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中國式的抑郁母親

    時間:2020-11-06 13:44:33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中國式的抑郁母親

      中國式的母親就在你我身邊,那么這些中國式的母親為什么這么被動的呢?中國式的抑郁母親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中國式的抑郁母親

      

      中國式母親在全球其他民族的眼中多少有些奇葩——

      她們似乎沒有自我追求,又似乎對什么都感興趣。

      工作上得過且過,對家事、國事、天下事卻操心不少。缺少丈夫細心呵護,也沒有固定的社交圈,甘愿作孩子的全職保姆,全職陪伴,當然也是全職教練。

      相比韓國與日本太太,中國式母親不怎么打理自己,缺乏生活情趣,卻在意男人、孩子臉上光彩,衣服光鮮,整天忙碌、瑣碎、嘮叨卻樂在其中。

      用抑郁來描述中國母親多少有些貶抑,因為“抑郁”不是一個好詞,抑郁的**多會遷怒親人,母親女人要不爽,家里人誰也爽不了。

      心理學家喜歡批評中國母親把全部的心身都用在依附丈夫與依戀孩子上,通過夫貴子榮來尋求自身價值,其實是有些偏頗的。在成功學橫行,金錢至上,拼爹的時代,留給家中女人的位置本生就有些尷尬。

      我認識3位杰出的女心理學家,有一位還是華東師范大學第一位心理博士生,為了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紛紛移民到美國與加拿大,為孩子伴讀,他們的丈夫往返國內繼續自己的事業或者生意。如果這三位女士繼續留在國內從事心理學,當今中國的心理學大師格局就要改寫。

      中國男人很少把家庭、孩子看成第一重要,更多關注的社會自我發展,為家庭創造經濟與社會地位。

      在中國文化傳承中,這仿佛社會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男人認同并關愛自己的女人與孩子,通常這些母親是自在而快樂的。

      抑郁的母親可能指家中男人缺位,或者不盡責,把家與孩子扔下給女人,自己在外花天酒地,自在逍遙,不把妻子當人。

      今天的男人不知中了什么邪,在外笑逐顏開,回家冬瓜臉,一副欠揍的樣子。母親專注家庭,教養孩子雖是天賦所愿,卻也需要足夠的丈夫感恩、體貼,陪伴,同時也需要足夠的社會支持。

      不然,男人掌控社會、嘻戲天下,女性含辛茹苦,無奈掙扎,會引發一種壓抑的,針對男人的歇斯底里的憤怒情緒。

      中國母親善于把內心的愛奉獻給家庭,但也需要丈夫、孩子把愛傾注于她,這不是乞討,而是必須。

      不公平的社會人們自然會用不正當行為去尋求利益,男尊女卑的文化也自然會引發女性集體無意識中對男性的苛求。

      “抑郁的母親”也源于物質文明促使女性更加追求生命的“獨立、平等、自主、自由”,社會文明卻依舊深陷“物欲,金錢,權力,享樂,男尊女卑,道德淪喪”,導致女性群體的心理失落。

      現在的男人在家里越來越沒有好日子過了,如果他們在爭權逐利,交友,享樂,濫情中流連忘返,家中的女人不會給男人好臉色。今天的女性也變得不那么女人味,到底是社會女性的進步,還是男人越來越失去自尊自愛?反正男人們已經清楚的知道:“得罪了女人,就失去了家”。

      我常年去三亞過冬,小區里有很多帶小孩子的單身母親,雖說沒有丈夫陪伴多少有些寂寥,無趣,但抑郁卻是沒有。

      想想也是,在霧霾與寒冷籠罩內地的時候,有經濟能力在三亞買房,讓妻兒在明媚陽光、清新空氣與蔚藍大海的擁簇下自在逍遙,本身也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抑郁的母親”也許是心理學言語的建構物,經典心理學熱衷于把所有人心理障礙歸咎在早年一個不合格的母親身上——家庭會傷人,那傷人的一定是母親,或者父親傷害孩子的時候,母親卻無能、不作為、冷漠。

