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初中化學說課稿

    時間:2021-03-27 13:16:09 初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化學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合集六篇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五單元課題3的內容,上承質量守恒定律及化學方程式,是化學中定量研究的真正體現和具體應用,也是化學計算的重要組成和基礎,并能為后面有關含雜質等計算做好準備,故學好本節內容知識極為重要。

      2、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已有的基礎,結合教材和課標,本人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佟⒊醪秸莆绽没瘜W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②、通過化學方程式中物質間的質量比,初步理解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和量的關系。

     。2)、能力目標

      通過對具體例題的計算,培養學生進行化學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佟⑴囵B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凇⑴囵B學生嚴謹求實、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的科學精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2)、難點:物質之間量的關系。

      二、說教法

      好 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學習,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可達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選擇好的教法,是我們教師所追求的,本節課本人所采用的教 法是: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主,教師的引導點撥為輔,讓學生在對例題進行自我解答,經過討論、對比、辨析、交流和小結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自己不知不覺地獲取了新的知識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體展示出具

      好學教育:

      體的真實情景素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再用學生競賽形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 積極性,使學生改變了 “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狀態,符合新課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說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會學生如何學,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本節課應充分地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討論、比較、分析、表達、交流、反思等,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了學生的參 與意識,又同時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說教學程序

      1、情境激趣,溫故知新。

      (利用多媒體顯示“神舟五號”升空場面):“神舟五號”用長征系列火箭發射升空時,若火箭燃料是液氫,助燃劑是液氧,當火箭被點火時會發生什么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

     。ㄕf明:用我國發射“神舟五號”的真實情境進行教學,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可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產生自豪感。)

      2、激疑解答,引入新課。

     。◣煟喝裟闶腔鸺七M器的設計師,當確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氫100Kg時,你會在火箭助燃劑倉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來滿足這些液氫完全燃燒?并把你們的解題依據、思路、過程等表達出來,是否符合你的思維過程?

     。ㄉ核伎、討論、交流、表達。

      (說明:根據情境素材提出相關問題,能使學生體驗到知識與技能的實用性,同時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學方程式信息過渡到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順理成章,學生易于接受,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動探究能力。)

      3、閱讀比較,自主探究。

      (師):如何完整地表達你的解題過程?并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100例題1和例題2,再比較你上面解題的思路、過程跟例題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處?請改正并按例題2的格式書寫出來。

     。ㄉ悍纸M討論,進行交流,并改正解題過程及格式。

     。◣煟耗闱宄私忸}步驟和要求,是否就能將題目解答正確呢?在書寫步驟之前應將重點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做到?

      (生):討論、回答。

      好學教育:

     。ㄕf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學習獲取知識會比教師的說教式的教學更加深刻和牢固,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改錯辨析,加深認識。

     。◣煟海ǘ嗝襟w顯示):中國登山協會為紀念我國首次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50周年,再次組織攀登珠峰活動,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運動員沖頂時消耗自帶的液氧4.8kg。求:若這些氧氣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需多少千克高錳酸鉀?

      解:制取4.8kg O2,需要完全分解xkg KMnO4。

      KMnO4=== K2MnO4+MnO2+O2↑

      158 32

      xkg 4.8

      36/xkg=32/4.8

      x=79

      答:需要79kgKMnO4。

     。ㄉ航M際競賽:看誰找得錯誤多、快、準,更正得快。

     。ㄕf明:用競賽形式改正錯誤之處,可加強學生對解題過程規范性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增加學習樂趣。)

      5、實踐反饋,加強應用。

     。ǘ嗝襟w顯示練習):1、登山運動員能用 KMnO4為原料制取氧氣嗎?請說明理由。

      2、某地工業電解鋁廠,利用氧化鋁制取單質鋁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O3 =

      最多可生產多少噸Al?同時生產多少噸O2?

     。ㄕf明: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使學生學于致用,有利與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小結評價,提高認識。

      請學生談一談學完本節課后的收獲和啟示。

      7、拓展創新,鞏固新知。(多媒體顯示:)

     。1)、已知Zn、Mg與稀H2SO4 反應化學方程式為:Zn + H2SO4 == ZnSO4 + H2↑、 Mg + H2SO4== MgSO4 + H2↑,相同質量的鋅和鎂分別與足量的稀H2SO4 ,產生H2 質量比上多少?(有何規律?)

