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么相關的事跡材料到底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
呂xx,女,1986年7月生,中國共產黨黨員,薛城區巨山街道國運社區第一網格網格員。作為一名網格員,對社區底數清、情況明,熟知網格內人口、樓棟、個體商鋪、商場、矯正人員、殘疾人、刑釋人員、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涉毒人員等基本情況。
呂xx充分利用新媒體,創辦社區公眾號,公布個人微信號,宣傳政策法規、社區新風尚、移風易俗等。同時,建立治安警衛微信群,方便聯系通報。舜天小區居民電動車放在路邊不安全,她聯系物業在小區空地規劃出一處電動車存放處,居民反映這樣安全又方便!利用公眾號推送防范小知識,增強居民防護意識,及時排查網格內各種安全隱患。對不熟悉手機老人她也忘不了,制作愛心聯系卡發放到老人手中,以便及時聯系。
呂xx責任心強,能積極主動排查各類矛盾糾紛、為群眾排憂解難,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李家包子鋪凌晨三四點鐘啟動機器工作,影響居民休息,得知情況后,她多次上門調解,把居民和商鋪老板拉在一起做思想工作,最終大家握手言歡。作為社區和居民之間“連心橋、傳話筒”,平凡崗位上,始終心系群眾,能為群眾辦實事,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先進性,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2
xx街道xx村的一名村級網格員。自2018年擔任村級網格員以來,積極深入村莊開展服務工作,服從上級領導的安排,現將擔任網格員以來的工作情況進行以下闡述匯報。
一、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深入村莊開展工作
在工作中,該同志主動對村莊村民進行走訪入戶,特別是困難群眾,了解他們的需求,了解村中是否存在著問題隱患。對走訪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建立問題臺賬,及時化解、制止,避免矛盾激化。與此同時,在重大時間節點,進行法律知識宣傳,張貼法律知識標語,讓村民知法、懂法、守法、護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二、排查村內矛盾糾紛,積極進行糾紛調解
在農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如宅基地糾紛、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化解,下一步小矛盾可能就變成大問題。如何培養廣大群眾的法治思維,是擺在村級網格員的一塊硬骨頭,這就對網格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同志自工作開展以來,一直注重矛盾糾紛的化解,以案釋法引導群眾用法、守法、靠法,確保了屬地平安穩定。
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自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積極服從上級領導的安排,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跟隨村委會工作人員在村莊值班備勤,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疫情不退我不退,站好每一天崗,主動履職盡責。雖然當前疫情有所好轉,但是工作職責絕不放松。
四、治安巡防保平安,耐心服務促和諧
在進行工作時,不定時的在村莊進行治安巡防防范,預防可防性案件發生,讓村民感覺警察就在身邊,讓村民的安全感得到進一步提升。該同志作為一名網格員,時刻謹記自己的責任,要擔好八大責、十大員。“把人民的事當做天大的事,要用我的百倍努力贏得人民的十分滿意”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謹記在心,用在行動。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為理念,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爭做一名合格的村級網格員。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3
20xx年7月徐艷麗來到了社區,每日都做小區動態日巡查,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小區環境衛生情況,垃圾是否日產日清,居民人員流動情況,街面商鋪是否規范經營,通過日巡查,我及時發現了各種問題,并且由此讓這些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20xx年1月13日晚,外貿四層樓由于供熱管道漏水而停暖,停暖天又黑,居民還未發現此情況,正值寒冬臘月,居民大多是獨居老人,并告知老人們晚上會冷,多加被褥,并選出居民代表共同商量解決辦法,請來施工人員,現場預算工程支出,收取平攤費用,且于1月14日早暖氣重新供暖。暖氣來了,居民的心也溫暖起來了。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用我們的最大熱忱服務百姓,用我們的小小夢想點亮偉大中國夢!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4
