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小學三年級科學《蝸牛》說課稿

    時間:2020-08-14 12:35:08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科學《蝸牛》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

    小學三年級科學《蝸牛》說課稿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科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第二課《蝸牛(一)》。下面我從教材、學生、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來介紹我對本課的理解。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修訂后的教科書更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標準所規定的相關內容。

      本課是屬于“生命科學”的范疇,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我所知道的蝸牛。教科書展示的是自然環境下的蝸牛照片,提示學生蝸牛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在另一張照片上,展示了兩個殼上的螺線旋轉方向不同的蝸牛,其中右邊的一個是從里向外逆時針旋轉的,這在我國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旋轉方向如左邊的蝸牛一樣,螺線是從里向外順時針旋轉的。

      第二部分,觀察蝸牛的身體。教科書在圖上標注了蝸牛身體各部分的名稱,是為了幫助學生在描述表達時運用這些詞匯,準確方便地表述。特別要指出的是,蝸牛的觸角有兩對,長的觸角的頂部有眼睛,短的一對觸角上沒有眼睛。蝸牛身體的觀察內容相當豐富。教科書點到蝸牛身體的顏色,重點展開的是對蝸牛頭部、腹部、尾部,頭部的眼睛、觸角、嘴的觀察。

      “用小棒或鉛筆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會有怎樣的反應”,這里的意圖是引導學生觀察蝸牛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即觀察動物的應激性。

      第三部分,觀察蝸牛的運動。可以說,會運動是動物區別于植物的一項重要特征,動物怎樣運動,又體現了動物的身體結構和功能,體現了動物的多樣性。

      在前面的觀察和平時的觀察活動中,學生已經注意到蝸牛的運動,而且會用“爬”“慢”等詞描述蝸牛的運動,并已產生或提出有關蝸牛運動的一系列問題了。在此基礎上,教科書整理出三個問題及活動來展開觀察蝸牛運動的活動。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對學生來說,蝸牛是沒有腿、腳之類的東西。那么蝸牛是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呢?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從沒有“足”到有“足”,以足的外延的拓展,發展了學生對足的認識。

      觀察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的爬行動作。活動回答的是這些問題:蝸牛能在各種物體上爬嗎?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呢?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一樣嗎?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是怎樣的呢?教科書提供了三幅圖,表示的是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物體,平面的`和棍狀的物體以及線狀的物體。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學生有可能想出更多的觀察內容。

      第四部分,飼養蝸牛的方法。教科書明確提出飼養蝸牛,并且提供了飼養的方法和兩種養殖環境。只要參照教科書中提供的方法,學生一般都能養好蝸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蝸牛》一課是學生真正觀察小動物的起始課,學生還是第一次學習觀察小動物、描述小動物,學生對它們的觀察停留在只注意某個部分的細節,還不知道怎么樣從整體到局部地去觀察一個小動物。引導學生體驗探究蝸牛的過程,建構自己對蝸牛的認識。同時,培養并保持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開好了這個頭,對學生以后的探究活動來說意義非常大。

      3、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縮進殼內來躲避危險等。

      (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從整體觀察到局部觀察的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觀察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5、教學準備

      (1)、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二、說學生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們經歷了第一單元《植物》一系列有系統的觀察活動,學生們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氛圍較濃厚,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交流。通過一次次的親歷活動,學生的科學態度得以端正,科學探究能力得以鍛煉和提高。對學生來說,喜愛動物之情是與生俱來的。秋天是動物活動頻繁的季節,也是觀察研究動物的好時機。學生們在觀察大樹等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并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蝸牛是學生非常喜愛、熟悉但又沒有仔細關注過的小動物。學生觀察的困難在于能否找到蝸牛的身體各部位,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觀察蝸牛的爬行狀態。因此,在課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參與學生觀察活動,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蝸牛的特征。

      三、說教法和學法:

      1、小組合作:觀察活動需要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補充和討論,對所觀察的事物有更好的收獲。教師要組織好四人小組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師生合作:在學生的觀察活動時,教師積極參與到其中,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觀察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

