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說課稿
說課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高中地理必修1說課稿!
高中地理必修1說課稿
《水圈和水循環》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單元第三節——水圈和水循環第一課時(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本節內容首先介紹水圈的構成及其特點,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兩個知識點。第一個知識點淺顯易懂,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是為第二個知識點的學習作鋪墊;第二個知識點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緊緊圍繞 “水循環示意圖”以海陸間循環(又稱大循環)為主介紹了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分析了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課標中對本節的要求是“學生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主要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分析這條標準,要注意把握如下幾點:
1.教學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繪圖方式加深理解認識水在自然界的循環過程與環節。 2.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是本條標準要求的重點,對水循環意義的學習應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認識,如水循環將水圈、巖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聯系起來;水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資源處在不斷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等。
根據課標要求,講本節課細化為以下幾個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系,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明確水循環對整個地理環境的作用和意義。
⑵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判讀地理原理示意圖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圖像中提取、認定、加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陸地水體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明確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合理利用水資源使之能夠可持續利用下去,使學生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逐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點。 (三)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說教學重點: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教學重點的確定,能使學生樹立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從而對我國的“黃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的觀念。 (二)說教學難點:不同水體相互補給的關系
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時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缺乏,對各種水體之間的補給關系不易理解。 四、說教法
1.創設情景 設臵學生感興趣的問題,
2.討論法 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機會。
3.多媒體演示法 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直觀的圖片、動畫和數字資料,把學生輕松得引入本課,通過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相關地理事物和現象,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興奮點,幫助他們理解課本內容。 說學法
1、學會用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文中的圖理解水循環的相關性。 2、學會探究:學生思考分析總結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3、學會合作:學生討論合作收集相關的資料,完成活動。 五、說教學過程 導入:【問題1】:李白的《將進酒》中有佳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它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錯誤,你們知道錯在什么地方嗎?而且黃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復還”了嗎?
【板書】: 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
水圈的組成
學生自主學習
【課件展示圖片】:
多媒體展示課本上圖2—3—2“水圈的構成”,了解水體的構成:
總結: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占地球總水量的0.26%。
【高中地理必修1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必修1說課稿模板07-28
初二物理必修1《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11-22
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學反思11-17
高中地理說課稿(15篇)11-03
關于高中地理說課稿7篇07-05
關于高中地理說課稿4篇06-22
【必備】高中地理說課稿3篇06-21
有關高中地理說課稿4篇06-15
高中地理說課稿合集八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