     。2)、飼養觀賞魚,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進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空運觀賞魚,必須密封,為了解決魚的吸氧問題,可在水中加入過氧化鈣(化學式CaO2),它在水中的反應是:2Ca+2 H2O ==2Ca(OH)2+ O2↑。

      通電= 4Al + 3O2↑,電解10t Al2O3

      好學教育:

      一位養魚愛好者欲測定所用過的過氧化鈣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做了如下實驗:稱取樣品2.0g,加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0.224L O2 (密度為1.43g/L)。試計算:①所用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②樣品中過氧化鈣占樣品的質量的百分數(純度)?

     。ㄕf明:加強拓展創新性習題的練習,可使學生開闊眼界,加深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同時可增強學生的 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8、作業布置,自我評價。完成課本P101習題中的練習。

      五、說板書

      本人所設計的板書力求一目了然,重點突出,能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記憶,并且能給人一種美的感受。板書設計如下: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一、步驟: 二、范例:(例題1)

      1、設:(未知量) 解:設可得氧氣的質量為x 。

      2、寫:(化學方程式)2KMnO4== K2MnO4+MnO2+O2↑

      3、標:(質量比、已知量、未知量)316 32

      4、列:(正比式)6g x

      5、解:(求解) 316/ 6 g = 32/x

      6、答:(寫答) x = 0.6 g

      答:可得0.6 g氧氣。 △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學第三章“水氫”的內容可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水和氫氣,第二部分為原子結構知識的擴展。對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節以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為題,討論了水與工農業生產等的緊密關系,在學生了解了水污染產生的嚴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義之后,就應該對水作進一步認識,但教材只講了水的物理性質和水的組成,把水的化學性質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節中去,而把本節重點放在分析水的組成。教材的編排還注重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本節是在學習了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等概念基礎上編排的,因此,通過本節的學習,鞏固和加深了這些知識。通過實驗現象引出的氫氣,又為學習氫氣的性質作出鋪墊。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使學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質;b、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使學生認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了解水的化學式;c、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關系,并可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

     。2)能力目標:a、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b、培養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德育目標:a、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無限可分性教育,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b、通過觀看有關水資源和水的污染的錄像,增強環保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電解水的實驗和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

     。2)教學難點: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即從宏觀現象轉向微觀分析。

      二、說教學

      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1。以問題導入新課,簡潔明了在講授新課前,通過計算機展示出兩個聯系實際的問題,然后進入新課。

      2。歸納出水的物理性質。展示一杯水,培養學生從觀察中發現問題,學生結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質。

      3。分析實驗現象,探究水的組成,進行微觀解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出水的組成這個重要知識點。因此,作好演示實驗尤其關鍵(展示實驗),書第48頁,這是未改進的演示實驗,實驗效果不直觀,效果不好;這是改進后的實驗,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更便于學生主動根據實驗進行探究。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出水的電解產物——氧氣和氫氣,然后學生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水屬于化合物,重點知識得以解決。

     。ㄕ故菊n件)分析了水的組成后,接著展示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從討論中發現,問題得到解決,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難點也得以突破。

      4。課堂練習鞏固,達標檢測。

      5。觀看錄相:有關水資源及其污染。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原則,采用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織,并體現以下特點: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重點改進了演示實驗,利用實物投影將實驗投在屏幕上,將實驗加以放大,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實驗裝置、步驟、現象都展現在每一個學生眼前,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讓每個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突出了重點。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水屬于哪類物質?水分子是由什么構成的?),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結論。自制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化枯燥為生動,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從而產生樂學情緒,激發了他們以探究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學密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做到高密度的學習知識,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利用文字閃動,圖象移動,顏色變換的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為了增強學生對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認識,課上選擇一段“有關水資源和水污染”的錄像,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4。優化教學過程:計算機以其獨特的功能創造良好的思維情景,培養探究能力,發展智力,教師、計算機、學生形成一個有機的組合。通過計算機不僅能學懂、學會、學活、學精,而且能促使學生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師生共同進入教與學的自覺狀態和最佳狀態,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

