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蓄意自我傷害也是一種“心理病”

    時間:2022-05-29 14:21:22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蓄意自我傷害也是一種“心理病”

      導語:自我傷害行為包括自殺未遂是一種“心理病”,通過醫療干預是可以治愈或降低未來風險的。想了解更多的心理疾病,請跟小編來應屆畢業生心理網吧。

      人們一般對蓄意自我傷害包括自殺行為等,會從現象表面分析,如當事人承受了壓力、受到了挫折、經歷了負性生活或生存事件的影響,或者認為有自我傷害、自殺的人是“小心眼、想不開、太可惜、不值得”等。實際上,蓄意自我傷害包括那些以追求結束生命為目的的嚴重自我傷害行為,如自殺未遂、自殺死亡等都應當看成是一種“心理病”,需要求得醫學的幫助。

      發病機制

      1、個人心理特征:許多研究或心理評估表明,相對一般人群,一些傷害者成熟應對能力低、抑郁程度高、情緒不穩定性或憤怒特質高、較高的沖動性、自我愉悅或滿意度低等。

      2、社會、家庭與環境因素:傷害者社會支持不良,無論是客觀支持條件還是主觀支持感受低,支持利用度差,家庭環境不良等。

      3、其他因素:生活方式影響,如過度飲酒或物質濫用。精神心理疾病或軀體疾病或出現重大生活事件都對自我傷害的發生、發展帶來影響。

      流行病學特點

      國內自殺死亡率較高,數年來處于1.5-2.5/萬每年。國內缺乏嚴謹的自殺行為監測,據估計每年因口服農藥、醫療藥品、高樓墜落等自我傷害到醫院就診高達200至500萬,為自殺死亡的10倍以上。研究表明自殺未遂者中有精神心理障礙的占30%左右,而在自殺死亡的人群中則高達60%以上,國外有些研究甚至在90%以上而先前有自我傷害史的自殺未遂者后續6年內再次出現自殺達20%以上。傷害人群有關傷害特點方面的研究很多很多,了解這些有助于開展服務工作。

      臨床表現診斷

      1.各種各樣的傷害行為,無論傷害的目的是追求死亡還是其他目的。

      2.有結束生命動機的傷害行為,既自殺行為包括自殺未遂或死亡。傷害行為并非孤立的發生,常伴有抑郁、失眠、無望等精神心理問題或軀體疾病,這些問題常影響傷害行為的發生、發展。

      治療與預防

      自我傷害行為包括自殺未遂是一種“心理病”,通過醫療干預是可以治愈或降低未來風險的。治療主要包括心理干預來改變或提升當事人的生活與生存欲,擺脫無望感。眾多研究與服務經驗表明,通過治療能有效提升當事人的精神心理活動水平,有效降低再次傷害風險。由于傷害當事人多伴有情緒、情感困擾或其他精神心理問題,因此針對傷害行為本身干預外,處理影響傷害行為發生、發展的心理或軀體問題或疾病也是必要的。

      自我傷害行為包括自殺行為是能夠預防的。加強精神心理健康教育、關愛生命、尊重生命等良好氛圍的日益強化,隨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安全設施的不斷改善都為降低傷害風險起到積極作用,是初級預防的重要內容與保證。地鐵安全門、高樓大廈與外界相連的窗、道等人性化設計、農藥高度使用地區的藥品合理管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二級預防則是降低那些有可能導致傷害或自殺行為出現的種種因素或條件,如治療精神心理障礙者、關注患嚴重軀體疾病,喪失功能者以及遭遇重大創傷、生活事件的人。善于發現可能的傷害線索,做好疏導工作是二級預防的關鍵。最重要的是高風險人群的心理干預與服務,既要針對已經發生傷害行為的人、自殺未遂者實施服務,開展三級預防,從而有效降低再次傷害風險。

      家庭怎樣減少未遂者再次自殺的危險?

      1.家里有人出現自殺行為,切莫恐慌,要了解有關自殺現象的相關知識。重要的是對自殺現象要有正確的態度,避免“家丑不可外揚”觀念作祟而恥于向專業人員咨詢或尋求幫助如撥打生命救援、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等。

      2.要積極配合專業人員對未遂者進行評估,判斷再次自殺風險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并給予心理服務。

      3.未遂者存在精神障礙、心理問題要及時就醫治療。

      4.家屬要多與未遂者交流,關心愛護他們,了解她們的心理狀態并善于發現可能的傷害線索,引導未遂者主動暴露尤其有無厭世、自殺等想法而有針對性的應對。

      5.對高風險未遂者如,有抑郁情緒、屢次發生自我傷害、有自殺想法的要注意防范并做好防范預案,包括妥善保管藥物、不存放無用的危險物品,盡量避免危險物品的隨手可及。盡可能保證未遂者在可觀察的范圍內,持續或不間斷保持接觸或通過電話進行聯系。

      6.一旦發生自殺行為,要迅速、就近送醫院救治。

    【蓄意自我傷害也是一種“心理病”】相關文章:

    心理專家認為花癡也是一種病12-09

    忽視,也是一種傷害征文11-29

    女人一直自拍也是心理病?11-02

    “懶病”是一種心理疾病03-01

    網購成癮也是一種心理疾病09-22

    舍不得扔東西是一種心理病嗎?04-12

    放手也是一種愛放手也是一種愛的句子03-13

    注意:坐立不安也是一種心理疾病表現!06-27

    傷痛也是一種成長06-29

    人生感悟:放棄也是一種快樂12-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91久久精品电影|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四虎精品影院永久在线播放|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专区第二|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51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93精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