      3、學生主導:這堂課教師應該把時間充分的給予學生,經歷一個觀察、記錄、匯報、補充、再觀察、再匯報的過程。教師充當傾聽者和組織者,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來解答。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小動物們有的會飛,有的會爬,有的會游泳,真是可愛極了,你們想和它們交朋友嗎?(想)好,這節課老師首先帶同學們去認識一位小動物朋友,它的名字叫蝸牛(出示蝸牛),你們了解它嗎?希望同學們要仔細地觀察它,看看它的身體結構是怎樣的?生活在哪里?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生存下來?像科學家那樣進行觀察和做好記錄。(板書課題:2、蝸牛(一))(上課一開始不直接向學生提供蝸牛,以出示的形式呈現,也能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及主動探究蝸牛的欲望。這使學生的興趣具有可控性,使興趣“有”而不過度,為下面探究活動的實效性埋下伏筆。)

      (二)自主學習

      1、蝸牛的生活環境

      (1)哪里能找到蝸牛?(草叢中),蝸牛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陰暗潮濕的地方)

      你們仔細觀察過蝸牛嗎?能說說蝸牛是什么顏色的嗎?(有的青綠色,我的紅褐色)

      (2)、教師提醒學生照片上,展示了兩個殼上的螺線旋轉方向不同的蝸牛,其中右邊的一個是從里向外逆時針旋轉的,這在我國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旋轉方向如左邊的蝸牛一樣,螺線是從里向外順時針旋轉的。

      2、觀察蝸牛的身體。

      (1)組織學生自主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方法。(用放大鏡觀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從整體到局部觀察,觀察時要耐心,靜靜地觀察,不要打擾它的活動。)

      (2)放大鏡的使用。師:手握放大鏡的把柄,將放大鏡靠近物體的一側,然后沿著肉眼與物體之間的直線方向,緩緩地移動放大鏡,直至看清楚物體的細微結構為止。

      (3)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蝸牛,在觀察時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比較、補充。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一到兩個小組中間去。對小組中出現的問題和優點給予幫助和表揚。這里比較好的體現了小組合作和師生合作的理念。

      (4)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的觀察活動,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它可分為幾個部分?(頭部、腹部和尾部。重點觀察頭部,觀察蝸牛的眼睛、觸角和嘴。特別要指出的是,蝸牛的觸角有兩對,長的觸角的頂部有眼睛,短的一對觸角上沒有眼睛。)

      (5)小組派代表進行上臺描述所觀察到的蝸牛的身體。嘗試按一定的順序,有一定條理,有重點地描述蝸牛身體的特點。當學生不能有條理有順序的描述時,教師給予指引。

      (6)學生畫蝸牛。讓學生把自己的蝸牛畫在作業本上,標上各部分的名稱。

      (7)用鉛筆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的反應。(蝸牛的身體會縮進殼里)

      3、觀察蝸牛的運動。

      (1)讓蝸牛在玻璃上爬行并進行觀察。問:蝸牛有腳嗎?蝸牛的腳是怎樣的?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

      (2)觀察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的爬行動作。蝸牛能在各種物體上爬嗎?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呢?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一樣嗎?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是怎樣的呢?(蝸牛在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物體,平面的和棍狀的物體以及線狀的物體上爬行。)

      (3)描述并模仿蝸牛的爬行。

      (4)學生記錄蝸牛的運動。

      (5)蝸牛爬行的時候,會留下蝸牛爬行的痕跡,讓學生討論黏液對蝸牛爬行的作用。

      4、飼養蝸牛

      (1)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

      (2)飼養蝸牛注意事項。(每天傍晚給蝸牛喂食,第二天早上把食物殘渣處理干凈)

      (3)蝸牛的食物:菜葉、青瓜等綠色食物

      (三)鞏固提高

      1、學生做課堂作業

      2、作業講評,訂正

      (四)課外延伸

      1、學生課外飼養蝸牛。

      2、每天觀察蝸牛的生活情況,并寫觀察日記。

      (讓學生觀察研究動物從教室走向廣闊的生活。從而使四十分鐘的科學課成為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跳板”。)

    【小學三年級科學《蝸牛》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蝸牛的獎杯》說課稿12-02

    小學科學說課稿(15篇)11-02

    小學科學說課稿15篇11-02

    小學科學說課稿(集錦15篇)11-24

    小學科學說課稿(精選15篇)11-24

    小學科學說課稿(集合15篇)11-24

    小學科學說課稿通用15篇11-02

    小學科學說課稿合集15篇11-02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11-04

    小學科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說課稿范文01-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精品久久777|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大桥未久在线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永久免费精品影视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第欧美第12页|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