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說課稿模板匯編三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說課稿 篇1
(前言)
計算機網絡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處在成長階段的中學生如果缺乏正確的網絡知識教育,就有可能在虛擬世界中迷失方向。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正確引導學生認識網絡,培養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我就以《一網天下》這課為例來和大家進行交流。
第一部分說教材
《一網天下》是初中一年級上冊第一節的內容,本課通過對計算機的網絡在生活中的應用,網絡安全和網絡道德的簡要介紹,引導學生走進計算機網絡,打破對計算機網絡的神秘感,為以后網絡知識的學習和操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初一的學生通過小學的學習,已能操作Word、PowerPoint等常用軟件,會簡單的上網操作。根據新課程標準,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要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了解生活中的網絡
了解計算機網絡在生活中的應用
了解網絡安全和網絡道德
過程與方法方面:
運用專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通過經典案例分析,能識別信息的真善美與假惡丑,提高信息鑒別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體驗計算機網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
養成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
因為計算機網絡的應用是學生學好網絡知識的基礎,所以我把了解計算機網絡在生活的應用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因為網絡安全和網絡道德對初一的學生來說非常的抽象,我把網絡安全和網絡道德的理解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第二部分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一學生,他們思維活躍,表現欲強,已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使探究活動成為可行。所以在這節課中將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為主輔以案例教學法,借助典型案例分析,幫助、引導學生做好分析,再放手讓他們自主探索、實踐,最終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三部分說學法
在學法上,主要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法和自主探究法。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原則給學生進行分組,每組一般4個人,指導他們在一起合作學習,取長補短。由于初一的學生合作能力比較薄弱,合作時有群體隋化現象,因此進行合作學習前,老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及具體操作方案,并為每個學生設置學習評價表。
第四部分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側重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處理:
首先談談課前的準備:
(一)教師將學生分成三個大組,分別布置不同的任務。
應用組:負責查找、拍攝我們生活中的網絡應用照片 ,并按用途做成課件展示。
安全組:負責查找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方面的實例,提出總結報告
道德組:負責查找由網絡而引發的學生道德方面的實例,編寫劇本,表演情景劇
每組各有主題、任務、成果展示和評價四個目標。每個大組再進行具體分工到每個小組,讓每個學生都有明確任務。
(二)老師指導學生課外查閱、搜集相關資料。
老師制作好專題學習網站,將學生學習時所需的相關材料發布在網站上,方便學生隨時隨地瀏覽。學生查找資料可以在家里進行,也可以課余時間在學校電腦室進行,老師通過專題學習網站上的BBS和QQ群隨時指導。課前老師對三大組的成果匯報進行審核,活動結束后對小組與個人再進行具體的表格評價,這樣就極大調動起了學生的責任意識與積極性,保障了活動的有效進行。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時,播放輕松的音樂短片《感受生活中的網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課題。
接下來的教學過程由學生的成果展示與師生活動組成,共分為5個環節。
第一環節:應用篇
(一)應用組同學的成果展示。
由于這段是本節課的重點,老師根據他們的講解和學生的掌握情況,適當給予補充和講解。
第二環節:安全篇
(1)安全組同學的成果展示
(2)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
探究一:我們怎樣來防范和維護網絡安全?
學生根據專題學習網站,合作探究學習網絡安全知識。經過五分鐘的學習后,每個學生接受專題學習網絡對所學知識的標準化評價,評價成績計算在本組成績中。通過小組間評比,激發每個學生的合作動力和學習動力。
第三環節:道德篇
道德組的同學表演由網絡而引起的學生道德方面的情景劇,揭示學生中存在的不文明的上網現象。
探究二: 我們應該如何上網?
老師幫助、引導學生做好案例分析,再放手讓他們自主探索,實踐,最終達成共識,提出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觀點。
老師小結,提出《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意圖:通過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形成新的興奮點,在對案例的分析、討論中完成對網絡道德的理解與內化,從而突破本課難點。
第四環節:引申探究
小組合作制作宣傳畫報或電子簡報,呼吁社會、學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為未成年人營造綠色健康的網絡信息空間。
意圖:引出課堂延伸問題,讓學生通過從課堂學得的探究技巧,帶著問題走進生活,進行新的探究學習和情感升華。
第五環節:展示、評價、小結
上傳至專題學習網站各小組所做的作品,師生共同評價作品。每小組學生完成評價表格,評選各種獎項,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成功與樂趣。
老師小結本課所講內容,布置課后作業
預習下節課初識計算機網絡,各小組分配任務見專題學習網站。
五、說教學反思
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放手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會發現很多學生的閃光之處,給我們留下很多震撼.