      總之,我在設計本課教學程序時,力求符合探究學習的三個特征:(1)學習者由問題或設計任務出發;(2)學習者通過觀察、假設、實驗等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解釋;(3)學習者通過表達和交流,檢驗或修正自己的解釋。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思想分析:

      1.教材中介紹了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銅三種重要的鹽,主要意圖是為了密切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教材還在相應的位置穿插講授了結晶水、結晶水合物,結晶水合物式量的計算,風化,潮解及碳酸根離子的鑒別等,這些也都是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識性知識和技能。學習了本節常見的鹽,構建并完善了初中階段關于各類典型化合物知識的結構體系,對常見的酸堿鹽有了明確的認識,為第六節具體學習鹽的分類,命名,性質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有關食鹽用途方面,日常生活中的食用和醫用生理鹽水等都是學生比較熟知的,因此可把重點放在它的工業用途上。通過NaCl的存在,儲量,組成成分,都可以說明它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來制造鈉和鈉的化合物。如NaOH,Na2SO4、Na2CO3,還可以制氯氣等。尤其應該著重講一講,鹽和食鹽是不同的。有的人認為鹽和食鹽一樣,是鹽就能食用,誤將工業鹽(如NaNO2)用于烹調,這是很危險的。

      3.教材中出現的Na2CO3的俗名純堿,但這不屬于堿類而屬于鹽類。純堿名稱的來源是它的水溶液呈堿性,碳酸鈉的用途與它具有堿性有關,如制肥皂、洗滌劑以及在紡織工業

      上都是利用它的堿性。在計算Na2CO310H2O式量時,指出“ ”不是數學上的乘號,而是表示碳酸鈉晶體是含有一定量結晶水。

      4.教材介紹了硫酸銅在農業生產中的用途很大,學生記憶它的俗名是有實踐意義的,它有毒,農業上用作殺菌劑,制波爾多液,教學中可作適當簡介。

      5.教材中還安排了一個討論三個實驗,增加了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肖像及其杰出貢獻的介紹,安排了適當內容及家庭小實驗,這樣的安排,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學生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能滿足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彈性教學的需要,同時,也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教法學法討論:

      1.為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避免直接給出結論,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習方法獲得結論,在獲得知識結論的過程中,達到能力素質提高的目的。

      2.根據教育心理學原理,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愉悅感。為此,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加強了實物。實驗演示等直觀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學習過程的新鮮感。注重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注重語言表情和師生間的討論,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和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最終達到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悅的目的。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初中化學《環境保護》,下面我將從說教材等以下幾點說起。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安排在第一冊課本知識學完后講授。本節教學內容是對課本中出現的空氣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空洞等環境問題的總結,是一節歸納復習課。

      環境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近年來中考的熱點考點之一。在教材中,環境問題倍受關注,出現頻率較高,但知識點較分散。本節課不但對整冊書有關環境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并且對相關知識加以擴展,講授過程中注重中考熱點問題的滲透,使學生學習目標更明確,更輕松,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環境問題有個整體認識,使知識更加全面、系統。

      教師在認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確定小組活動內容——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環境狀況調查,供學生選擇。這樣做可使全體學生都動起來,讓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環境問題貫穿整個中學化學的學習,知識內容可發展、適用年級可擴大。高中化學教材中涉及環境保護知識的內容不少,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這章中介紹了“汽車尾氣”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學了有機物的初步知識后介紹了“合成洗滌劑”對水體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初三學生馬上就要進入高中學習,高中學生可在此基礎上繼續探索、擴展研究。他們可以在學習了更多的化學知識后,對環境問題的有更多的、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說,初中對環境問題有個整體認識,可以為高中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也就是說本節課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化學已有了半年的時間,對于環境問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懂得了學習化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解決環境問題。但掌握的知識零散,對知識缺乏整體認識,缺乏理論和實際聯系的能力。因為學生的學習任務重,無時間參加一些有關環保方面的活動,可以鼓勵學生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比如維護校園環境衛生等。針對學生合作意識較缺乏的現狀,在講課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并將本小組的學習成果以網頁作品的方式呈現給大家,這一過程將培養學生組織活動、協作學習、與人交流、溝通等社會實踐能力。