在天橋區天橋東街街道0.53平方公里的轄區內,很多地方仍保留著鮮明的老城風貌,老街、老巷、老廠房都默默記錄著獨具天橋特色的歷史歲月。
近年來,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舊貌換新顏,老街巷中也迎來了一批身著藍馬甲的“新面孔”,他們用耐心傾聽老城故事,用真誠守護鐵路安全,用腳步踏實網格時光。
加入天橋東街街道的大家庭后,網格員們的日常工作就離不開街道里的條條街巷。新入職的4名專職網格員中,年齡最小的只有21歲。如何與60后、50后甚至40后群眾打交道,成了這些90后、00后網格員們的基層“第一課”。
“網格員是應基層社會治理需求催生的新興職業,屬于‘新行當’。”剛入職的專職網格員李文秀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期待。網格員們的工作不僅在網絡上、電話里,更是在街道邊、樹蔭下,在老人們三五成群納涼的地方。居民群眾是網格員快速進入狀態、了解熟悉民情的.窗口,也是開展防疫宣傳的陣地。蹲下身子向老人了解社區情況,趴在老人的耳邊一遍遍囑咐核酸檢測時間……年輕人們用真誠和耐心一下子拉近了老居民與“新面孔”的距離。“我們在網格工作,是老百姓最親近的人,也是服務百姓、造福百姓最基礎的力量,看到那些爺爺奶奶們都感覺特別親切。”專職網格員孫昕金對自己的工作又多了一份信心。
轄區內的老鐵路也迎來了新的“守護者”。天橋東街街道東靠京滬鐵路、南鄰膠濟鐵路,網格員們對鐵路沿線的上跨橋、基礎設施和周邊在建工地圍擋等情況展開安全隱患排查,對鐵路沿線及周邊重點區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部位進行細致登記,確保重點路段兩側防護網完好、警示標志牌設置到位。驕陽下,網格員們的足跡遍布轄區的各個角落。
“這一個月來我們參與了常態化核酸追檢、重點地區返濟人員三天兩檢、疫苗加強針推廣、安裝反詐APP、電子社保卡申領、科普中國APP安裝、護軌巡查等工作,事情雖然復雜且繁瑣,但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我要努力做一名讓群眾滿意、領導放心的優秀網格員。”00后劉易霖在工作心得上認真寫下這些話。換一個視角,年輕人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城市不一樣的風景,也邂逅了自己不一樣的青春歲月。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5
南環第三社區網格長小徐雖然入職時間不長,但卻滿腔熱情的投入到社區工作中,不論是網格巡查、入戶走訪、服務居民,都能看到她穿著“藍馬甲”的身影。
南環第三社區轄區內部分是老新村,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有部分老人年紀較大,子女不能常在身邊,她總是隔一段時間就到老人家里,看看老人的生活情況,為老人們提供幫助。
平時在巡查中碰到問題或者遇到居民反映問題,她都能夠耐心傾聽,及時處理及時上報,盡快為居民解決問題。她還定期對網格員們進行培訓,告知網格員的職責,指導網格員們如何正確操作和使用網格手機,更好地反饋情況,讓信息報送更便捷。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6
xx,是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區第一網格的網格員,也是社區最“年輕”的“藍朋友”。她在這里住了30多年,轄區的一草一木陪伴著她成長。
2021年8月,她帶著對家園的熱愛與熱情加入了網格員隊伍,憑借著笑容里的親和力、爽朗的性格,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在短時間內便贏得了居民的`信賴與喜愛。
“我代表樓上的鄰居們,感謝社區培養教育出頂級好的工作人員,一樁樁、一件件的好事都非常感人,我們記在心里,永不會忘記。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我們開心又幸福!”不久前,她所負責網格的居民壽女士鄭重地將一封感謝信送到了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焦潔手中。
壽女士年逾七旬,是一位獨居老人。她的子女不常在身邊,她經常前去探望她。“下雪天,她挨家叮囑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們要謹慎外出,如果有需要的物品,她可以代買代送。”“晚上,家里突然停電了,給她打了個電話,她一會兒就帶著志愿者上門幫我修好了。”……在信里,壽女士密密麻麻寫了一些她日常工作帶給她和其他居民的溫暖。“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是我應盡的職責”,她說。但是在居民眼中,這些成了她閃閃發亮的優點。拿著信,她覺得沉甸甸的,心里既高興又深感責任重大,能讓居民滿意和肯定對她而言就是最好的回報。
網格員在樓宇間行走,直面居民訴求,在方寸天地間展現著無限大的能量和善意,就像一把“梭子”,編織著社區民生幸福之網。每天,她都會在網格群內更新數條溫馨提醒,有關于垃圾分類的,有關于疫情防控的,有提醒居民騎電瓶車出行要記得戴頭盔的,也有社區開展各類活動的。每天下班前,她都會梳理當天收集的社情民聲,及時向社區反饋,或與物業溝通,力爭第一時間解決居民難題。群里的居民有時會向她表示感謝,或是稱贊她的工作態度。每每看到這些,她都會被濃濃的暖意包裹,周身的疲憊都被驅散。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7
