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喜歡做心理測試?
的確,很多人樂于心理測試,就是想知道自己多一點。自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適合做什么樣的事,以怎樣的途徑能夠更容易地獲得成功?尤其在人們曾經遭遇挫折、或正在路上艱難行進,前路一片茫然時候,總希望能夠借助某種工具指引捷徑。
這就是人們樂于測試的心態之一──了解自己天命的急躁。怕失去機會,想獲得最佳發展匹配。
當然,通過正規的測試,以上這種心態所期望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實現的。
如麥爾斯性格類型量表就指出,有些人特別在意細節,那當然就很難與一個大大咧咧的人為伍。而就職業定位測評而言,霍蘭德六邊形理論把人的興趣分成六種類型,同時所有的職業也可以被歸入六種對應的類型,從而“人”與“職業”就可以實現有效匹配。
學心理學的張妍就曾經在決定是否考研之前做了一系列的專業心理測試題,測試結果顯示,她的興趣特征是傾向研究與操作型的,如果去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直接與人打交道,則會與她的性格有不適之處,獲得成就的機會可能少一些。而張妍本身也發現,雖然自己做過許多的咨詢個案,但總還是覺得與人溝通存在不暢。張妍通過對自己興趣的分析,清楚自己從事心理學相關方面的研究或者從事指導別人的工作是比較適合的。于是她明確了考研讀博這一發展方向,獲得了更有主動性與成效的生涯發展。
既然已知心理測試這種具備一定功效的便捷工具,究竟還有多少人愿意放棄使用,而還是甘愿只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前行呢?更現實的狀況是,現在的我們把更多的關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總是不停忙碌著為實現自我,取得成功尋求有效的途徑。然而對于“我”的認同與對于“我的成功”的肯定大多是需要別人來完成,可我們哪里還有這么多時間去與人交往,再獲取別人的信任與肯定呢?
于是,這就是測試的第二個心態──對別人信任成本增長,只好求諸于工具,并努力尋求一種自我認同。
正如之前人們對于“為什么愛做測試”的回答:“好玩、好奇到底準不準”,我們為什么在意測試的準確性?沒錯,這正是當你驚嘆“真準”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測試肯定了你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等。
實際上,在生活中更受到人們歡迎、傳播得更廣的正是這樣一類帶有一定趣味性的小測試。這類小測試也許準確性并不高,甚至可能娛樂性更強一些,可這有什么關系呢?重要的是它們實在太多了,信手拈來,就可以滿足我們自我認同的需要。
比如那個在網絡上流行很廣的《借船過河》測試,通過你對五個人物的喜愛程度的.排列,能夠測出你對金錢、愛情、性、家庭、事業的重視程度。你真的覺得需要這個心理測試來告訴你什么對你最重要嗎?當然不,答案其實早就在你心中,你只需要這個測試結果肯定你、贊同你,“真準!”正是你獲得認同后滿足的感嘆。其實,就算答案“不準”也沒關系,你只需要嗤之以鼻:“切~一點都不準嘛,再來一題再來一題”直到你獲得認同為止!
再比如我的朋友洛洛,她最近做的一個關于愛情的測試告訴她,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完全與她格格不入。“這個測試很準喔!”洛洛告訴我。實際上我知道,她的分手不久的前男友正是一只沙文主義的豬。即便洛洛知道分手對她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但當她又經由這個測試證明她是對的時候,她省略了很多與朋友說明狀況的過程,輕易地獲得了認同與安慰。
固然很多專業的測試題都建立在編制者經年的研究和大量案例分析的基礎之上,并且仍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加以完善,但這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將你所想知的所有狀況準確地反應出來。正如《九型人格》測試的確細致地將人的性格特征劃分為九個類型,但卻永遠無法將你在現實工作生活中所取得的豐富經驗涵括在內。因此,迷信或機械地使用這些量表必然是不可取,再好的理論也要結合實際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為什么我們喜歡做心理測試?】相關文章:
我們為何愛做心理測試09-09
為什么心理測試那么準09-10
做心理測試的沙盤09-08
女生喜歡的心理測試09-07
心理測試:你為什么不合群09-11
喜歡心理測試原因探析09-23
心理與生活:我們為什么要結婚?10-16
她有喜歡你嗎心理測試09-07
我們為什么不喜歡你職場勵志感悟06-16
是否有做老板潛質心理測試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