      本節的教學要求不高,難度也不大,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自行設計活動形式。活動的宗旨是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在教學中要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提高環境意識。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绷私庠斐森h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環境污染的初步知識。

     、舱J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明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唯一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科研意識,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

      2、培養學生組織活動、協作學習、與人交流、溝通等社會實踐能力。

      3、學會資料的收集、整理,培養學生從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將知識加工整合用于實踐的能力。

      4、將成果以網頁的形式制作出來,使學生有較強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德育目標:

      通過正確認識環境和環境問題,體會化學在美化改善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會帶來負面效應,認識到事物具有兩面性,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的行為與環境和諧的必要性,激勵他們保護家園,積極投身環保,樹立主人翁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會觀注的熱點環境問題的來源、危害與防治,本地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

      難點:課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網頁的制作。

      課時安排:1課時

      五、學法的確定

      各小組根據選定的活動內容,主要從污染來源、危害、和防治三方面收集有關文字、圖片、視頻、圖表等資料。在活動中會搜集到大量的資料和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零散的、無序的。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些知識、資料進行認真地、細致地梳理,通過組內協作學習的方式,達到使認知系統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六、教學方法的確定

      舊的、傳統的學習觀認為,學習發生與否取決于教師的教授,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呈現、組織和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生的任務就是像“海綿”一樣地盡可能多地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當前的教育理念,則傾向于將學習看成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習是一個主動的、有目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斷轉化和修正教師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種具有個人特點的,有意義的方式來建構新知識,由于學生擔負這一責任的意愿和能力會有所不同,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幫助。

      根據這一教育理念,教學過程中采用:“師生共同探究式”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中,師與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具體指在教師的指導和安排下,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一小組針對某一主題開展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并將本小組的學習成果以網頁作品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也就是說本節課中教師的“教”,主要是在課外,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留給了學生才華展現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七、教學過程設計

      1、設置問題,引入課題

      通過五幅畫面的對比,提出問題:四幅畫面給我們的感覺有何不同?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什么原因造成的?由學生思考回答,引出環境污染這個課題。

      2、學生討論回答

      什么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的類型有哪些?這些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是什么?造成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污染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有什么解決方法?我們身邊有哪些環境污染?我們自身應該如何去做?

      學生回顧已學過的知識,結合課前通過查閱資料獲取的知識各抒己見,討論得出每小組自己的觀點。

      ⒊教師歸納、總結、講解

      教師在學生的討論過程要注意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啟發。討論性發言結束后,對同學這次活動中的關鍵問題進行評價和總結。然后按大氣污染→酸雨→臭氧層→溫室效應→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綠色化學的順序對學生查閱的知識、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講解。

      在教學過程中,肯定學生的成果,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提高環境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身邊的環境保護活動,從自身做起,從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做起。

     、床贾米鳂I

      (1)必做題:A、每個同學通過查閱資料找出一個有關環境污染的典型社會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B、每個同學找出三到五個有關環境問題的題目,并做出相應的答案。

      (2)探索題:今天我們研究了有關環境污染的知識,還有很多方面我們沒有涉及到,請通過各種途徑,觀察身邊的現象,以“環境和我們的生活”或“邢臺環境現狀分析”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

      其中探索題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而準備,可以在課外興趣小組中交流,或在黑板報中登載,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課標是以海洋資源為明線,知識構建為暗線,但始終貫穿了一條方法線:即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本節課是對前面課時所學原理的應用,利用溶解度、溶解度曲線、結晶等知識的生長點,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粗鹽提純的原理,也將第一節《海洋化學資源》、第二節《海水“曬鹽”》的知識建構體系更加系統化;同時,本節所學知識和研究方法將為本單元的探究活動“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的學習做好準備,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另外,本實驗也對溶解、過濾操作起到很好的復習鞏固作用,幫助學生總結學習過的混合物的分離方法的同時并提升出一般思路,將以觀念為本的教學體現出來。

      二、說學情

      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對海水曬鹽的方法已經有所了解,同時,學生已經了解了蒸發、過濾等分離混合物的原理,這些都為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所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做到資源共享,而且做到智慧共享,不斷完善孩子們的想法,并滲透從混合物中提純和分離物質的思想和方法。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通過分析海水曬鹽的方法及海水中的離子,了解粗鹽的成分,通過了解粗鹽不能直接利用到生產生活當中,使學生理解粗鹽提純的意義。

