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疾病:自我意識障礙
我意識障礙這種疾病,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自我意識障礙是指個體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格與外界。那么,這種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有哪些呢?
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①存在意識:是指人能夠對自身的存在有一個現實而又確切的體會,而不是虛無不實的。②能動性意識:是指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精神活動是受其本人而不是受他人的支配和控制。③統一性意識:是指人能夠意識到在不同的時間內,自己是同一個人,同一個“我”,而不是在不同時間內成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我”。④統一意識:是指在同一時間內,自己是一個單一的人,同樣又是一個獨立的人。⑤界限意識:是指意識到自己和他人或事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界限,并且體驗到自己和他人或他物之間都是相互獨立存在的不同個體。
自我意識障礙是以上諸方面中的某個或幾個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以致病人對自身當前主觀狀態不能正確認識,包括不能感知自身的存在,不能意識到自身是一個單一的、獨立的個體,不能正確認識現在的“我”和既往的“我”的區別,以及失去精神活動的自我支配和控制等。
臨床表現
1.雙重人格:是指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內產生兩種完全不同的內心體驗,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性格,也就是兩種不同的人格在同一個人身上先后交替出現。當一種人格占優勢時,另一種人格特點就完全被排除在他的意識之外。當同一個人先后現出兩種以上的人格特點時則稱為多種人格。均見于癔癥病人。
2.人格轉換:病人否認自己是原來的自身,而自稱是另外一個人或動物,但不一定有相應行為和語言的轉變。多見于癔癥或精神分裂癥。
3.人格解體:病人喪失了對自身行為的現實體驗,覺得自己正在發生改變,已不是原來的自己。病人覺得自己是空虛的,不屬于自己的,是不真實的或自己已不復存在。或覺得自己是受異已的力量操縱的或成為自動的機體。人格解體多和虛無妄想有聯系。可見于神經癥,抑郁癥或精神分裂癥。
4.現實解體:病人覺得周圍環境的一切都變得暗淡、模糊不清,視物好象隔了一層紗帳或隔了一堵墻,變得陌生了,疏遠了,一切失去了生機,有不真實的感覺。親人之間的感情亦變得冷漠了,缺乏感情上的聯系和關心,家庭環境和工作場所好象都已變樣,病人有身外夢境的體驗。常見于抑郁癥及精神分裂癥等。
5.被泄露感:病人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已被泄露于世以致弄得滿城風雨,人人皆知。見于精神分裂癥。
6.被支配感:病人感受到自己的思想、行動正在受到別人或外力的支配和控制,而自己不能主宰。見于精神分裂癥。
7.自知力缺乏:自知力也稱內省力。是指病人對自身主觀狀態或精神狀態的認識能力。也應是能否正確分析判斷并指出既往與現在的自身狀態和內心體驗有何異同、自身有無精神疾病的能力。
判斷病人自知力是否完整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已患了疾病。
②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體驗或覺察到自己所患疾病系屬于精神疾病。
③自知力完整的評價能夠辨認自己的表現或體驗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或反常的。
④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清楚地分析說明病態表現或體驗屬于病態的原因,如自己的認識不符合客觀事實或根本不存在客觀現實等。
⑤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清楚地認識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背景和過程等。
⑥自知力完整的病人,不但承認自己有病還能主動求醫,迫切要求治療,并給予積極配合。
自我意識障礙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上7種,常見的癥狀表現就是自知力缺乏,也就是患者不能正確的認識自身的人格特點。
意識障礙應該如何預防
一、預防:
無特殊有效預防措施
二、救護措施:
1) 當病人出現意識模糊、昏睡等意識障礙時,嚴密觀察警惕其加深而進入昏迷。
2) 昏迷時,應將頭側位,便于口涎外流,并用紗布將下墜的舌頭拉出。因病人不會吞咽,所以不要向口中喂水或喂藥。
3) 保持呼吸道通暢,要將病人衣領扣子解開,如果病人口腔有分泌物,要及時吸出。
4) 保護眼睛,如果病人眼睛不能閉合,應涂上眼藥膏,用消毒的紗布濕敷于眼睛上,防止角膜干燥引起損傷。
5) 預防肺炎和褥瘡,這是在家庭護理昏迷病人很重要的原則。定時翻身、拍背、吸痰、清潔口腔。保持床鋪的清潔衛生,尿濕的床單及時更換,防止褥瘡發生。
6) 及時送醫院確診,針對病因進行搶救和治療。
三、其他注意事項:
可并發吸入性肺炎、呼吸心跳等生命體征的改變,還可因昏迷而造成外傷性損害。
如何應對自我意識混亂
自我意識混亂,現稱自我意識障礙,即對自身目前主觀狀態不能正確認識。臨床表現有四種,人格解體,交替人格,人格轉換,以及雙重人格和多重人格,針對于自我意識混亂,
第一,要接受藥物治療,使用一些抗精神疾病的藥物。
第二,要接受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上,首先我們要意識到,導致自我意識混亂的一個原因,根據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要對癥進行解決這個問題。
【心理疾病:自我意識障礙】相關文章:
就業難與自我意識07-31
如何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03-16
有哪些心理疾病07-26
產生心理疾病的原因09-22
心理疾病:偷竊癖09-21
心理疾病:存在感05-05
性格與心理疾病的關系精選03-28
怎樣正確的對待心理疾病10-10
最普遍的心理疾病:挑食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