量的石塊、樹木、樹枝、泥沙堵住了炸藥庫纖絲門,圍墻內洪水上漲。見此危情,生產科長等機關人員,不顧個人安危,翻墻跳進1米多深洪水的圍墻內,鑿墻開口泄洪。撬開炸藥庫房門,搶運存放的2822.7kg炸藥和6888發雷導管,保住了炸藥庫房。
“鍋爐房背墻被泥石流沖垮了”。掘進隊黨支部書記張登模、延深隊長張光明帶領20多名掘進隊搶險隊員趕到鍋爐房,看見轉眼間堆積的1300多方泥石,堵塞了排水溝,鍋爐房已淹1米多深,引風電機等設備被淹,“挖道開溝排水”。共產黨員王長富第一個破窗翻入已淹1.5米深的房內清除門口堵住的泥沙、樹枝等雜物,隨后5名職工也翻進房內幫助泄洪。室外職工揮舞鐵鏟、掏扒等工具排水。鏟不動了,用手搬石頭,樹木長了,兩人扛,手破了、衣褲濕透了,絲毫不顧。經過1個多小時,搶挖出一條30多米長的排水溝,引開了洪水。由于淤泥、雜物太多,繼續采取兵分四班,二十四小時輪流清運淤泥。
“快來人,風機房后墻倒了”。洪水摻雜泥石直撲風機房配電室,洪水已浸入配電室內1米多深,采煤隊黨支部書記陳勇等搶險隊員兵分兩組,一組疏通排水溝,另一組挖掘水道排水。
“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水泥廠發生20多處山體滑坡,化驗室進水,全廠路道多處堵塞”。“快,組織搶險”。曹廷懷廠長帶領水泥廠職工疏通防洪水溝,加固擋水墻,清運淤泥,搬移橫倒在公路上的樹木,疏通路道。副廠長趙碧新帶領電鉗人員搶運設備;
“不得了,洪水、泥沙沖進招待所,已經淹起了”。經理##聞訊,帶領20多名干部、掘進隊、采煤隊職工冒著雷電、暴雨趕到招待所搶險,由于招待所樓房背面與正在建設中的.遂渝高速公路的一座樓梁不到10米距離,從后山和高速路水溝沖下的洪水、泥沙、石塊直沖橋下的招待所。情況萬分危急,張有平等10多名黨員、職工不顧個人安危,搶挖排洪水溝,有的手打起了血泡,皮破了忍著痛,有的鞋被沖走了,腳被劃破了皮。經過20多分鐘的頑強奮戰,洪水順著一條1米多寬、20多米長改道后的水溝流出招待所,住在招待所內的職工家屬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領導關懷在險區。“當暴雨襲來時,你們不等不靠,在礦黨政的有力領導下,廣泛發動干部職工,發揚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積極有序的開展抗災自救,將暴雨造成的損失降低到了最大限度”,“礦業公司黨政得知你礦遭受暴雨襲擊后,非常關注,關心礦區的災情和職工群眾的安危”。永榮礦業公司黨委、行政、工會發來了慰問電;能投集團、重煤集團領導吳連帆、蒲恒榮、楊鏡璞、劉萬學、張應勤和永榮公司領導段先久、何代華、倪明開、楊天國、林成光、唐太林、黃華良、唐澤和等及機關部室人員先后來到礦區或打電話、發短信察看、詢問災情,慰問受災職工群眾。何代華總經理得知機電技術力量不足后,安排韋家溝煤礦、永川煤礦派來了10多名精干的電鉗人員。公司廣播站每天不停地報道各級領導的關懷、抗洪搶險一線的消息,播放“永榮礦業公司慰問電”、“##公司關于開展抗洪搶險生產自救的通知”以及“為了誰”、“咱們工人有力量”等歌曲和抗洪搶險口號,極大地鼓舞了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的斗志,涌現出了許多感人的場景和動人的事跡,真是不勝枚舉。
洪水無情襲家園,眾志成城譜新曲。“抗洪搶險”成了##人的共識。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危難之時,共產黨員站得出、看得見、行得正,廣大干部、職工沒有退怯,而是服從命令、聽指揮,“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顧不得寒冷、顧不得疲勞、顧不得休息、顧不得饑餓、顧不得回家,困了打個盹,渴了喝口水,沒有叫一聲苦,沒有叫一聲累,洪水淹沒了住宅,泥石推倒了房屋,職工家屬含著辛酸住進了俱樂部“大棚”,沒有誰扭鬧領導,一位老工人拉著##書記的手激動地連聲說道:感謝組織,感謝領導。供水管道被泥石推斷,職工居民停水后沒有怨言,自發地找水源。
“人心齊、泰山移”。當暴雨襲來,洪災發生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表現出不畏困難、不畏艱險、不畏洪魔的氣概,這充分體現出##公司黨政堅持不斷抓思想教育、抓作風示范、抓紀律保障、抓隊伍建設的結果,每一個黨員、干部、職工心系企業、關心企業、愛護企業,舍小家、顧集體,同舟共濟譜寫了抗洪搶險樂章。正如黨委書記##說道:##公司的發展凝聚了職工,有了這支戰無不勝的力量,我們一定會取得抗洪生產自救的最后勝利,##公司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抗洪救災先進集體事跡材料范文(二)
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漲,一場無情的洪水襲卷了淮河流域。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上窯鎮黨委、政府率領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災后積極開展生產自救,贏得了抗洪救災工作的決定性勝利。
在這場與天的搏斗中,上窯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當作最高原則,把抗洪救災工作當作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情發生伊始,上窯鎮防汛指揮部就緊急召開會議,傳達通報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項工作,全面啟動上窯鎮防汛應急預案三級響應。隨著災情的日益嚴峻,田家庵水位達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鎮防汛指揮部把辦公室遷至防洪堤壩上,鎮領導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線指揮防汛,機關同志一律在單位待命,隨時準備上堤。鎮防汛指揮部采取集中到會議室開會、在堤壩開庵棚碰頭會、電話通知等形式,一直堅持每天至少開一次調度會,及時傳達貫徹區會議精神,布置落實防范措施。堅持24小時帶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時通報制。鎮領導班子每人做了細致的分工,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主要領導親臨一線指揮,堅持24小時不間斷拉網式巡堤查險,并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每人。