      2、通過去除粗鹽中雜質問題的解決,歸納出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并提升總結出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思路,由于學生提煉整合知識的水平不高,我認為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3、根據生活經驗和本節學習,學生能彼此交流食鹽的用途。重點體現了“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通過比較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知道體現了元素的守恒觀,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建立化學的學科觀念。

      四、說設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

      2.遵循知識的發展規律

      3.以問題情景驅動科學探究活動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主要是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等活動過程,師生雙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體驗學習化學的快樂,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學法:(1)實驗探究法。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分組討論實驗方案,使學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六、說教學過程

      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二學習之旅,這里又分為三部分:一是發現之旅二是探索之旅三是應用之旅。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三構建知識網絡,交流收獲,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內容;四課后延伸,反饋練習。通過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這節課的內容與食鹽有關,如何做到教師善導,學生易入?我讓學生從回憶海水曬鹽的原理開始,目的之一是讓學生明確“蒸發”這種分離混合物的的原理。其二是讓學生明確此法得到的鹽是含有雜質的粗鹽。而粗鹽在生產生活中的利用價值不高,由此使學生明確“粗鹽提純”的意義。知道本節課的主要學習任務。

      【第二環節:學習之旅】”

      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將粗鹽提純為精鹽。要解決這個任務我將學生始終置身于情境中,將學習的過程變為一個旅程,我設置了三個板塊:發現之旅、探索之旅、應用之旅。

      板塊一:發現之旅

      要除去粗鹽中的雜質首先必須知道雜質是什么?所以,我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曬鹽的方法”及“海水中的離子”的有關圖片,使學生明確粗鹽中既有不溶性的泥沙又有可溶性氯化鈣、氯化鎂、硫酸鈉等雜質。此活動的另一個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識圖獲得信息的能力。明確探索之旅的任務。

      板塊二:探索之旅

      任務一、除去不溶性的泥沙。

      要完成此任務,我先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出實驗方案,然后交流方案,交流的過程中主要思考以下問題1、除去粗鹽中不溶性雜質的實驗步驟是什么?2、除去泥沙的操作是什么?你的依據是什么?據此,使學生明確“過濾”分離混合物的原理。接下來再讓學生思考過濾需要哪些儀器?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然后讓學生構思出裝置圖。以此完成了舊知識的復習。為后面到實驗室中去做好準備。3、過濾后的液體為什么用蒸發結晶而不用降溫結晶?據此,加深對“蒸發”這種分離混合物的理解。并啟發學生思考:蒸發過程中需要哪些儀器?注意哪些問題?最后和學生一起總結從海水中得到粗鹽,是第一次結晶,而從粗鹽中得到食鹽是第二次結晶,這種提純粗鹽的方法就是重結晶法。并用圖片呈現重結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目的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

      任務二、除去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

      這里我讓學生先自讀課本68頁多識一點,然后討論以下問題:

      1、加入的試劑有哪些?作用分別是什么? 為什么是過量的?

      2、除去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的方法是什么?

      3、能否將氯化鋇換成硝酸鋇?為什么?

      完成以上三個問題的討論交流后讓學生寫出反應過程中涉及到的反應方程式。再思考總結化學方法除雜質的原則,然后再結合前面兩個板塊的研究總結出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思想和方法。使思想得到升華。

      板塊三、應用之旅

      食鹽的用途。

      首先讓學生思考制得的食鹽有什么用途?學生暢所欲言,再此我再以信息沖浪的形式給學生加以補充氯化鈉對身體的作用,以及工業用途和農業用途等,在此我特意讓學生寫出幾種物質的化學式,讓學生分析體現了怎樣的化學觀念?個別學生如果沒分析出來,我就讓他們看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種類,符合質量守恒定律,體現了元素的守恒觀。

      為了解教學目標達成情況,設計了一組富有梯度的習題,用到了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并且采用競賽搶答的形式來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最后讓學生進行思維碰撞交流收獲,構建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重點是讓學生明白化學是一門認識物質,改造物質,應用物質的學科。