“又麻煩您把我岳父送回來了,太謝謝啦!”“您不要客氣,能把老人安全送回來就好!”隨著吱呀一聲門響,槐蔭區北大槐樹家園小區5號樓居民王杰連忙把岳父迎進了家門,陪著岳父一起進門的,是山東省銀河偉業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大槐樹家園項目部的客服部工作人員常瑩。
王杰的岳父崔貴章老人今年已經82歲,平時自己住在小區7號樓,他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幾年前在做心臟手術時因短暫昏迷造成了腦缺氧。“之后,我岳父就有些失憶,對于新近發生的事很難記住,有時出門后就找不到家。”在王杰印象中,岳父最近幾次走丟,都是被物業工作人員送回來的。“有兩三次了,昨天還麻煩過他們一次。”
常瑩之所以很快就能把崔貴章老人送回來,就是因為王杰口中的這次“麻煩”。“當天下午三四點我值班時,看到老人在我們物業門口走來走去。我連忙上去詢問,才發現老人只知道自己是7號樓業主,具體住在哪里記不清了。我們把他送到7號樓一路打聽,最終聯系上家屬找到了老人的家。”當崔貴章老人再次走到物業門口時,常瑩一下就認出了這個熟悉的身影。“我接著就給王杰老師打電話,問把他送到哪里去。現在,我們物業工作人員基本都知道老人家在哪兒。”
常瑩的“熱心腸”,一定程度上也和自己社區網格員的身份密不可分。西市場街道北大槐樹街社區以原有居民回遷為主,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群體、外來租房戶等占比較大,如何才能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顧虹霓可沒少動腦筋。
“我們這個社區是純居民社區,有2759戶、近6000人,對于居民需要的醫療、戶籍等專業服務,社區工作人員只是略懂一二,所以我就想在社區黨總支的引領下,把和居民相關的服務部門都納到網格里,由一名專業人員專職負責一項工作。”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8
小鄭同志自任網格長以來,工作積極主動、踏實肯干,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促進網格和諧和社區的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工作中,小鄭同志充分發揚年輕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與其他網格員們共同完成了各項轄區摸排工作,收集人口、房屋、社情民意等信息。
湄長社區具有人口流動性大、老年居民偏多的特點,所以居民的防范和防備心理較強,她定期組織網格員們對特殊人群和流動人口進行走訪,親切地與居民談心交流,對網格員們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社區內相關條線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9
小鄧,五井鎮馬莊村網格員。1992年因意外致右臂傷殘,但身殘志不殘,自擔任網格員以來,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為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進度,他以身作則,主動拆除自己的門頭房,為后續工作開展樹立了標桿。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年過半百的他始終沖鋒在前,不顧自身安全逐戶排查外來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并多次上門接人送“苗”、逐人銷號,積極引導群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汛期來臨,他又積極投身到未成年防溺水工作中,每天通過微信群向各位家長確認孩子具體位置,扎實開展重點時段、水域巡查值班工作,嚴防防溺水事故發生。小鄧用忘我的工作精神,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的工作態度,贏得了鎮黨委、政府和廣大父老群眾的一致稱贊。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0
入戶走訪是網格員的基礎工作,她除了除堅持周巡查日走訪外,利用節假日和下班時間,下沉到分包網格,逐戶宣講,發放宣傳單,和群眾聊天座談,現在,她負責的小區對網格化管理達到了家喻戶曉,他們也把我這個網格員當成網格內一分子,有話原意和她講,有事樂意給她說。
搞好社區的環境和衛生,是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塑造社區形象的一項重要工作。針對網格中的突出的環境問題,她多次組織轄區共建單位、青年志愿者參與“人人動手、清潔家園”、“樓道革命”等活動;并對網格內的井蓋進行登記、編號和督查。