鎮黨委、政府本著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在防汛指揮中堅持“四個寧可”,即:寧可把防汛問題估計得更重些;寧可把物資儲備得更充足些;寧可把應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寧可把應對防范工作組織安排得更細致些。為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勝利,確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窯段安全渡汛,鎮政府按要求備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編織帶60000條,草袋5000條,木樁3000根,鐵絲200公斤,碎石400余噸及錘、鉗、鍬、鏟等各類工具。組織機關干部奔赴堤壩和各村防汛群眾一起運送防汛物資,搭設防汛庵棚。提前組織群眾2000余人上堤,全線鋪設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壩。僅用一天時間就鋪設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壩2000多米,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于實行了領導帶班和24小時拉網式巡查,對于險情,做到了及時發現,及時處理。7月12日,巡堤人員發現幸福灣排澇站有兩處管涌。鎮主要領導聞訊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緊急抽調100余人,實施緊急搶險,經過3個小時的努力奮戰,終于排除了隱患。7月13日凌晨,巡堤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一處細小管涌,管涌口僅一指來寬,若不及時處理,后果不堪設想。由于巡堤細致,發現及時,處理得當,這一險情被迅速撲滅。
7月12日,田家庵水位達到23.68米,超行洪水位1.18米,創造了上窯鎮防段23.68不破壩的歷史新紀錄。
大汛當前,團結協作是奪取抗洪救災全面勝利的根本保證。鎮領導班子成員始終站在抗洪一線的最前沿,一些黨政領導已經在大堤上堅守了6天6夜,從未回家一次,為廣大干群做好表率作用。機關4名同志帶病上堤,輕傷不下火線,24小時堅守在大壩上。鎮黨委書記李保安帶頭扛起了土袋,和廣大群眾一起穿梭在筑壩的大堤上。在廣大黨員干部在鼓舞帶動下,群眾的抗洪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幾千人的護堤大軍中,有年逾70的老者,有數十名婦女同志,還有無數自發趕來的群眾。原本需要兩三天才能完成的鋪設防浪布、加高加固工作,僅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全部完成。
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救災工作。受嚴重內澇的影響,我鎮受災人口已達5800多人,受災面積達到1.3萬畝,直接經濟損失990萬元。針對此情況,黨委政府緊急啟動救災應急預案,成立了鎮救災辦公室,由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組成,密切關注受災群眾的生活,保證群眾有房住、有飯吃、有水喝、有病能醫。鎮民政部門每天都要下村查訪災情,做到災情每天一上報,保持信息暢通無阻。我鎮云南崗村內澇災害最為嚴重,全村共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目前已有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被水圍困,村民進出云南崗村的兩條路已被洪水淹沒。鎮政府及時準備了兩艘小船和兩個竹排幫助轉移群眾,搶救糧食和群眾財產。同時在云王小學設置了災民安置點,并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安排專人幫助群眾搬遷,現僅云王小學已轉移安置群眾50戶170多人,鎮民政部門及時送去了群眾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藥品,并聯系區衛生防疫組深入災區開展防疫工作,妥善安置災民生活,做好災民的思想穩定工作,動員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確保災區社會治安穩定。
受嚴重內澇的影響,截止7月底,我鎮受災人口已達2.3萬人,受災面積達到2.7萬畝,全鎮11個村,1個社區均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100萬元。鎮黨委政府把救災工作擺到了當前工作的第一位,緊急啟動救災應急預案,設置災民安置點4個,轉移受災群眾兩千余人,安置群眾近500人,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和援助。為了保證受災群眾有房住、有飯吃、有水喝、有病能醫。我們為災民安置點配備了必要的生活用品,發放米、面、糧、油。重新打深井,建水池,保證災民飲用水安全。在安置房安裝了吊扇,向災民免費發放防暑降溫藥品,對環境衛生和飲用水進行消毒,注重做好災后防疫工作。在受災最為嚴重的云南崗村,全村共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有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被水圍困,村民進出云南崗村的兩條路已被洪水淹沒。鎮政府及時準備了兩艘小船和兩個竹排幫助轉移群眾,搶救糧食和群眾財產。由于救災工作安排的細致,采取的措施得當,災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眾的情緒平穩,災區社會治安穩定。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準備災后生產自救工作,一但洪水退去,立即組織進行農作物補種,盡量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2016抗洪救災先進集體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公司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3-08
三八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2-12
三八紅旗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2-09
巾幗三八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2-09
學校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12-25
公司女職工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3-03
三八先進集體主要事跡材料02-09
三八節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2-11
女工先進集體事跡材料(通用6篇)02-11
三八紅旗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