      作業的設計的目的是通過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化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學總體設計理念

      本節課著重體現化學學習內容的現實性,同學們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培養學生對化學的應用意識。

      二、說教材

      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燒和滅火》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上冊第七單元第一節的內容。在生活中,同學們熟悉燃燒的現象;在第一單元《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學習中,同學們認識了燃燒的本質——有新物質生成的化學變化。本課題是對之前所學過“燃燒”的意義進行深入了解并且應用于實際之中。對高中將學習的“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是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座橋梁。

      2、教學目標分析

      A.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3)會運用相關的知識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B.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于通過實驗得出事實進行分析而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

      (2)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3)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事物,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難點:對著火點的理解

      疑點:著火點是否可以降低

      三、說教法

      1.引導探究法:這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中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程應當通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和方法,還應當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動來實現教育目標。引導探究法能很好的體現《標準》中的思想,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得,而且還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其模式為: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歸納總結——聯系生活。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技術既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又能將探究的方案,討論的情景提前準備好,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動手、思考、討論。

      四、說學情

      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師生條件不同而異。我校是湖南省高級示范性中學,學生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實驗的動手能力強,討論的思維活躍。同學們非常適應和喜歡教師通過引導探究法傳授新知識。

      我校學生對課外知識有濃厚興趣,我將教材的內容略為拓展,增加了火災自救常識。使教學內容和社會生活相互滲透。真正做到化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上完這節課后,我們學校還組織過學生進行火災逃生的演習。不僅使學生掌握一門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識。這次活動還在我省電視臺新聞中報道,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好評。

      五、說學法

      1.實驗探究法:通過實驗探究出滅火的原理,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3.自主學習法:對于較簡單的內容,同學們通過閱讀教材、聯系生活自主學習。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適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六、說教學程序設計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1.提出問題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燃燒,燃盡了茹毛飲血的歷史;燃燒,點燃了現代社會的輝煌。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燃燒。請同學們談談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燃燒的現象。

      2.演示小魔術“燒不壞的手帕”

      [生] 回答提出的問題

      [師] 演示小魔術,設問“為什么手帕燒不壞”。導入對燃燒條件的探究。

      從生活中發現化學,體會到化學無處不在;從小魔術引入課題,體會到化學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課堂,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欲。

      燃燒條件的探究

      1.探究實驗

      步驟一:如下圖

      步驟二:將薄銅片上的紅磷與小石頭分別放在酒精燈上加熱

      2.根據實驗探究得出燃燒的條件

     。1)可燃物

     。2)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3)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

      三者必須同時滿足。

      3.引導得出著火點的定義

      [生] 1.全班分為六個小組,按照投影的步驟完成“燃燒的條件”實驗。

      2.根據實驗現象一起討論燃燒的條件。

      [師] 積極參與到同學們的實驗探究中,指導同學們安全、正確的完成實驗。引導同學們得出正確的結論。提示步驟1能得說明什么。步驟2又能得說明什么。兩者相結合得出正確的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生] 八分鐘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交流討論的結果,大家一起評出最佳的結果。

      [師] 鼓勵同學們的積極的動手和思考問題。提出探究時出現的小問題。避免再犯。

      [生] 根據燃燒的條件,思考小魔術中的手帕為什么燒不壞。

      [師] 小魔術大解密

      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活動中體驗,在嘗試中感悟,從而激發了同學們對探究的熱情。

      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交流使學生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探究內容在教材的演示實驗中略有改進。增加了對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學們得出燃燒的條件。

      根據所學的內容,解釋魔術的奧秘,同學們初嘗掌握新知識的喜悅。

      燃燒的條件的應用

      1.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中燃燒”。裝置如下圖:

      2.有關煤爐的討論

      (1)如果不繼續往爐子里添柴火,爐火還能繼續燃燒么?為什么?

     。2)如果把爐門關得嚴嚴的、一點氣也不通,爐火還能繼續燃燒么?為什么?

     。3)如果把爐里正在燃燒的柴夾出來,柴還能繼續燃燒么?為什么?

      3.利用燃燒的條件,思考怎樣燃燒會更旺呢?可舉出具體的實例。

      [師] 了解了燃燒的條件后,思考怎樣能使剛才實驗中水里的白磷燃燒呢?

