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學家教你培養關愛、禮貌、負責任的孩子
我們應該怎樣培養關愛、禮貌、負責任的孩子呢,下面yjbys小編為你介紹心理健康學家教你培養關愛、禮貌、負責任的孩子的文章。
心理健康學家教你培養關愛、禮貌、負責任的孩子
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取決于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于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于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于人們所受的教育、人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品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力之一。家庭是塑造一個人的品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學校。正是在家庭中,每一個人受到他最好的或最壞的道德熏陶。主要是在家庭中,一個人的心靈開始敞開,習慣開始形成,理性開始覺醒,善良或邪惡的品格開始初具雛形。密爾頓說:“童年預示著一生,正如早晨預示著一天。”在一個野蠻、貧困和骯臟的環境中,要想培養出一個心地善良、純潔和品德高尚的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品格的力量》
哈佛心理學家一Richard Weissbourd去年大力推行“推廣關愛”項目,并發表了一份關于如何幫助家長正確教導孩子成為善良的人的研究。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我一直都有在培養自己的孩子成為善良的人啊。”,但Richard Weissbourd的新研究報告里顯示大概80%的青少年表示,他們的家長更注重于他們的發展前程或者是否愉快地成長,對于孩子是否關心他人,家長們關注的甚少。大多數被訪者表示,比起在學校和社會成為有愛心的人,他們的家長會更為他們獲得好成績而感到驕傲。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關心他人、有禮貌、負責任的人?Richard Weissbourd和他的研究團隊共同提出了5條建議:
Make caring for others a priority
把關愛他人作為優先考慮的事情
理由
比起關愛他人,父母傾向于優先考慮孩子的幸福和發展前程。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孩子們更需要去學習如何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比如說當小伙伴遭到欺負時,孩子是否該挺身而出支持自己的小伙伴。
做法
家長們需要傳遞給孩子關愛他人為首要的訊息。關鍵是對孩子提出較高的道德期望,如信守諾言。比如說,在孩子退出一個組織(運動隊或樂隊)或放棄一段友誼之前,我們應該問他們是否曾想過自己在團隊中的責任,鼓勵他們正視問題所在。
試著
對孩子說“最重要的是你要善良厚道”,而不是“你開心最重要”。讓年長一些的孩子始終對他人保持尊重,即使在他們很累或憤怒的情況下。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大人表示重視和關心,比如說可以問問老師,平常孩子在學校是否是一個優秀的團隊成員。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to practice caring and gratitude
給孩子制造關愛和感激他人的機會
理由
要成為一個好人永遠都不會太遲,但這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孩子需要去練習怎樣照顧他人,怎樣對那些關心愛護他們的人表示感激。研究表明,習慣對他人表示感激的人更有可能成為慷慨大方,富有同情心并寬容的人,這樣的人更容易得到快樂和健康。
做法
學習關愛他人就像學習一種運動或樂器一樣。讓孩子在功課上給其他同學提供幫助,分擔家務等等,把這些變成日常重復做的事情。培養關愛他人成為孩子的第二天性,并提高他們的護理能力。學習感恩也是同樣地需要日常練習。
試著
對于孩子幫助他人的行為,不要經常給予獎勵。我們應該期望孩子給予更多人幫助,比如說路上的殘疾人或者鄰居。家長們應該只對孩子不常有的善良行為給予獎勵。
和孩子討論在電視上看到關愛他人和漠視他人的行為,還有在新聞中提及的正義和非正義行為。讓表示感激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無論事情大小,對于幫助我們的人都應該表示感謝。
Expand your childs circle of concern
擴大孩子所關注的范圍
理由
大多數孩子他們日常所關注的范圍是很小的,比如說他們的家庭和朋友僅此而已。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去擴大他們所關心的圈子,比如說班里新來的同學,和他們說不同語言的人,校園里的職工等等。
做法
孩子們不僅需要學會關心身邊的人,同時也要關注大局,從多方面思考日常和他們接觸的人,包括弱勢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也需要去考慮他們做的一些決定是否會對別人造成不便或危害,比說退出運動隊等等。尤其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孩子需要培養關心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區的人。
試著
確保孩子在生活中對任何人都保持友善和感激的態度,例如司機或者服務員。鼓勵孩子去關心弱勢群體,比如安慰遭到欺負的同學。
利用電視節目和新聞鼓勵孩子為那些遭遇不幸的孩子設身處地地著想。
Be a strong moral role model and mentor
給孩子樹立強有力的道德模范
理由
孩子的道德價值觀是通過觀察他們所尊敬的成年人的行為而建立的。同時,他們也會通過道德困境來建立自己的道德觀念。比如說,他們會陷于該不該邀請一個好朋友不喜歡的新鄰居參加自己的生日PARTY,這樣類似的困境。
做法
作為孩子的道德模范意味著我們要秉著誠實,公平和關愛他人的信念。為了讓孩子尊重并信任我們,我們有時候必須承認自己的錯誤和缺陷。同時,身為家長我們也需要去聆聽孩子們的想法,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觀點,并讓他們明白我們希望他們如何為人處事。
試著
至少每月一次帶著孩子去做社區服務。在晚餐的時候和孩子討論他們面臨的一些道德困境。
Guide children in managing destructive feelings
指導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
理由
關愛他人的能力常常能抑制憤怒、羞恥、嫉妒等其他負面情緒。
做法
我們得讓孩子明白出現任何情緒都是正常的,但是一些處理方式對事情并沒有幫助。孩子需要在我們的引導下學會正確處理好這些情緒。
試著
讓孩子停下來,然后用鼻子深深地吸氣,用嘴巴呼出,再數到五。讓孩子在情緒穩定的時候經常練習,慢慢地他就會養成習慣,并在心煩意亂的時候自己做起來。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妥善地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了。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在現實生活上很多大人也未必能做到對所有人都持有友善,尊重和關愛他人的態度。學習以上幾點,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變成更好的人!
【心理健康學家教你培養關愛、禮貌、負責任的孩子】相關文章:
培養心理健康孩子的6大秘訣11-20
兩大關鍵教你禮貌用中餐10-29
培養孩子的樂感10-10
培養孩子才藝的誤區11-14
培養孩子才藝的作用11-01
培養孩子的舞蹈能力10-08
《培養孩子的性格》推薦06-16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08-11
如何培養孩子的口才10-03
小學家長對孩子的評語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