小學說課稿 篇2
粉印版畫是用不透明的粉質顏料來套印版畫,顏色厚重,具有較強的覆蓋性,因此在印刷時可以先印重色,后印淺色。在講到畫面色彩搭配時,提醒學生回憶第8課"風景色彩畫"中講到的"色彩的明度對比和冷暖對比"。粉印版畫學生從沒接觸過,而本課后面"快樂的小鳥","有趣的臉譜","美麗的瓶花"這幾節課又都是屬于版畫類(有脫膠版畫和吹塑紙版畫),那么,要上好這一節課就顯得尤其重要,可以說這是一節"承前啟后"的課。而教參中本課只設1課時,我認為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根據學情的需要,我把它改為2個課時。
根據《課標》提出的目標,本課教材的特點,聯系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思維的特點,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 知識目標:讓學生關注小鳥和它的家,并能學會用粉印版畫的方法表現他們。
2, 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透過開放式的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3,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小鳥的錄象,感受母愛的偉大,感受祖國大自然的美,從而喚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粉印版畫的制作,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美感及與生活美之間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粉印版畫的制作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粉印版畫的方法把小鳥的結構形態及鳥窩生動有趣地表現出來。
二, 說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特點的需要,本課我采取了情境法,啟發式教學法,賞析教學法,演示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并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融形,聲,畫為一體的優美的教學情境,擴大學生視野,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教師則只在關鍵之處作出精要的點撥或總結。這樣,學生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 引導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適合于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因此,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我注意引導他們感受藝術的形式美感,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環境的關系。
3。賞析教學法:賞析,品味祖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三, 說學法
1。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你知道這是怎么畫出來的嗎 "等,啟發鼓勵學生思考探索,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逐步解疑。引導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探求新知。體驗到喜獲知識,邁向成功的歡樂,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2。 自學嘗試法: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也曾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一個人如果不具備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那么他將再也無法生存和發展,更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說,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是美術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講到粉印版畫的制作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學,大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鼓勵他們說說,談談,畫畫,動腦,動口,動手,自己學會思維,學會分析,學會表達,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 合作學習法:我們培養的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于創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度,開朗的性格及善于與人合作的精神。能夠處理好與他人的協作關系,集眾人之智慧取長補短,是跨世紀優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討論,交流的機會,讓他們集思廣益,相互切磋,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相借鑒。
(6)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深入感知階段,強調感悟和創造意識,培養學生在感悟中愛美,審美的情趣。
(8)使學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去品,審,發現自己與他人作品中的閃光點,提高他們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9)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競爭意識。
五, 說板書設計
美術課要突出 "美"的原則,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力求簡潔,形象,并充分體現課文重點。
小 鳥的 家
粉印版畫的制作步驟:
1, 制模版
2,將模版與印紙重 疊,固定
3,上色,印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發展,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主動參與的活動意識,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教學中,體驗成功,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好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有很強的集體性和趣味性,在活動中不僅可以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還可以充分激發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過渡期,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同時學生具有好動和好奇的生理特點。與他人合作方面有一定基礎,雖然體質還是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還是存在。但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好勝心強,敢于表現。本次課結合身體素質練習,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加強提高。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運球在足球運動中的重要性以及運球的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運球的正確動作和練習方法進而熟練運球的動作。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增進對足球的興趣并認真練習,培養互相合作、守秩序及愛公物的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腳內側運球、腳外側運球。
教學難點:控球的能力。
六、教學方法
教法:足球是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所以學習的熱情很高,能積極主動的進行練習。在授課中我采用了示范法、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在活動中更快更好的掌握動作的要領。
學法:本課在學法上采用了自主學習法、分組學習法、比賽激勵法。首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運球要領,然后再分組練習中相互學習悟出運球要領。最后通過運球接力提高運球技能。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學生四列橫隊集合,點名(詢問及了解學生身體狀況),師生問好,檢查服裝、器材。宣布本次課的任務、目的及要求。安排見習生活動。 (5分)
2.熱身慢跑,徒手操,學生自由發揮,用各種動作熟悉球性。(5分)
意圖:在課開始環節利用自編的球操讓學生熱身,并把一些球性練習融入到球操當中,把原本枯燥的球性練習在音樂的伴奏下變得易操作易練習。
(二)學習與實踐部分。
1.講解、示范運球的動作(7分)
(1)足內側運球
以足弓部位觸碰球,足間與髖關節稍外轉、腳根鎖緊,身體放松。
(2)足外側運球
以足外側靠近足尖部位接觸球,以撥動或推的動作帶球,運球時足尖向內稍轉并腳跟。
2.分組練習(20分)
(1)直線折返。
(2)S型穿繞標志桶體折返。
(3)運球接力賽:用各種運球方式將球一一通過每一角標,完成的人將球傳給下一位同學繼續進行,且使用時間最少組別為優勝。
設講意圖:教學環節上我是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先利用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嘗試、體會運球動作的要領,這樣學生就有了初步的運球概念。然后進行分組學習讓學生相互間觀摩學習并先從近距離練習開始,等基本掌握后在加大難度讓學生遠距離進行練習,經過這樣幾個環節的練習,學生基本就能掌握運球的動作了,最后進行運球接力,利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提高運球的技能。這樣就是一個教學環節扣一個教學環節,一個方法為一個方法服務。
(三)結束與放松部分 (7分)
1.放松活動。
2.集合,選出優秀同學再示范,老師講評。
3.布置家庭作業,預告下次上課內容,收點器材。
4.下課,師生再見。
八、場地器材及負荷預計
1.場地器材:足球場一片、哨子、足球若干個、標志桶。
2.負荷預計:平均心率:115-120次/分;最高心率:140-150次/分;練習密度:45-50%
【【精品】小學說課稿模板匯編三篇】相關文章:
【精品】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06-09
【精品】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編8篇06-08
【精品】高中說課稿模板匯編6篇06-18
【精品】說課稿初中模板匯編4篇06-05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編5篇07-13
【精品】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匯編6篇07-10
【精品】說課稿初中模板五篇06-22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模板12-17
小學體育《跳繩》說課稿模板12-27
【精品】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匯編十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