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小學4年級數學上冊《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說課稿

    時間:2021-01-16 17:33:10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4年級數學上冊《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學4年級數學上冊《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說課稿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是國標版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7單元中的內容。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運算中進行簡便計算的兩種必要的理論依據,他們是學生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的思維素質,掌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簡便計算和計算速度。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加法計算和驗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內容。教材安排兩個運算定律教學時,采用了不完全的歸納推理,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新課,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組成等式,再例舉類似的等式進行分析、比較、找到共同點,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的構建知識。然后安排了一些基本練習,以填空、判斷等形式鞏固對加法運算的理解,接著通過題組對比和湊整等練習,為學習簡便計算作適當滲透和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的價值,發展應用意識。

      2.使學生在學習用符號、字母表示自己發現的運算律的過程中,初步發展符號感,初步培養歸納、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發現并概括出運算定律。

      四、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朝三暮四》視頻)師: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什么?猴子很笨,同學們很聰明,栗子的總顆數有沒有變化呢?什么發生變化?

      引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朝三暮四》,在數學中也有類似《朝三暮四》故事里的規律,同學們想不想研究一下?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初步體驗加法交換律,喚起求知欲。】

      (二)創設情境,聯系生活

      談話:天氣漸漸轉涼,學校要組織大家參加冬季比賽了,看,四年級同學正在操場上開展體育活動。

      (課件出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指名說一說)

      提問:你能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學生提到的問題可能有:跳繩的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設計意圖:創設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提問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后繼探究的學習材料,符合新課程“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談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三)探索加法交換律,初步感知

      課件出示問題(1)要求參加跳繩的有多少人?

      提問:應該怎樣列式?

      指名口答,教師板書:28+17=45(人)

      提問:還可怎么列式?板書:17+28=45(人)

      提問:這兩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數?(跳繩的人數)結果都是多少?

      談話:既然得數相同,我們就可以把這兩個算式用“=”連接起來。改寫成28+17=17+28

      板書:28+17=17+28(學生齊讀這個等式)

      提問:比較這兩個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說出:加數相同,得數也一樣,只不過是把加數的位置調換了一下)。

      提問:你能照樣子再寫出幾個像這樣的'等式嗎?試試看。(學生動筆寫,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把學生說的等式有序地板書在黑板上,板書三個)。

      提問:像這樣的等式你能寫得完嗎?

      談話:既然寫不完,可以用省略號表示(板書省略號)

      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等式,你發現每一組的兩個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提問: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像這樣的等式嗎?可以用符號、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試試看。

      師:在數學上,我們通常是用字母a、b來表示兩個加數,說來說說怎么表示?

      生:a+b=b+a

      提問:a和b分別代表什么?

      小結:兩個數相加,交換這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是加法運算律中的一條很重要的規律加法交換律。

      設計意圖:本環節能緊密圍繞并運用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感知規律,發現規律,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整個過程,學生在觀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發現,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括能力。

      師:下面老師想考考大家。

      考考你

      (1)您能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字嗎?

      96+35=35+()204+57=()+204

      指名回答,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換律嗎?為什么?

      75+25=25+75

      46+59=46+59

      90+10=5+95

      (沒有交換加數的位置;等號兩邊的加數不同。)

      (3)同學們學的真不錯,接下來我們來玩個游戲,看看同

      學們的反應快不快。游戲:對口令

      師:83+17=生:17+83=

      97+44=35+65=

      88+75=300+600=

      a+b=785+68=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加法交換律的理解,知道加法交換律只是交換加數的位置,其余的不變。

      (4)提問:同學們,想一想:過去我們學過的計算中,哪些地方應用過加法交換律?

      下面一道題357+218,請同學們計算并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

      (四)探索加法結合律,自主合作

      談話: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解決“跳繩的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得到了加法交換律,現在我們再來研究同學提到的問題,看看有什么發現。

      出示問題(2):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問:你會列綜合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28+17+23

      提問:如果老師想突出強調先算跳繩的人數,可以怎么做?

      生:添上小括號

      教師給28+17加上小括號。

      提問:還是這個式子28+17+23,如果要先算參加活動的女生人數,應該怎么辦?

      學生同桌交流,指名說說。

      教師添上括號:28+(17+23)。

      提問:比較這兩道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數學符號相同,得數相同,但運算順序不同)

      師:既然得數相同,我們可以寫成等式:

      板書:(28+17)+23=28+(17+23)

      課件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號嗎?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指名學生口答。

      歸納加法結合律:

      提問:觀察這三個等式,每組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從這些等式中能發現怎樣的規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提問:你能用字母a、b、c代表這三個加數,把上面的規律表示出來嗎?(學生獨立寫一寫)教師板書:(a+b)+c=a+(b+c)

      小結: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加法的第二個運算律——加法結合律。(板書:加法結合律)

      考考你:運用加法結合律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字

      (45+36)+64=45+(□+□)

      560+(140+70)=(560+□)+□

      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知道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還知道了三個數連加,改變運算順序和不變。

      設計意圖:圍繞“變與不變”這一關鍵點,通過比較每組的兩個算式,初步感受規律。接著再經過學生個性化的驗證及交流,從而確認加法結合律并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這樣發展了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五)鞏固應用,擴展提高

      同學們剛才的表現真棒!那現在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闖關呀。我們的闖關開始啦!

      1.第一關:火眼金睛

      下面的等式各運用了加法的什么運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8)+48

      2.第二關:大顯身手

      在途中,小熊遇到了麻煩,它想把樹上的蘋果摘下來,可是它必須答對問題,才能拿到蘋果,你能幫助它嗎?

      相加等于100?

      3.第三關:勇奪第一,想想做做4

      38+76+2438+(76+24)

      全班男生完成第1題,女生完成第2題。

      提問:為什么每組兩道題的得數相同?哪種方法簡便,為什么?

      觀察(88+45)+1245+(88+12),哪題運算簡便。

      小結:可見,合理地運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設計意圖:幾個層次的練習,為學生提供了具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思維含量,學生在觀察辨析中比較,在思考對比中升華,促進學生靈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六)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有時可以使計算簡便。下一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及時總結、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在自己的整理總結中再次鞏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同時為學生以后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小學4年級數學上冊《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人教版《小數加法》說課稿08-18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加法和減法》說課稿08-18

    小學數學分數加法應用題10-16

    小學數學說課稿《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1-26

    小學數學說課稿01-03

    《小學數學乘法》說課稿08-14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08-18

    《真分數和假分數》小學數學說課稿3篇01-27

    初中數學《正數和負數》優秀說課稿06-12

    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說課稿:分數乘法11-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久久九九青青国产精品|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性色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99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黄网站| 国产精品第12页|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成人色XXXX视频 |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