      [生] 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師] 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下燃燒”。

      [生] 根據燃燒的條件討論后回答第2題和第三題。

      1.改進演示實驗優點:向水中通入氧氣,硬紙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處游動,不能和氧氣很好的接觸?梢杂靡粋螺帽代替硬紙片,白磷能和氧氣很好的接觸。并且能清楚的觀察到燃燒的現象。

      2.從化學走向生活。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加深對燃燒條件的理解。

      3.在新知識的運用中形成發展的知識結構。培養了同學們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

      1.實驗探究

      用盡可能多的方法將燃著的蠟燭熄滅。并思考為什么該方法有效。

      2.根據實驗探究得出滅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三者任滿足其一。

      [師] 燃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當將演變成無情的火災。同學們例舉生活中的燃燒時,有人就提到了火災。

      [多媒體展示] 衡陽11.3特大火災。有20名消防隊員壯烈犧牲,11名消防隊員光榮負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消防官兵撲救火災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師] 我們應掌握有效的滅火方式,將火災的損失降到最低。滅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生]1.分為六個探究小組進行實驗探究。

      2.完成教師所給的表格

      [師] 積極參與到同學們的實驗探究中,發現他們的問題,給予適當的提示,讓整個探究過程順利進行。

      [生] 8分鐘后,派一個代表交流討論結果。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和完善。

      [師] 鼓勵各組的實驗方法。歸納總結出正確的滅火原理。

      以衡陽特大火災過渡到燃燒有利還有弊。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事物,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待事物。

      給定實驗目的,請同學們自主設計實驗。開放式的探究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驗能力。

      分組合作,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培養了大家的默契,為以后的探究學習打下基礎。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應用

      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應該怎樣滅火,其原理是什么?

      (1)炒菜的鍋起火了;

     。2)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

     。3)由于電線老化,短路起火;

      (4)鄰居吸煙,不慎引燃被子發生火災;

     。5)森林在打雷閃電時起火。

      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著火點的方法將其熄滅是否可行。為什么?(本課疑點)

      3.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滅火范圍(見教材127頁)。分組做“人人都當消防員”的實驗。

      [生] 根據滅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題、第二題。

      [師] “著火點是否可以降低”是本節課的疑點。可將著火點比喻成鐵、銅等物質的密度。不同的物質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質固有的物理性質,不能隨便降低。

      [生]1.自學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器

      2.分組做簡易滅火器滅火的實驗(如圖),人人都當消防員。

      1.將理論用于實際,鞏固滅火的原理。情感上認識火災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滅火方法能防止發生火災。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2.以提問的形式提出本節課的疑點。形象的比喻使同學們更容易接受著火點不能降低。

      3.根據教材步驟,自主完成滅火實驗。學生感到學有所用的喜悅。

      掌握易燃易爆安全知識

      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2.認識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師] 火災無情,滅火不如防火。

      [生] 1.了解爆炸威力后,積極主動的自學“易燃易爆安全知識”。

      2.認識圖7-12的圖標表含義

      3.聯系生活,思考應當在哪些地方張貼這些圖標。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更關心生活,關注消防安全。

      火災自救常識

      看影片學習“遇到火災如何自救”

      [生] 認真看影片。遇到火災,學會自救。

      學會一門自救常識,激發同學們對化學學習的熱情。

      總結

      總結本課的重點

      1.燃燒的條件

      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生] 一起回顧兩個重點的內容。

      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總結本課的重點。同學對本課的重點由短時記憶過渡到有效的長時記憶。

      作業

      電影院、學校、幼兒園、網吧等地是人口密度較大的場所,一旦發生火災損失慘重,請任選一地,根據其特點,設計預防火災的方案或考察該場所的預防火災的方案。(包括萬一發生火災時需要采取的滅火和自救措施)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合集10篇07-02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合集九篇07-13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合集九篇05-26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合集5篇05-24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4篇07-02

    初中化學說課稿合集九篇07-07

    初中化學說課稿合集6篇05-22

    初中化學《原子》說課稿08-18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8篇07-11

    有關初中化學說課稿集合5篇07-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精品日本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小视频|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视频在线v|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传电影|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午夜|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精品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