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疆戰士先進事跡材料范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跡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后進的作用。一般事跡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留疆戰士先進事跡材料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南疆這片熱土上,有這么一群人兒:他們長得很黑,看起來很“土”,整天奔波在田間地頭,像農民卻又不是農民;他們學歷不高,但是懂多種技藝知識,像老師卻又不是老師。他們就像沙漠中的一粒粒沙子,大海中的一滴滴水珠,森林中的一片片樹葉,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他們都有一個樸實的名字——留疆戰士!
“基層群眾的事,也就是我們的事。”這是無數留疆戰士深入基層后的口頭禪。為了讓更多的南疆各族群眾深切感受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住上寬敞明亮的暖心房,留疆戰士們堅決貫徹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時刻把基層群眾的冷暖銘記于心,從未有過絲毫的懈怠。
溫宿縣古勒阿瓦提鄉黨委書記孫有佩同志就是留疆戰士中的'一員。自決定成為一名留疆戰士,他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經常深入群眾當中,聽民意、解民需,為民辦好事、實事,憑借著一口流利的維語搭建起了他和農民之間的溝通連心橋。每當村民提起孫有佩書記時,“亞合西”聲不絕于耳。在扶貧工作中,他為自己包聯的貧困戶購買了價值5000元的磚頭,解決了貧困戶的實際困難,讓貧困戶住上了舒適溫暖的安居富民房。為了讓內地來的大學生在南疆基層工作有動力,他經常與內地大學生談心,將自己的工作經歷講給大家聽,真真切切地使得他們甘心扎根基層,奉獻青春。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是鄉鎮工作最真實的寫照。留疆戰士們每天都要應對很多的工作,但他們立足崗位,吃苦在前,在為民服務中不僅戰勝了“條件苦、任務重、矛盾多”的艱難,而且也展現了“比成績、比貢獻、比作為”的工作熱情。每當夜深人靜時,鄉政府辦公樓總會有燈亮著。看!那不是第26批留疆戰士李貴忠嘛,雖然是留疆戰士中年齡最小的,但是他對待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態度,讓我看到了新疆“白楊精神”。為了讓農民早日拿到棉花補貼,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惠民政策帶來的益處,他日以繼夜算好“棉花賬”的每個數目,爭取不在細節上出錯的同時,還不厭其煩地給農民宣講各種惠農惠民政策,讓來訪的農民從真正意義上懂得了“惠從何來,恩向誰報”。
艾青曾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是啊,正是因為對黨和國家的一片赤誠之心,他們才把愛民、為民、助民當做基層工作的奮斗目標,將自己的足跡深深印刻在南疆鄉鎮的每一寸土地上。他們就是這樣一群可愛的人,終日忙忙碌碌,卻又不求所獲;終日穿梭在地里田間,被南疆土地上的農民親切的稱為自己的“巴郎”。正因為有這樣的一群人,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正日以繼夜地擼起袖子加油干;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充滿活力的人,南疆這片土地才能盛放團結之花、幸福之花、和諧之花。
人生因成就夢想而精彩。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和富民政策,讓留疆戰士在南疆這片熱土上有了展示自我才能的廣闊天地,得到實現自我價值的難得機遇,“十八歲那年,我們可以為了國防的建設參軍入伍,現如今,我們同樣可以為了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繼續奉獻,揮灑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革命軍人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兄弟們,為了我們曾經奉獻過血和淚的第二故鄉——新疆,為了祖國和人民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讓我們同心共濟,在南疆這片土地上再創佳績!”
不論我從哪里來,我是一名驕傲的留疆戰士,下一個會是你嗎?
【留疆戰士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相關文章:
個人安全先進事跡材料范文12-31
大學個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12-23
健康家庭先進事跡材料范文12-16
環衛個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12-01
先進少先隊員事跡材料范文11-19
文明個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11-17
醫保個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07-04
先進車間事跡材料12-07
學校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12-25
學校先進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