      反正不管母親愛與不愛孩子,親子關系如何,只要這個孩子長大后有心理困境,歸因的板子還是要打在母親的屁股上。

      試想母親把一切都給予家庭與孩子,到頭來里外不是人,擱誰頭上誰也不好受。

      如果我們跳出心理學用自然法則與生物發展來敘事,會發現作為“主體我”的母親才是世界生命本源,生兒育女象征自然界萬象更新,生生不息,在自然界,母親永遠是正確的。中國母親要擺脫抑郁困境,也要建立主體我的意識:生命是我的,愛情是我的,婚姻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家也是我的,男人只是生命的過客。男人是拿來利用的,不是依靠的,能依靠的只是自己。

      中國社會兩性間還沒有真正平等,一是女性習慣了傳統文化重男輕女的意識;二是主流媒體缺乏女性主張的聲音,也沒有女性主義的團體。那些打著為女性爭取權益的男人官僚們,并不真的懂女性需要,也不真的為女性著想。

      中國沒有真正的女性主義者,有也只是幾個弱智一樣女人,高喊女性權益,自己穿衣打扮,言行舉止比男人還男人。這些人多是婚姻失敗者,抱著對男性的仇恨去呼吁女性主張,連女性都不想效仿,又如何代表女性。

      中國女性生存狀態在全球都是落后的,遠不如日本、韓國、甚至臺灣地區的女性活的自在。沒有相應的法律保障,沒有基本的民眾意識,遇事全憑男人的善意,這些都是造成抑郁的母親產生的原因。

      世界上最完美的關系不是婚姻關系,而是母子母女的關系。

      中國文化內含“孝母敬父”的色彩,母親辛勞所以要孝順她,父親偉大所以要敬仰他。

      現在的孩子從小被權利金錢意識浸染,不拿正眼瞧母親,自愿做父親(權、錢)跟屁蟲,這是中國母親的悲哀。

      我們的母親也在生存與自我雙重逼迫下,失去了平和、溫暖、善良的本心,對孩子急功近利,簡單粗燥,導致今天普遍不良的親子關系。社會學家清晰的知道,必須保障女性(母親)活的幸福,社會、家庭才能得到和諧。

      但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

      這個世界沒有男人出不了什么大問題,沒有女人世界會陷入混亂與崩潰。只有讓中國母親揚眉吐氣,舒心順暢,中國的男人與孩子們享福的日子才能到來。

      按照經典心理學,其實也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不管男人如何牛,對女性如何自大傲慢,他還是也只能是從女人胯下給排出來的,并且很不光彩的靠依附、討好、順從母親得以生存。男性對女性的占有欲、攻擊性、貶抑、商品化也可以是無意識掩蓋自己“可以創造世界,卻不能創造自己”的早年陰影與晚年悲傷。

      男性注定是依附女人在活著,尤其是生與死這兩個重要的時刻,男人需要“母親-妻子-女兒”的懷抱與照顧。古代的喪葬,棺木通過長長的甬道放在的半圓形的衾室里,死亡象征男性重回母親的身體。

      對社會整體來說,需要有眾多女性的聲音,不是在家政、廚藝、養育方面,而是在政治主張、社會改革、平等權利方面的表達。要有真正的女性團體,女性立法委,女性執法機構,女性領袖,才能為女性爭取更平等的生命權。

    【中國式的抑郁母親】相關文章:

    淺談中國式的教育11-19

    “抑郁癥”與“抑郁心情”、“抑郁情緒”有所不同10-01

    春季抑郁多發如何緩解抑郁情緒10-24

    告別中國式英語09-30

    淺談中國式教育的歧途12-05

    抑郁癥的介紹10-24

    抑郁癥的防治10-14

    抑郁癥的概述10-01

    抑郁癥的病因09-29

    心理抑郁的健康管理08-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秘入口福利姬网站|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小说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在线不卡午夜精品2021|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2023国产精品自拍|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最新国产の精品合集|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高清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91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