在日常工作中切實履行網格員工作職責,積極下網格,勤入戶,了解居民家庭成員情況及服務需求。她把印有自己電話號碼及水電暖部門聯系方式的“連心卡”發放給居民,為他們提供生活便利。我主動把自己融入到居民中間,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對群眾不明白的地方耐心解釋,如低保、廉租住房、計生、社保補貼等問題都作耐心的解答,同時宣傳政策法規、送宣傳資料上門,讓居民足不出戶就了解到科普、計生、安全等國家政策法規常識。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1
小施同志是友聯一社區網格長,他熱愛本職工作,具有甘于奉獻的敬業精神。
20xx年9月17日,一位年近八旬的獨居老人在家中暈倒,幸虧小施同志及時送往醫院,成功地挽救了老人寶貴的生命。68-301住戶劉國華的母親是一位90歲的高齡老人,因母親腿腳不方便,劉國華多次向小施求助,一起將母親從1樓抬至3樓住處。雖然老人身體瘦弱,但是要將一個幾十斤的成年人搬至3樓也需要花費不小的功夫,小施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去幫忙,不怕苦不怕累。居民劉國華及其母親每次都很感動地說:“真的謝謝小施了,每次都麻煩他,真的太感謝了!”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2
實際行動勝過千言萬語,為居民送去的暖心服務是網格員們最好的名片。“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干一件。當為居民解決了實際問題時,不僅拉近了我們與居民的距離,也讓我更有干勁了。”網格員們用點滴汗水,換來更加有序、潔凈的社區環境。社區的變化,居民看在眼里,也記在心里,居民漸漸知道了社區里來了一群實干的年輕人,他們身穿藍色馬甲,每天忙碌在社區的大街小巷,核酸信息錄入、清理垃圾死角、宣傳一盔一帶,在社區每一項關乎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工作中都有他們的辛勤參與。
敲開群眾家門,搭建溝通橋梁。濟南市創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其中一項工作就是要走進居民家中,了解他們的訴求,傾聽他們的呼聲。第一次敲開居民家的門,年輕的網格員們還是有些許緊張,反倒是居民看到網格員的藍馬甲熱情地將網格員迎進了屋:“我在核酸點見過你!”在居民的主動配合下,網格員很快就完成了入戶調查。通過這次入戶工作,網格員們更加詳細地掌握了社區居民情況,更好地融入到了社區工作之中,搭建起了與群眾溝通的橋梁。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3
楊xx,水落坡鎮西楊村網格員。
疫情期間,由于防疫封村,部分貧困老人生活必需品都已用盡,楊xx了解困難后,把村里困難老人的門子都“串了個遍”,千方百計幫助他們切實解決困難。同時,每天在村口認真值班,對外來人員進行排查直至疫情形勢緩解,期間還主動承擔了本村青島返鄉人員王X的.居家隔離任務。
“四民”活動中,楊xx積極下戶走訪和宣傳,全村群眾對“全科大網格”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目前,村內已有130多人關注了梨鄉網格。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4
工作以來,斯日古主動為居民提供服務15余次,辛勤的付出獲得了居民的信任。
網格管理員的工作有苦、有累,也很繁瑣,但是當我們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糾紛,看到各方當事人握手言和的時候;當我們完成一項代辦服務事項,贏得社區群眾贊許的目光的時候;當我們和空巢老人們拉著家常,詢問他們生活起居時,他們慈祥地拍我們肩膀的時候,往日里工作里的那些小小困頓瞬間渙然冰釋。現如今,每當她走進自己的責任網格,會有人請她吃蘋果;大叔大媽會在她詢問情況時,悄悄給她杯子里續上熱水......此情此景,哪里還有什么苦和累?分明是幸福的家園。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5
小丁同志是潤達社區的一名退休返聘網格長,曾獲蘇州市“能手網格員”、吳門橋街道“防疫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
小丁退休后加入了網格員隊伍,工作熱情絲毫不比年輕人差。小丁手上有一本筆記本,專門記錄居民的咨詢求助信息。
今年5月,小丁接到一通求助電話,家住友新新村的老人因為家庭矛盾撥打了120和110,醫護和警務人員到達現場后,發現老人并無緊急情況又不說具體緣由,由于問題尚未解決,工作人員只能在樓下焦急等待,鄰居看見此景想到了社區網格員,于是拿著網格聯系卡撥打了丁師傅電話,丁師傅接到電話后,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對老人進行耐心的調解,了解問題癥結,妥善解決了家庭矛盾。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1-16
村級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1-16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精選15篇)11-16
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5篇12-06
村級最美網格員事跡材料15篇11-16
最美網格員事跡11-16
網格員的事跡材料11-19
網格員事跡材料11-18
最美網格員事跡15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