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社交網絡為何讓人成癮

    時間:2020-10-19 14:18:23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社交網絡為何讓人成癮

      在現今社會,社交網絡已經越來越泛濫,社交網絡成癮也是屢見不鮮的事了,下面社交網絡為何讓人成癮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每天一打開電腦,第一時間就打開社交網站,拼命刷屏發狀態;在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也要擠出時間在微博上徜徉,擔心自己幾個小時不上就被滾滾信息潮流拋在后方;遇到網絡連接出問題,上不了這些網站的時候,時刻都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滿腦子想著好友們在網上又更新了什么好玩的內容……

      隨著個人博客、微博等新的社交方式的出現,人們泡在社交網絡上的時間也日益增多。

      根據2010年末的數據,人們在網絡上花費的平均時間比10年前增加了82%。而根據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研究得出的數據,他認為人們花在社交網絡上的時間也是突飛猛進,是占據上網時間中最長的,目前為上網時間的22.7%,而且有不斷向上的趨勢。“也就是說,人們愿意花費在社交網絡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聚焦“社交網癮”

      “究竟為何社交網絡讓人們如此著迷甚至上癮?社交網絡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網癮”這一熱門話題,在今年1月份的達沃斯論壇上成了一個分論壇的主題,來自全球各地的政治高層、科研人員和經濟學者們,都認為應該對社交網癮引起足夠的重視。參與這個分論壇討論的,包括谷歌搜索副總裁瑪麗莎·梅爾、Linkedin創始人雷德·霍夫曼和美國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

      在達沃斯論壇,瑪麗莎·梅爾毫不掩飾自己也有“搜索癮”。“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冒出一些想法,當解決不了時,我會主動搜索。”她坦承,搜索已經成為她每天的習慣,大概有20%的'答案,是從網絡中搜索得來的。“要不是因為我在飛機上或者在路上,這個比例會更高。所以,移動網絡對于現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也承認,除了搜索之外,同樣重要的是社交網絡。“搜索和社交,將成為未來網絡的兩大支撐。”

      專門從事心理學研究的杜克大學教授丹·艾瑞利也在對社交網絡進行深入研究:“人人都離不開社交網絡。任何人都能把自己最新的情況放到網上,然后通過社交網絡,跟自己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分享。當這種分享得到一些人的肯定時,人的心理會有滿足感。越多人的參與,這種滿足感就越強烈。”

      “當這種滿足感成為一種習慣時,許多人已經依賴甚至離不開網絡了,從而出現了社交網癮。”丹·艾瑞利說。

      社交網癮危害隱現

      美國馬薩諸塞州阿桑普遜學院最近進行了一項關于社交網絡的有趣實驗。該學院的老師馬麗婭·艾爾對學院里的70個本科新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她發現,Facebook上面好友的數量可以預測學生對大學的適應性。有超過200個好友的新生在自尊、個人適應和學業適應問卷的分數,低于那些沒有那么多好友的新生。對于那些初來乍到的新生而言,在Facebook上的“好友”越多,現實中的朋友就越少。可見,社交網絡對現實生活中的正常社交,并沒有多大幫助,反而起反作用。

      不僅在美國,在印度等其他計算機網絡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社交網癮也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印度心理學家米拉·尼爾坎森最近寫了一篇名為《Facebook癮和自控能力的關系》的文章,對印度160名民眾進行了抽樣調查。在這160個接受調查的民眾中,有60個不滿18歲的青少年,60個18~30歲的青年以及40個中年人。

      她的結論是: 不滿18歲的青少年受到網絡的誘惑最大,而這些青少年很有可能因為網癮在未來出現一些心理疾病。她認為“青少年越來越傾向把生活重心搬到網絡上,而他們在網絡上的時間越長,登錄Facebook的概率就越高。”她還發現,這些孩子同其他沒有網絡癮的孩子比較,更容易輟學,忘記睡覺和吃飯,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往往更容易陷入激動或者沮喪的情緒中。

      米拉·尼爾坎森將這種現象稱之為“Facebook癥候群”—一覺醒來就想登錄,即使不在線,也每時每刻在牽掛著自己的頁面,或者原本可以面對面進行交流,卻也寧愿通過信息或者貼留言交流。

      如何才能不上癮?

      事實上,我們正處在一個“超連接生活”(hyperconnectivity)全面到來的時代。人類之間的聯系因社交網絡變得空前的多而得到了大大的強化。另一方面,社交網絡絕對是對個人家庭生活的一種入侵,因為它已經不僅限于計算機了,就如電視機廠商正在推介的社交網絡電視,人們可以邊在電視機旁看電視,邊和好友聊天,評論自己正在看的電視節目。

      用赫芬頓網站的專欄作家伊森·尼赫頓的話說:“隨著社交網絡的普及,這種交友方式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傳播最廣泛的一種,每天都吸走人們數十億小時的時光,而且沒有人能夠再回去了。”

      丹·艾瑞利教授也認為:“未來每個人都有患上社交網癮的可能,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他已經對自己的學生展開了部分實驗,比如盡可能減少在社交網絡上的時間。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通過修改密碼等方法禁止登錄。他讓學生在每個星期天晚上互相修改社交網站密碼,然后等到下星期五晚上才告訴彼此新密碼,這樣平時上學的時候,他們就不能登錄社交網站了。“這種效果不錯,學生們大多數都能安心地把作業交上來。”

      尼赫頓的另一個“妙招”是讓自己在社交網絡中的時間設定限額。如果沒有超出限額,就給自己獎勵,反之則設置懲罰。“有必要的話,可以邀請朋友互相監督,或者可以用錢來作為懲罰手段,或許這樣才會有效果。”

    【社交網絡為何讓人成癮】相關文章:

    網絡成癮考研英語作文12-19

    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網絡成癮案例分析08-18

    淺析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危害與對策08-06

    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及對策09-11

    淺議社交網絡市場營銷模式08-14

    涂鴉”讓人歡喜讓人憂08-15

    如何讓營銷在社交媒體占得先機11-07

    社交網絡帶來的4種心理問題07-26

    社交網絡下的市場營銷分析08-14

    社交網絡市場營銷模式研究論文06-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国产精品午夜一级毛片密呀|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欧美亚洲精品在线|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新强|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