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音樂《金蛇狂舞》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音樂《金蛇狂舞》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我是XX號考生。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是《金蛇狂舞》。
一、說教材
。ㄟ^渡語:首先我想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金蛇狂舞》是選自人音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材全一冊第十六單元第二十八課。這是一節鑒賞課,通過鑒賞民間器樂合奏曲《金蛇狂舞》,理解不同音樂主題以及螺螄(si)結頂的傳統作曲技法,學生能夠掌握體會到作者表達的音樂情感。
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在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上認識聶耳及其創作特點,掌握這位革命音樂家的偉大貢獻。
二、說學情
。ㄟ^渡語:那么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他們的學習興趣已經上升為學習樂趣,學習逐漸成為自覺的行為,并能夠不斷從學習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但是高中生在平時的音樂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隨意的,缺乏一定的引導,因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觀,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三、說教學目標
。ㄟ^渡語: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三個維度,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因此我將三維目標設計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聆聽《金蛇狂舞》,體會其熱鬧、活潑的情緒,感受中國民族音樂的美。
過程與方法:在感受、體驗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理解音樂作品,認識聶耳及其創作特點。
知識與技能:帶感情哼唱作品,認識作品的創作手法,體會作品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ㄟ^渡語: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
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反復聽賞音樂作品,體會作者表達的音樂情感,認識了解聶耳及其音樂創作。難點——理解并掌握螺螄(si)結頂的傳統作曲技法。
五、說教法、學法
。ㄟ^渡語: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說教學用具
為了輔助課堂更好的展開,我采用鋼琴、多媒體作為我的教學用具:
七、說教學過程
。ㄟ^渡語:下面我來說一說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新課導入——初步感知——探究學習----擴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ㄟ^渡語: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上課伊始,我采用為學生播放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剪輯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視頻中出現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學生能夠說出視頻中的曲子是《金蛇狂舞》,由此順勢引入本課課題。(板書:金蛇狂舞)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ㄟ^渡語:初步感知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
在這一環節,我會為同學們完整的播放一遍樂曲《金蛇狂舞》,并提問同學們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通過初聽學生能夠分析出樂曲的情緒是歡騰的。
隨后我會追問同學們這首樂曲的體裁形式得出民間器樂合作曲,接著再向同學們介紹歌曲的作者——聶耳的基本情況,以及的相關知識,輔助學生了解樂曲。
(過渡語: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請同學們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學習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探究學習環節
在這一環節我會針對學生身心的特點,利用層層深入的提問引導學生發現音樂作品曲式結構、體會情緒變化,并能夠通過進一步分析音樂本體,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
首先我會提問同學們,這首樂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呢?演奏都包括哪些樂器呢?通過聆聽作品,學生可以發現作品從結構上看可以分為三段;(板書: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接下來我會引領同學們分段落聆聽,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在反復聆聽以后,學生會發現各音樂主題之間在情緒上呈現出了情緒更加熱烈,逐步遞進的情況,第一段刻畫了比賽前人聲鼎沸的場面,第二段情緒更加熱烈(板書:人聲鼎沸;情緒更熱烈);
接下來我會提問同學們“這樣的情緒是通過那些音樂本體體現出來的呢?”在老師的引導下,結合譜例相信同學們可以捕捉到節奏更加緊湊、力度加強、速度變快。(板書:(第二段后面)節奏、力度、速度)
隨后我會請同學們結合譜例探索第三段的音樂的旋律發展規律,師生共同總結發現“螺絲結頂”的傳統音樂作曲技法。由此就可以將音樂本體和情感表現進行一種有機地結合,使知識形成網絡,學以致用。(板書:(第三段后面)螺絲結頂)
最后我還會在基本欣賞環節以后,請同學們來談一談這首樂曲所傳達的精神主旨是什么?最后總結民間器樂合奏曲《金蛇狂舞》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也使樂曲民族特色更加鮮明。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不但可以更地掌握新知,同時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對于學生豐富情感、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在拓展提升環節,我會為同學們分享施光南的聲樂作品——請同學們欣賞《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請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同樣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兩個人,為什么在音樂創作上有著不同的風格呢?隨后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
這樣設計,一方面鞏固了學生對本節課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高了音樂藝術審美能力。
第五環節是課堂小結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在作業的設置上,我會請同學們以“人民革命音樂家”為主題召開一次音樂賞聽會,同學們在課下整理文本及音響資料,下節課分享。
八、說板書設計
最后,這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包括了三個樂段的情緒、場景、音樂要素、作曲技法等內容,板書選擇了提綱式來設計,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音樂《金蛇狂舞》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音樂說課稿11-05
高中音樂鑒賞說課稿11-08
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11-18
高中下冊音樂說課稿03-10
《音樂與人生》高中音樂說課稿11-11
高中音樂鑒賞音樂與人生說課稿07-12
高中音樂說課稿15篇11-05
高中音樂說課稿(15篇)11-05
高中音樂:風笛排簫 —說課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